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张一一:“炒作”是好事儿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一一,1981年生于湖南岳阳。他是娱乐圈40多位艺人的幕后推手,曾推广过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陕西卫视《不考不知道》、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的《湖湘讲堂》以及电视剧《旗舰》、电影《爱的是你》和“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等节目和活动,出版有《努力》、《一夜成名》、《大学不相信爱情》、《炒作学》等书。
  
  张一一,一个极度自恋、标新立异者。曾因状告中国足协,给著名主持人李湘写下“人类历史上最华彩的求爱信”,质疑著名学者余秋雨、金庸等“大师”身份,枪挑王朔“回光返照”,剑指韩寒、郭敬明“走下坡路”,直言“丑陋的湖南人”等娱乐、文化事件备受社会各界争议,让不少娱乐圈、文化圈的大腕对他既爱又恨。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以下简称“财富人物”):请谈一下2010年你的主要收入来源。
  张一一(以下简称“张”):主要是为艺人、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大型活动、旅游景点、城市形象的宣传和品牌推广以及新书《炒作学》的版税收入和小说《努力》、《我不是人渣》等的影视版权收入。
   《财富人物》:你怎么定位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媒体策划人、作家,还是炒作家?
  张:中国第一名职业炒作人和暂时第二流的作家。
  《财富人物》:当年狂追李湘是为了炒作自己吗?
  张:当然。那次所谓的“求婚”事件之后,我的书卖得好了很多倍。
  《财富人物》:窦文涛曾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称“炒作在过去是贬义词,在张一一之后开始成为中性词”。你自己对这是什么看法?
  张:我的历史使命就是把“炒作”变成一个褒义词,让人们不再讳莫如深。这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财富人物》: 你怎么看你的《炒作学》这本书?它的销售情况怎样?
   张:《炒作学》其实可作为我国各大高校新闻与广告专业的教科书。想成名的人也必先学习《炒作学》,《炒作学》势必如《厚黑学》一样代代相传。虽然2010年一年才卖了15万册,但我相信这本书至少可以卖1500万册。
  《财富人物》:你认为策划服务过的哪个案例最为成功,影响较大?
  张:我自己。张一一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学历,一个默默无闻、不名一文的乡下小子成长为今天的草根偶像,书写了一个草根文学青年的励志传奇,这比较厉害,也很有意义。
  《财富人物》:你怎样看待80后这一代人?
  张:“80后”是被妖魔化的一代。我们很可爱,也很无奈。
  《财富人物》:你的理想是什么?
  张:我的理想是把《炒作学》如儒学、佛学、道学般在全世界发扬光大,并使其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方法和力量;我的第二大理想是能于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懂我的真正灵魂伴侣,陪我浪迹天涯,周游世界。
  《财富人物》:2011年有什么新的打算?
  张:我想在2011年这一个“光棍年”告别尴尬的“中国十大光棍”身份,谈一次真正的恋爱,最好能于2011年11月11日上午11点11分举行我的婚礼,这是我2011年最大的一个愿望。事业方面,倒可以循序渐进,放在第二重要位置。
  《财富人物》: 你怎样看待“财富”?
  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个人更看重精神财富。历史上的富翁没有几个能被记住,但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思想家、诗人、词人、作家们却可以得到永恒——虽然他们在生之时或许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满腔抱负无处展、举家食粥酒常赊——但他们的名字都生动地写进了史册——我希望我的《炒作学》是奉献给世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