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液压系统各部分组成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的分析,它可以使少走弯路,能快速、准确地查找出故障,并且在短时间内将其解决。明白导致故障的原因及好的排除方法,就能长期地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原理 组成 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0235-01
1.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通过能量转换来实行执行机构所需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首先,液压泵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以液体的压力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负载运动。
2.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通常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动力装置部分。控制调节装置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自动控制部分。辅助装置部分。
3、液压缸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方法
液压缸是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常见故障有:液压缸爬行、液压外泄漏、液压缸机械别劲、液压缸进气、液压缸冲击等。
(一)液压缸爬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1)产生原因:缸或管道内存有空气 处理方法:设置排气装置;若无排气装置,可开动液压系统以最大行程往复数次,强迫排除空气;对系统及管道进行密封。
(2)产生原因:缸某处形成负压 处理方法:找出液压缸形成负压处加以密封;并排气。
(3)产生原因:密封圈压得太紧 处理方法:调整密封圈,使其不松不紧,保证活塞杆能来回用手拉动。
(4)产生原因:活塞与活塞杆不同轴 处理方法:两者装在一起,放在V形块上校正,使同度误差在0.04mm以内;换新活塞。
(5)产生原因:活塞杆不直(有弯曲) 处理方法:单个或连同活塞放在V形块上,用压力机控直和用千分表校正调直。
(6)产生原因:导轨或滑块夹得太紧或与液压缸不平行 处理方法:调整导轨或滑块的压紧(条)的松紧度,既保证运动部件的精度,又保证滑动阻力要小;若调整无效,应检查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修刮接触面加以校正。
(7)产生原因:液压缸端盖密封压得太紧或太松 处理方法:调整密封圈不紧不松,保证活塞杆能用手平稳地来回拉动而不挂油
(8) 产生原因:活塞杆与活塞不同心 处理方法:校正二者同心度
(9) 产生原因:活塞杆弯曲 处理方法:校直活塞杆
(10) 产生原因:缸内腐蚀、拉毛 处理方法:修去锈蚀与毛刺,重者须镗磨
(二)推力不足或工作速度逐渐下降乃至停止
(1) 产生原因:缸体和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圈损坏,造成高低压腔互通 处理方法:单配活塞与缸体的间隙或更换密封圈
(2) 产生原因:缸端轴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摩擦力或阻力增加 处理方法:放松油封,以不挂油为限,校直活塞杆
(3) 产生原因:由于工作时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孔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两高低压油互通 处理方法:镗磨修复缸内孔,单配活塞
(4) 产生原因:泄漏过多 处理方法:检查泄漏,紧固各接合面
(5) 产生原因:油温过高,粘度减小,内泄漏增大 处理方法:分析发热原因,降低温度至使用范围
(6) 产生原因:由于缸与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O型密封圈损坏,使高低压测互通 处理方法: 更换活塞或密封圈,调整到合适的间隙
(7) 产生原因:工作段不均匀,造成局部几何形状有误差,使高低压腔封不嚴,产生泄漏 处理方法:镗磨修复缸孔径,重配活塞
(8) 产生原因:液压泵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检查泵或调节控制阀
(三)系统油温过高
(1) 产生原因:泵出口及系统回路中的安全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得安全阀有溢流或安全阀额定压力过低 处理方法:重新设定安全阀至要求值或更换为额定压力较高的安全阀
(2) 产生原因:阀的内泄漏量大
处理方法:修理或更换内泄量大的阀
(3) 产生原因:泵由于磨损而造成内部漏损过大,泵壳温升高
处理方法:修理或更换油泵
(4) 产生原因:油箱内油量不足,油液循环太快
处理方法:向油箱注油到规定液位
(5) 产生原因:冷却器进、出水阀工作不良,油温自动调节装置有故障,冷却水中有赃物沉淀堵塞在冷却器内致使水量不足
处理方法:修理冷却器、阀门、修理调温装置,清洗进水过滤器,使水量达到要求
(6)产生原因:其它热源传来的热及辐射热太大
处理方法:加强通风
(四)流量不足、压力不足
(1)产生原因:泵的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检查泵的变量机构是否灵活,吸油管的气密性及电机转速,并做相应的处理
(2)产生原因:溢流阀工作不良
处理方法:拆开溢流阀检查锥阀与阀座接触是否良好,并作以处理
(3)产生原因:溢流阀的遥控口打开
处理方法:遥控口换向阀的滑阀泄漏过大
(4)产生原因:阀和油缸等元件内部漏损太大
处理方法:检查各元件漏油量以及油的温度,并作相应处理
(5)产生原因:油通过系统内的阀返回油箱
处理方法:检查各阀的动作是否正确,然后作调整
(6)产生原因:流量控制阀工作不良
处理方法:改变设定值,改变工作不正常状况
(7) 产生原因:蓄能器漏气
处理方法:更换皮囊,并充氮气
(8) 产生原因:管件、软管漏油
处理方法:更换密封或软管,消除管路泄漏
(五)液压缸的外泄露故障分析及处理
(1)产生原因:活塞杆表面损伤
处理方法:修复活塞杆损伤。
(2)产生原因:密封圈边缘伤或老化
处理方法:更换密封圈。
(3)产生原因:管接头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密封圈及接触面有无伤痕,加以修复或更换。
(4)产生原因:缸盖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5)产生原因:由于排气不良,使气体绝热压缩造成局部高温而损坏密封圈
处理方法:检查排气装置,或增设排气装置;及时排气。
(6)产生原因:缓冲装置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缸杆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整。
(7)产生原因:活塞杆表面损伤或密封圈损坏造成活塞杆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并修复活塞杆和密封圈
4. 参考文献:
[1]刘颖. CAXA制造工程师2008实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江 宏.任务驱动法在职教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3]胡仁喜. CAXA实体设计2009完全实例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郝春玲(1978-),女,汉,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葫芦岛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数控加工。
[关键词]:原理 组成 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0235-01
1.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通过能量转换来实行执行机构所需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首先,液压泵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以液体的压力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负载运动。
2.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通常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动力装置部分。控制调节装置部分。执行机构部分。自动控制部分。辅助装置部分。
3、液压缸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方法
液压缸是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常见故障有:液压缸爬行、液压外泄漏、液压缸机械别劲、液压缸进气、液压缸冲击等。
(一)液压缸爬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1)产生原因:缸或管道内存有空气 处理方法:设置排气装置;若无排气装置,可开动液压系统以最大行程往复数次,强迫排除空气;对系统及管道进行密封。
(2)产生原因:缸某处形成负压 处理方法:找出液压缸形成负压处加以密封;并排气。
(3)产生原因:密封圈压得太紧 处理方法:调整密封圈,使其不松不紧,保证活塞杆能来回用手拉动。
(4)产生原因:活塞与活塞杆不同轴 处理方法:两者装在一起,放在V形块上校正,使同度误差在0.04mm以内;换新活塞。
(5)产生原因:活塞杆不直(有弯曲) 处理方法:单个或连同活塞放在V形块上,用压力机控直和用千分表校正调直。
(6)产生原因:导轨或滑块夹得太紧或与液压缸不平行 处理方法:调整导轨或滑块的压紧(条)的松紧度,既保证运动部件的精度,又保证滑动阻力要小;若调整无效,应检查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修刮接触面加以校正。
(7)产生原因:液压缸端盖密封压得太紧或太松 处理方法:调整密封圈不紧不松,保证活塞杆能用手平稳地来回拉动而不挂油
(8) 产生原因:活塞杆与活塞不同心 处理方法:校正二者同心度
(9) 产生原因:活塞杆弯曲 处理方法:校直活塞杆
(10) 产生原因:缸内腐蚀、拉毛 处理方法:修去锈蚀与毛刺,重者须镗磨
(二)推力不足或工作速度逐渐下降乃至停止
(1) 产生原因:缸体和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圈损坏,造成高低压腔互通 处理方法:单配活塞与缸体的间隙或更换密封圈
(2) 产生原因:缸端轴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摩擦力或阻力增加 处理方法:放松油封,以不挂油为限,校直活塞杆
(3) 产生原因:由于工作时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缸孔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两高低压油互通 处理方法:镗磨修复缸内孔,单配活塞
(4) 产生原因:泄漏过多 处理方法:检查泄漏,紧固各接合面
(5) 产生原因:油温过高,粘度减小,内泄漏增大 处理方法:分析发热原因,降低温度至使用范围
(6) 产生原因:由于缸与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O型密封圈损坏,使高低压测互通 处理方法: 更换活塞或密封圈,调整到合适的间隙
(7) 产生原因:工作段不均匀,造成局部几何形状有误差,使高低压腔封不嚴,产生泄漏 处理方法:镗磨修复缸孔径,重配活塞
(8) 产生原因:液压泵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检查泵或调节控制阀
(三)系统油温过高
(1) 产生原因:泵出口及系统回路中的安全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得安全阀有溢流或安全阀额定压力过低 处理方法:重新设定安全阀至要求值或更换为额定压力较高的安全阀
(2) 产生原因:阀的内泄漏量大
处理方法:修理或更换内泄量大的阀
(3) 产生原因:泵由于磨损而造成内部漏损过大,泵壳温升高
处理方法:修理或更换油泵
(4) 产生原因:油箱内油量不足,油液循环太快
处理方法:向油箱注油到规定液位
(5) 产生原因:冷却器进、出水阀工作不良,油温自动调节装置有故障,冷却水中有赃物沉淀堵塞在冷却器内致使水量不足
处理方法:修理冷却器、阀门、修理调温装置,清洗进水过滤器,使水量达到要求
(6)产生原因:其它热源传来的热及辐射热太大
处理方法:加强通风
(四)流量不足、压力不足
(1)产生原因:泵的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检查泵的变量机构是否灵活,吸油管的气密性及电机转速,并做相应的处理
(2)产生原因:溢流阀工作不良
处理方法:拆开溢流阀检查锥阀与阀座接触是否良好,并作以处理
(3)产生原因:溢流阀的遥控口打开
处理方法:遥控口换向阀的滑阀泄漏过大
(4)产生原因:阀和油缸等元件内部漏损太大
处理方法:检查各元件漏油量以及油的温度,并作相应处理
(5)产生原因:油通过系统内的阀返回油箱
处理方法:检查各阀的动作是否正确,然后作调整
(6)产生原因:流量控制阀工作不良
处理方法:改变设定值,改变工作不正常状况
(7) 产生原因:蓄能器漏气
处理方法:更换皮囊,并充氮气
(8) 产生原因:管件、软管漏油
处理方法:更换密封或软管,消除管路泄漏
(五)液压缸的外泄露故障分析及处理
(1)产生原因:活塞杆表面损伤
处理方法:修复活塞杆损伤。
(2)产生原因:密封圈边缘伤或老化
处理方法:更换密封圈。
(3)产生原因:管接头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密封圈及接触面有无伤痕,加以修复或更换。
(4)产生原因:缸盖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5)产生原因:由于排气不良,使气体绝热压缩造成局部高温而损坏密封圈
处理方法:检查排气装置,或增设排气装置;及时排气。
(6)产生原因:缓冲装置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缸杆接触面加工精度及密封圈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或修整。
(7)产生原因:活塞杆表面损伤或密封圈损坏造成活塞杆处密封不严
处理方法:检查并修复活塞杆和密封圈
4. 参考文献:
[1]刘颖. CAXA制造工程师2008实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江 宏.任务驱动法在职教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3]胡仁喜. CAXA实体设计2009完全实例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郝春玲(1978-),女,汉,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葫芦岛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数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