【摘 要】
:
马桶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马桶这东西,不管是木制的、塑料的、石制的还是烧瓷的,不管是固定在屋里屋外的,还是可以手拎移动的,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算是原始形态的每天必刷的马桶,它的功劳也会让人铭记于心。 “抽水马桶”和“管道”的出现,让污水直接排出户外,人类文明因此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现代城市开始如森林林立。人們开始有了马桶思维,自“马桶”成为“管道物联网”的一个终端后,电脑、手机等相继成为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桶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马桶这东西,不管是木制的、塑料的、石制的还是烧瓷的,不管是固定在屋里屋外的,还是可以手拎移动的,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算是原始形态的每天必刷的马桶,它的功劳也会让人铭记于心。
“抽水马桶”和“管道”的出现,让污水直接排出户外,人类文明因此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现代城市开始如森林林立。人們开始有了马桶思维,自“马桶”成为“管道物联网”的一个终端后,电脑、手机等相继成为信息互联网的终端,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微信、支付宝、网上银行等等,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有了奇妙的连接。可以说,马桶思维开启了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世界,造福着人类。
而这里我要说的马桶思维,就是人们只站在一己身心如何舒适的角度,去看待事和物的一种思维。
烟火生活中,吃喝拉撒总是少不了的。说白了,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如厕方便。方便有蹲便和坐便之分,蹲厕不够舒适,却是一种有效的与他人隔离的卫生方式;如厕坐马桶上舒适,但马桶若是公共所用,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卫生安全问题。在公共场所,是选择安全还是选择舒适,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了。一如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肆虐,人们出门不得不选择戴口罩一样。戴口罩当然会带来呼吸不畅及其他不适,但可以在公众场合给彼此安全感。但有的人不这样想,或是为一己舒适,或是本就愚昧无知,不戴口罩,这样一来,必然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公共卫生安全威胁。
像如厕一样,一味站在舒适的角度,忽视了因直接接触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典型的马桶思维。一如某些西方国家所谓的自由一样,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自由。这样的自由任何情况下都不讲规范,不受约束,这样的自由是危险的自由,是不能长久的自由,是在最终绝无真正的自由可言的自由。极端自由,不同于诗人裴多菲在《自由与爱情》里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所信奉的自由,这里向往的“自由”,是为着摆脱被奴役、被欺凌的命运,是一种相对的、有使命感的自由。
相对是一种分寸感,一种度。没有分寸感、没有度的事物,必然会走向美好的反面。所以,舒适也好,自由也好,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水流没有约束,就会泛滥成灾;权力没有约束,就会无限膨胀;天体没有约束,就会走向毁灭。事实上,世间万事万物,世上所有的和谐美好,都不过是需要适时疏导的、有规范有约束的相对存在。
(编辑
其他文献
开国上将陈伯钧(1910~1974),是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元勋之一。烽火硝烟,世事更迭,然而青史上却殷殷记载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与忠勇将士陈伯钧之间存续多年且鲜为人知的深厚友情。 枪下留人生死情 1928年春,陈伯钧在红四军教导队任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在一次战斗中,陈伯钧缴获了一支手枪,因枪有锈斑拉不动枪栓,教导队长吕赤开玩笑说:“什么破枪,‘半斤铁’,扔了算
浙江省博物馆有一幅常年展出的画作,是丰子恺先生的作品。 那幅画展现的是一个近景:一位赶路的人,以肘枕额俯身在一棵树上,他把包袱丢在脚旁,做出一副忧思状。树干只画到了一人高处,即使如此,参观者仍然能够联想到,这是一棵参天大树。画面中没有道路,但谁都能看得出,这人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这幅画被作者题名为“任重道远”,我三次去博物馆游览,每次都会在它面前驻足呆看。 也许是受到这幅画作的激励,几年后
春色撩人,真的很难说。似乎,也明白,也朦胧。 如果你把“色”仅仅看成“景”,春天的景象就摆在那儿,自然是很明白了;然而,那“色”,难道只就是“景”吗?就没有人的感受吗?任何事物,一旦有了人的感受,就复杂了,就模糊了,就朦胧了。不过,美的意蕴,也就更丰富了。 最喜欢那个“撩”字,像有人用一根细物,轻轻地扫着你的脚心,痒痒的,难以自禁;像一位美女,柔婉的秋波一送,讓人温情地享受着,不可遏止。这是一
最近,读到一段文字,突然就被打动了,心里暖暖的。 文字说是全国人大代表、“拇指作家”马慧娟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买一本书,郑重地写下日期和地点。然后在隐秘的空间写下关于这个城市的一些文字,行人、街景、公交车、远处的灯火、高楼林中悬挂的月亮,以及认识的新老朋友。 在《城市夜行》一文中,作家写了一次夜行的经历,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要在北京天黑之后一个人出去。地图显示,皮村在两个小时车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有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其智慧的箴言指明了富有亨通之道,揭示了成功的秘笈。 大车以载释义: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大车以载,积中不败”形象地比喻人性格刚而能柔,谦而能容,道德积累于内,就像大车上的重物满载其中,才能够稳健行驶,无往不利。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的典故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典故讲到:有一次,孔子去卫国,学生冉有替他赶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式自行车风靡城乡,试想,一阵清脆车铃声飘过,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载着心爱的姑娘疾驰而过,那画面简直拉风得不要不要的。父亲和母亲结婚那年,托人弄了张自行车票,从商场扛回一辆二八大杠、漆黑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他们珍爱非常。 后来我出生,父亲特意在三角架上为我做了一个三面围栏的“宝宝椅”,成了我的“专座”。那个眉目如画、清秀可人的小孩曾引来无数路人关注的目光,父亲心里美滋滋的。 父亲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上,来自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榜上有名,成为中国工程院民企院士第一人。他一手创办了阿里云飞天系统。该系统仅次于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排名第三,让中国云计算走到世界的前列。 王坚并非技术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于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专业,他专修工业心理学,旁听了计算机课程。在大学校园内,他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学习两个专业的课,花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他在知识的海洋
1997年8月,墨西哥召开了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参会的有60多个国家600多位科学家,其中12位中国人。袁隆平因签证,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他到后,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此会上,有5人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除了袁隆平外,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袁隆平说,他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他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袁隆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學老师人很好,爱笑,性格也好,但教我们语文的高老师,我非常害怕她,有时上课,我与她目光对视,觉得她在斜睨我,目光里带着不满。我拼音学得不好,高老师一着急,声音就高八度,我更害怕她了。 上学于我成了一件恐惧的事,每天早上我都赖在家里不想上学,我妈都快把我胳膊拽下来了,我还死抱着方桌腿不挪一步。 我二姨夫是卖肉的,他轻易不来我家,一来便提一小块肉,那时的我,除了盼年就是盼二姨夫
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戰中,西楚霸王项羽率领区区3万之师,在半日内便击溃了刘邦的56万汉军。这一战,刘邦遭遇了起兵以来的最大惨败,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其父刘太公、妻子吕雉均被楚军俘获。千钧一发之际,刘邦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 可是,刘邦刚刚逃到彭城以西,便被楚将丁固率兵追上。这个丁固,又称丁公,是项羽最信任的得力干将。刘邦寡不敌众,便向丁公求情说:“两条好汉非要相互迫害吗?”言外之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