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了一圈,这个易信还是不错的。感觉又找到了一个人少僻静的地方,吐槽可以换到这里嘛。”在南京读书的小沈在易信的朋友圈里留下这样一段话,很显然,对于这个8月19日才上市的社交工具,小沈觉得它还是一个安静的所在。
安静的所在,这可不是网易和电信的本意。对于这个开创国内互联网企业与通信巨头合作先河的案例产品,易信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结合双方的优势,打造一款更好的移动通讯社交产品,给用户和市场更多的选择,打破微信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开创开放合作多赢的行业新格局。”易信运营公司翼信科技总经理张政很坦诚地向本刊记者表达了他们对易信产品最初的期待。
纷繁的即时通讯市场
8月19日,易信横空出世。刚一问世,易信就摆出逆袭微信的架势:高清语音,短信电话之间无障碍沟通,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同为通讯软件,比之微信,易信可以跨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并且可以免费发送短信和语音留言,这更是透漏出了取代收费短信的雄心壮志,甚至电信用户只要注册了易信,就可以免费获赠300M的流量。
“新一代的移动IM产品,一定是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深入合作的产物,两大行业必须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融合。易信是这一新潮流的开创者,必将给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讯)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张政措辞里点出了易信不一般的“来头”。相比于业界老大微信,易信不仅有网易的技术优势,还有电信这样的通信产业巨头提供运营商服务支持。那么事实上,这个产品从一开始打出“免费”的招牌,的确有这个底气。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对即时通讯市场的争夺从未停止过。2007年5月,中国移动推出飞信服务,打开了将即时通讯网络流量化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更新,市场对于更廉价、更方便、更稳定的通讯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1年年初,腾讯做出了微信,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电信做出了飞聊。但很快,两相较量之下,微信胜出。而最早的飞信此时早已日薄西山。
不得不承认,微信做得很成功。在网络流量资费标准不断下降的当下和未来,靠流量即可实现免费语音对讲的功能,这样的低成本换来的是用户火箭速度的增长,这个速度是微信的“前辈”陌陌都未能达到的,微信坐稳业界龙头的位置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在这之后,也曾有诸如日本line这样的同类产品挑战微信,但都未能撼动微信的地位。
即便如此,翼信科技依然对易信的市场占有充满信心。张政告诉记者:“总体看市场空间足够大,而同类产品竞争并不充分。移动IM市场本身需要多元化,需要竞争才能更好的健康发展。虽然微信目前一家独大,但不代表移动IM市场格局已定,从长远看这样的局面不利于用户的根本利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张政的看法存在合理性,从数据来看,目前国内每年新增数亿智能手机用户,用户还有更多的使用需求,也期待新的市场竞争者出现。只有如此用户才能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优惠和便利。
易信的“浅革命”
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讲,目前微信独大的局面也奠定了微信市场主导者的身份,而作为市场新入者,易信的身份定位无外乎两种:跟随者,亦或是挑战者。从目前来看,易信似乎并不热衷于扮演行业挑战者的角色。至少在短时间内,易信更愿意扮演一个跟随者。
从APP store上下载一个易信,打开之后,完成注册,你会发现不到十分钟,你就可以完全上手了,当然前提是你有玩微信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易信和微信,从整体的操作方式来看存在很多相似点。文字语音聊天,朋友圈,个人用户设置,基本的模式构成和微信没有太多的差异。显然,易信显得有些低调,他们首先是要进入这个市场。
低调却不代表易信不会发声。流量免费、短信免费、电话留言免费,这就仿佛在价格大战中直接把价位压到最低,不得不说这其中透出了一点暴力美学的味道。细细看一下,易信在相似的功能包装下,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易信的使用是不区分运营商的。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大巨头的手机用户都可以无限制使用。不得不说,电信这一次是送出了个大礼包。虽然为这个软件买了个大单,但是并没有实行以往运营商惯用的用户隔绝政策(即非本运营商用户不可享受该服务)。这也不难理解,对于易信来说,更庞大的移动联通用户才是他们要争取的对象。
而流量的免费无疑是易信最大的卖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做后盾。对于电信用户来说,使用易信所产生的无线流量费用全免。而电话留言或发短信的话,这个优惠就可以惠及所有的手机用户了。当然,对于很多业内人士来说,资费问题其实还不是最大的亮点。这项优惠政策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网络与运营通讯服务之间的界限。换言之,以往短信是短信,电话归电话,网络通讯又是一码。现在,易信希望打破这两者之间的界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革命。
不急着盈利
其实对于翼信科技来说,易信本身是一种体验性产品。换言之,它更像是一个试水型的产品,而这个产品要传递的是无障碍沟通的理念。从这个立足点上来说,易信一开始的关注点还是在产品本身而非市场的地位。当然,一个优秀的产品是不乏出众的市场地位的。
按照翼信科技的蓝图,易信这款产品的核心理念是让沟通无障碍化。为此,消除网络流量和通讯资费,打造高清语音对讲系统,这一切都让易信看上去像对微信这样市场既有产品的升级和改造。而进一步讲,在产品的进一步包装上,网易也会将更多的自身产品嫁接到易信上面。以网易云音乐为例,网易音乐提供百万首高品质音乐,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当然,易信刚刚出炉,市场反应不一,有叫好者,也有质疑声。比如易信的好友添加模式是自由添加,即无需通过对方许可,只要知道对方手机号码或是易信号即可。这样下去难免造成大量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通过易信平台来发送,用户势必会有困扰。
此外,易信上线的头一周,产品体验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有不少网友吐槽,“电话留言”响应太慢,而且延迟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许多微信的老用户认为如果易信不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多一个易信,无非是在手机上多装了一个通讯软件,没有足够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微信成熟的用户体验模式,易信目前只是实现了通讯上的功能普及,而后期功能开发仍有较大的潜力。
对于网易和电信来说,改变目前即时通讯市场微信独大的局面是他们的目的。至少现在来看,吸引1亿用户是他们的短期目标。张政的思路很清晰:“易信短期内并不急于盈利,这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只会在充分满足用户沟通需求的情况下,才考虑展开商业化行动。易信会有与微信不同的商业化方案,也会有自己的盈利模式。”
安静的所在,这可不是网易和电信的本意。对于这个开创国内互联网企业与通信巨头合作先河的案例产品,易信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结合双方的优势,打造一款更好的移动通讯社交产品,给用户和市场更多的选择,打破微信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开创开放合作多赢的行业新格局。”易信运营公司翼信科技总经理张政很坦诚地向本刊记者表达了他们对易信产品最初的期待。
纷繁的即时通讯市场
8月19日,易信横空出世。刚一问世,易信就摆出逆袭微信的架势:高清语音,短信电话之间无障碍沟通,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同为通讯软件,比之微信,易信可以跨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并且可以免费发送短信和语音留言,这更是透漏出了取代收费短信的雄心壮志,甚至电信用户只要注册了易信,就可以免费获赠300M的流量。
“新一代的移动IM产品,一定是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深入合作的产物,两大行业必须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融合。易信是这一新潮流的开创者,必将给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讯)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张政措辞里点出了易信不一般的“来头”。相比于业界老大微信,易信不仅有网易的技术优势,还有电信这样的通信产业巨头提供运营商服务支持。那么事实上,这个产品从一开始打出“免费”的招牌,的确有这个底气。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对即时通讯市场的争夺从未停止过。2007年5月,中国移动推出飞信服务,打开了将即时通讯网络流量化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更新,市场对于更廉价、更方便、更稳定的通讯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1年年初,腾讯做出了微信,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电信做出了飞聊。但很快,两相较量之下,微信胜出。而最早的飞信此时早已日薄西山。
不得不承认,微信做得很成功。在网络流量资费标准不断下降的当下和未来,靠流量即可实现免费语音对讲的功能,这样的低成本换来的是用户火箭速度的增长,这个速度是微信的“前辈”陌陌都未能达到的,微信坐稳业界龙头的位置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在这之后,也曾有诸如日本line这样的同类产品挑战微信,但都未能撼动微信的地位。
即便如此,翼信科技依然对易信的市场占有充满信心。张政告诉记者:“总体看市场空间足够大,而同类产品竞争并不充分。移动IM市场本身需要多元化,需要竞争才能更好的健康发展。虽然微信目前一家独大,但不代表移动IM市场格局已定,从长远看这样的局面不利于用户的根本利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张政的看法存在合理性,从数据来看,目前国内每年新增数亿智能手机用户,用户还有更多的使用需求,也期待新的市场竞争者出现。只有如此用户才能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优惠和便利。
易信的“浅革命”
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讲,目前微信独大的局面也奠定了微信市场主导者的身份,而作为市场新入者,易信的身份定位无外乎两种:跟随者,亦或是挑战者。从目前来看,易信似乎并不热衷于扮演行业挑战者的角色。至少在短时间内,易信更愿意扮演一个跟随者。
从APP store上下载一个易信,打开之后,完成注册,你会发现不到十分钟,你就可以完全上手了,当然前提是你有玩微信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易信和微信,从整体的操作方式来看存在很多相似点。文字语音聊天,朋友圈,个人用户设置,基本的模式构成和微信没有太多的差异。显然,易信显得有些低调,他们首先是要进入这个市场。
低调却不代表易信不会发声。流量免费、短信免费、电话留言免费,这就仿佛在价格大战中直接把价位压到最低,不得不说这其中透出了一点暴力美学的味道。细细看一下,易信在相似的功能包装下,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易信的使用是不区分运营商的。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大巨头的手机用户都可以无限制使用。不得不说,电信这一次是送出了个大礼包。虽然为这个软件买了个大单,但是并没有实行以往运营商惯用的用户隔绝政策(即非本运营商用户不可享受该服务)。这也不难理解,对于易信来说,更庞大的移动联通用户才是他们要争取的对象。
而流量的免费无疑是易信最大的卖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电信这样的运营商做后盾。对于电信用户来说,使用易信所产生的无线流量费用全免。而电话留言或发短信的话,这个优惠就可以惠及所有的手机用户了。当然,对于很多业内人士来说,资费问题其实还不是最大的亮点。这项优惠政策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网络与运营通讯服务之间的界限。换言之,以往短信是短信,电话归电话,网络通讯又是一码。现在,易信希望打破这两者之间的界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革命。
不急着盈利
其实对于翼信科技来说,易信本身是一种体验性产品。换言之,它更像是一个试水型的产品,而这个产品要传递的是无障碍沟通的理念。从这个立足点上来说,易信一开始的关注点还是在产品本身而非市场的地位。当然,一个优秀的产品是不乏出众的市场地位的。
按照翼信科技的蓝图,易信这款产品的核心理念是让沟通无障碍化。为此,消除网络流量和通讯资费,打造高清语音对讲系统,这一切都让易信看上去像对微信这样市场既有产品的升级和改造。而进一步讲,在产品的进一步包装上,网易也会将更多的自身产品嫁接到易信上面。以网易云音乐为例,网易音乐提供百万首高品质音乐,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当然,易信刚刚出炉,市场反应不一,有叫好者,也有质疑声。比如易信的好友添加模式是自由添加,即无需通过对方许可,只要知道对方手机号码或是易信号即可。这样下去难免造成大量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通过易信平台来发送,用户势必会有困扰。
此外,易信上线的头一周,产品体验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有不少网友吐槽,“电话留言”响应太慢,而且延迟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许多微信的老用户认为如果易信不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那么多一个易信,无非是在手机上多装了一个通讯软件,没有足够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微信成熟的用户体验模式,易信目前只是实现了通讯上的功能普及,而后期功能开发仍有较大的潜力。
对于网易和电信来说,改变目前即时通讯市场微信独大的局面是他们的目的。至少现在来看,吸引1亿用户是他们的短期目标。张政的思路很清晰:“易信短期内并不急于盈利,这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只会在充分满足用户沟通需求的情况下,才考虑展开商业化行动。易信会有与微信不同的商业化方案,也会有自己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