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淋巴瘤合并副肿瘤性自身免疫多器官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副肿瘤性自身免疫多器官综合征(PAMS)的诊疗水平。

方法

对1例滤泡淋巴瘤(FL)合并PAMS且肺受累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PAMS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患者,女,49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口腔、阴道溃疡,干咳、憋气。影像学提示多发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为FL。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沙利度胺治疗后口腔、阴道溃疡好转,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给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6个疗程治疗后FL部分缓解,但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

结论

原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损害伴有与胸部影像学改变不相称的呼吸困难时,需高度怀疑PAMS,同时应积极寻找其伴发肿瘤。早期诊断并完整切除肿瘤是PAMS治疗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并确诊的胃溃疡患者42例,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每组21例,分别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总疗程为8周。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白光内镜下观察胃溃疡愈合情况,在窄带成像术放大内镜下观察溃疡周边黏膜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胃小凹和微血管形态变化,分别取两组治疗前后胃溃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单药治疗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使用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FLT3-ITD突变阳性AML患者14例,其中男7例,女7例,中位年龄42(14~81)岁。4例为初治患者,9例为难治性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其中78.6%(11/14)的患者存在严重合并症;57.1%(8/14)的患者KPS评分<60分,中位
期刊
目的探讨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23例诊治疑似ATL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PCR法和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组DNA中的1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前病毒DNA,阳性患者确诊ATLL;分析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23例疑似患者中12例确诊为ATLL,男女比例为2∶1,中位年龄51(28~66)岁,均来自
目的探讨FLT3-ITD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为FLT3-ITD突变阳性AML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更多证据。方法收集98例FLT3-ITD突变阳性AML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FLT3-ITD突变阳性AML患者初诊时中位WBC 58.2(0.3~ 461.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绝对计数中位数42.2(0~397
目的分析极重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者一线免疫抑制治疗(IST)迟发血液学反应特征,探讨难治性V/SAA尽早二次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线接受IST的533例V/SAA患者临床资料,定义IST后6个月内获得血液学反应为应时反应,定义6~12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为迟发反应,观察迟发反应的发生率、血液学反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33例患者中,45例(8.44%)获得迟发反应,占未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