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作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结合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从质量评价报告的生成与反馈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1)内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中,教学管理与监控部门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监督与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2)特点:与其它教育类型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局限于授课教师专业领域教学水平的高低,更要重点权衡的是实践教学经验;其次,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多种学习形式,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到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最后,从成人教育生源构成进行分析,在学生来源、学习目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都更为复杂。因此,在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特殊性及其多样性需求,从而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以确保更加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
(3)作用:新形势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去满足社会和学生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种需求。当前,成人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用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多层次、多角度的质量监控,把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师的出勤情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际应用能力及期末成绩评定等因素与教学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这些考核指标的特性,我们可将它们划分为三大类,即教学过程检查评价指标、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教学过程检查评价是指教学主管部门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出勤、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执行及效果进行检查评价,是教学运行中的常规性工作。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指教学主管部门依据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汇总及综合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的与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消极因素,并加以改进的过程。笔者认为该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3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的形成过程及评价反馈
3.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形成的过程分析
(1)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包括班主任)、督导专家等。学生作为教学评价主体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最直观的切身感受。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要明确参评学生的标准,并确保参评学生的比例,充分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参与人数过少难免会存在片面性而有失公平。教学管理人员与督导专家可以通过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下转第24页)(上接第15页)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授课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2)评价的指标。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直观感受进行客观评价,评价描述分为五个等级。
(3)评价的时间。根据教学运行的特性,针对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采取随机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中的核心,为了保证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高等院校普遍于每学期期中开展此项工作以尽可能地保证评价效果。督导专家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4)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召开座谈会、听课评教等方法。首先,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评价,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其次,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充分听取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反馈。再次,聘请学校有经验的教学督导专家进行定期、随机的听课评教。
(5)评价的结果。根据合理的权重对通过不同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而获取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得到一个合理、有效,对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结果。
3.2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为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效果,高等院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并确保其切实执行,以充分发挥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激励作用。
(1)反馈的内容。反馈的内容要准确、全面。准确、全面的反馈不仅应包括定量的正确的评价结果,还应包括定性的合理的评价意见与建议,使得教师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2)反馈的时间。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及时。为了增强反馈的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具相应的质量评价报告。及时的反馈不仅有利于授课教师及时掌握自身的教学评价,针对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还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便于与教师沟通,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
(3)反馈的方式。教学评价数据收集完成后,通过开展各类座谈会的形式,对各院系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评价结果以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的形式尽快反馈给各教学院系及授课教师。一方面使得各教学院系能够充分了解本院系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情况及优劣势,以促进授课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展开良性竞争;另一方面针对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进行协商整改,以便于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
€L芑鹣钅浚罕疚挠墒锥季妹骋状笱?012年校级教改项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资助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1)内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中,教学管理与监控部门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监督与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2)特点:与其它教育类型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中,不仅仅局限于授课教师专业领域教学水平的高低,更要重点权衡的是实践教学经验;其次,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多种学习形式,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到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最后,从成人教育生源构成进行分析,在学生来源、学习目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都更为复杂。因此,在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特殊性及其多样性需求,从而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以确保更加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
(3)作用:新形势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去满足社会和学生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多种需求。当前,成人高等院校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用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多层次、多角度的质量监控,把对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师的出勤情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际应用能力及期末成绩评定等因素与教学质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这些考核指标的特性,我们可将它们划分为三大类,即教学过程检查评价指标、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教学过程检查评价是指教学主管部门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出勤、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执行及效果进行检查评价,是教学运行中的常规性工作。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指教学主管部门依据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汇总及综合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的与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消极因素,并加以改进的过程。笔者认为该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3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的形成过程及评价反馈
3.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形成的过程分析
(1)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包括班主任)、督导专家等。学生作为教学评价主体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最直观的切身感受。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要明确参评学生的标准,并确保参评学生的比例,充分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参与人数过少难免会存在片面性而有失公平。教学管理人员与督导专家可以通过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下转第24页)(上接第15页)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授课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2)评价的指标。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直观感受进行客观评价,评价描述分为五个等级。
(3)评价的时间。根据教学运行的特性,针对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采取随机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中的核心,为了保证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高等院校普遍于每学期期中开展此项工作以尽可能地保证评价效果。督导专家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4)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召开座谈会、听课评教等方法。首先,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评价,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其次,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充分听取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反馈。再次,聘请学校有经验的教学督导专家进行定期、随机的听课评教。
(5)评价的结果。根据合理的权重对通过不同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而获取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而得到一个合理、有效,对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结果。
3.2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为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效果,高等院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并确保其切实执行,以充分发挥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激励作用。
(1)反馈的内容。反馈的内容要准确、全面。准确、全面的反馈不仅应包括定量的正确的评价结果,还应包括定性的合理的评价意见与建议,使得教师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
(2)反馈的时间。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及时。为了增强反馈的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具相应的质量评价报告。及时的反馈不仅有利于授课教师及时掌握自身的教学评价,针对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还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便于与教师沟通,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
(3)反馈的方式。教学评价数据收集完成后,通过开展各类座谈会的形式,对各院系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评价结果以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的形式尽快反馈给各教学院系及授课教师。一方面使得各教学院系能够充分了解本院系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情况及优劣势,以促进授课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展开良性竞争;另一方面针对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进行协商整改,以便于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
€L芑鹣钅浚罕疚挠墒锥季妹骋状笱?012年校级教改项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