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全省之力发展南繁产业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2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冯飞在三亚调研南繁产业发展并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學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立足海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南繁硅谷”,为推进种业振兴作出海南贡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生产的安全。海南省的南繁产业正处于中国种育中的核心位置,建设好种业实验室对突破国际种业“卡脖子”问题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海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小康》记者,“从海南优势学科和重点产业出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海南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科研实力、竞争优势、基础条件,我们必须全力支持组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与此同时,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和海南大学等部门单位也为“南繁硅谷”建设在审批检疫、科研服务、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方面作出贡献。

海南省科技厅:搭建产学研体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海南省科技厅为帮助海南种业发展,结合“南繁硅谷”建设,支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相关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有力支撑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集聚三亚,参与科研攻关。2021年5月12日,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海南省科技厅作为该实验室理事会中的一员,充分认识到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南繁硅谷”、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
  2021年1月21日,海南省科技厅促进海南大学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联合共建“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繁研究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整合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科领域相关资源组建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海南省科技厅促进三亚市与海南大学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创新体系,搭建南繁育种技术标准支撑平台,为“南繁硅谷”育种专家提供便捷高效的集中供给服务,推进“南繁硅谷”建设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同时为国家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除此之外,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谢京认为,种业发展的核心是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涉及专利制度、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等。谢京建议,在海南设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特区。海南自贸港应发挥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在专利保护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与国际最先进制度接轨,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为种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他还建议支持在南繁科技城设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特区。


2021年5月12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

农业农村厅:做好科研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建设“南繁硅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南繁工作的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该厅在建设“南繁硅谷”方面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组织编制《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6月1日经省委深改委第33次会议暨自贸港工委第32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已发函征求国家相关部委意见。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编制《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同时,已同步推进“南繁硅谷”规划中19个支撑国家实验室的先导性项目建设,为培育崖州湾种子国家实验室奠定基础。
  加强科研合作和产业招商,聚集优势资源要素。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三亚市与中央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6个科研院校建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先正达中国、隆平高科、德国科沃施等25个国内外优秀种业企业先后入驻南繁科技城。
  加快审批权限下放,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种业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组织起草《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若干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种子进出口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进境植物繁殖材料隔离种植场所考核互认》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改善营商环境,降低行政成本。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南繁管理方针政策、协调南繁基地建设管理、组织实施南繁植物检疫及转基因安全监管,2014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设立下属单位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今年初印发了《南繁服务清单》,明确了南繁登记、科研用地、南繁用房、植物检疫等10方面的服务事项。
  如何加强科研成果市场转化,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实现市场价值,是“南繁硅谷”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重要问题。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十分重视种业科研成果的市场的转化,不断完善品种选育制度。通打造育种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开展品种审定科企联合体试验、设立审定“绿色通道”、推进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等举措,加快品种选育和成果转化进度;推动科研、生产、市场深度融合,2021年5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相关单位在三亚举办第三届“海南好米”评选活动和品种展示推广观摩会,悦两优2646、昌两优馥香占、汉两优219、金龙优1826、青香优丝苗等5个品种荣获金奖。开展良种联合攻关。今年海南启动了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工作;并以“企业主体,多元合作”的方式,构建产学研紧密联合创新体系,突出育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特色畜禽良种。支持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海南种植的西甜瓜目前推广种植面积30多万亩,亩产值超过1.5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作了突出贡献。

海南大学:加强种业科研,提供人才支撑


  为积极响应国家南繁规划,落实海南责任担当,7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在三亚揭牌成立。
  据悉,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已建成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46000余平方米,并已投入使用;已建成科研试验基地1500亩;在建科研基地2000余亩,其中在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基地120亩,并在三沙建立设施蔬菜栽培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建立设施甜瓜示范基地。现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单位)、热带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繁育制种海南省工程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条件平台。   2021年5月12日,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海南大学全力支持种业建设,并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坚实的、可靠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将成为种子实验室的主力军。在软件上,海南大学将热带农林学科领域相关科研与教学人员、学生、科研平台和基地等力量纳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快速充实与提高实验室人才力量和科研水平;在硬件上,海南大学和三亚市政府联合共建的4.6万平方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大楼已经交付使用,支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对标一流建设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科教人员提供国内国际一流的科研、教学设施与育种全程服务。


海南大学将深化与种子实验室的合作,图为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罗杰。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罗杰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海南大学将深化与种子实验室的合作,围绕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各项工作,出台合作管理办法和规章体系,培养更多的世界一流的农学人才,充分发挥南繁基地“产学研用”集聚优势,攻关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种业安全。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立足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的目标,依托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打造“大平台、小学院”教育模式,争取早日建成“立足三亚、服务海南、面向全球”的国家级农业科教基地,切实解决我国种业战略安全问题。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将聚焦“南繁”和“热带”,主要瞄准“南繁硅谷”、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战略,以及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围绕“南繁硅谷”、热带高效农业等全产业创新链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以天然橡胶、槟榔、椰子、热带果蔬等主要热带作物和热带特色优势农产品为核心,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栽培与耕作、病虫害防控、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和农林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與社会服务工作。目前,已在热带特色作物品种创新、热带作物重要病虫害灾变防控、热带作物保鲜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相关成果已辐射到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和病虫害防治、天然橡胶栽培与加工、代谢生物学、木薯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形成国际领先优势。
  编辑/张玉荣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德育渗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开展孝雅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文章对农村学校进行孝雅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进行探究,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关键词:农村学校;孝雅教育;传承;弘扬;教育水平;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
摘 要:庆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性和多元化特点,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引入庆阳民俗文化,能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体现课程的教育性和人文性。文章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引入庆阳民俗文化进行研究,以丰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庆阳民俗文
海南由于地处热带季风地区,天气热、雨水充足,是我国南繁产业的重要区域。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超过28600个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占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目前,来自全国29个省份,700多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近7000名科研人员,从事南繁工作。南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喻为中国种业的“硅谷”。  南繁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可多年来
VOL.457 2021.07中  中共三大是黨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三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行国共合作的问题,是一次理论创新、观念更新、方针政策调整的会议。会议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从而将党的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进程。三大是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党代表大会,是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在百年党史上的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  三大前后,即通常所说的大革命时期,华南成为了全国革命运
“快看,下面有好多鱼。”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仁和坪镇升子坪小学的师生近日坐船通过三峡升船机从长江上游过坝,一到坝下,就看到成群的鱼儿聚集,引得同学们兴奋不已。  “今年以来,三峡升船机厢附近的鱼明显多了,这和长江‘十年禁渔’有关。”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升船机管理处副处长向化雄说。禁渔效果立竿见影  根据中央部署,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长江流域禁捕1/3以上任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文章强调,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做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海南就成为了众多科研人员青睐的繁育圣地。近年来,借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南繁硅谷”加速建设,南繁肩负起我国种子“芯片”的研究,可谓是南繁实力担当。其中,位于三亚的南繁科技城作为“南繁硅谷”的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深度服务南繁科研”的国家战略保障重任,还承载着“引领民族种业创新开放发展”与“带动区域产业和城市双升级”的重要使命。  “南繁硅谷”的建设,让种业繁育由单纯育制种
在北纬18度线以南,位于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独特的热带气候,可以实现农作物加代繁殖的育种基地。每年冬春时节,海南三亚等地会迎来数千名育种科研人员,进行南繁加代育制种工作。在这里,可以让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至一半,因此,海南南繁基地也被称作中国育种的“孵化器”、“催化剂”和“加速器”。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便有大量科研人员汇聚于此。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