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潮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相比较井冈山、延安、龙岩等地区,红色文化未能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应进一步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多渠道筹措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资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实现潮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潮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
一、潮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潮州是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而宝贵的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资料:1925年,在广东革命政府两次组织军队东征的影响下,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中共潮安县特别支部建立: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州并建立红色政权,史称“潮州七日红”朱德在饶平茂芝召开军事决策会议,实现南昌起义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战略转移:1928年,古大存率领的红十一军在潮安登塘一带开辟东江革命根据地第二军部;1931年,饶平作为饶和埔诏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苏区中央局领导,成为中央苏区县;1930~1934年,由周恩来领导建立的经潮安连接上海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和中央苏区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转移200多名中共中央领导干部,成为唯一不受破坏的地下交通线:1939年起,潮安余厝洲村作为革命中心据点,领导潮澄饶汕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隐蔽和支援风凰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革命“老家”风凰山革命根据地历经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红旗不倒、烽火不灭,成为潮汕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潮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潮州解放而英勇奋斗,更涌现了一批在潮州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英杰,如被周恩来誉为忠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李春涛、革命母亲李梨英以及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洪灵菲、戴平万、陈波儿、柯柏年、梅益、冯铿等。据笔者调研统计,目前,全市已普查出革命遗址遗迹426处,推出“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中央秘密交通线”等红色文化名片14张。
二、潮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目前潮州市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及问题。
(一)资金严重缺乏导致遗址保护不均衡
首先,国家财政、广东省财政、潮州市财政对潮州红色文化投入的资金不足。近几年,我市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但是由于潮州市财政基础比较薄弱,对革命遗址的修缮及维护等方面的资金主要依赖上级有关部门及项目的拨款,大部分没有固定的来源。
(二)产权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当前,我市革命遗址产权主要包括市直部门所有、村委会集体所有、宗族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佛教协会所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村委会集体所有、宗族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占大多数,只有极少部分属于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多重要的革命遗址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正因为一些革命遗址、旧址的产权属于个人,一些居民或村委会随意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建甚至拆除,相关部门因未取得这些旧居的产权,无权干预制止或者干预有限。
(三)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一方面,革命遗址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市受经费与编制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影响,县(区)、各镇(街道)缺乏专门的人员从事遗址研究的工作,大部分遗址没有专门的讲解人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很多亟待整理与开发的红色文化档案和事迹没有来得及收集整理。另一方面,本市专门针对潮州红色文化进行可持续性、系统性研究的专家屈指可数,其工作量比较大,很多研究所需资料都得自己去亲自整理,耗费时间和精力比较多,导致个人研究成果周期长,数量比较少。
(四)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尚未形成
一方面,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强、方式比较单一,使得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极其低;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均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带,例如“茂芝会议”旧址以及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开创的重要红色根据地登塘镇世田村等,都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实地考察学习极为不便,很难打开其市场价值。
三、推进潮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1. 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目前我市红色文化在宣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且未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建议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众,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比如针对老年人应该采取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针对中青年应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而针对少年儿童,可以多采用动漫以及感人小故事的方式。要尽可能做到宣传对象的广泛性,又要保证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 充分利用自媒体,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当前,以抖音、微信、微博等为主的自媒体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民众的喜爱和吹捧,成为了当前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那么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强大吸引力,让红色文化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和茶余饭后的精神洗礼。比如,建议开通红色文化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发布相关内容的文章、推介潮州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同时,必须设置相关的链接板块,提供英雄任务栏、名人轶事栏、红色乡村故事等内容供群众点击查看,要注意采用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提升公众号的吸引力。
3. 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论坛。近年来,在市委党校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多个地区和部门举办过多场次的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建议接下来应该定期邀请全国、省级资深红色文化专家赴潮州开展专题的论坛,可以围绕当前红色文化研究前沿、红色文化传承保护、红色旅游发展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潮州红色文化发展把脉开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市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二)积极筹措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资金
要加强财政投入,多渠道融资。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关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遗址保护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景点等项目资金,增加革命遗址、旧址、以及保护经费。同时,由于部分革命遗址是村里祠堂或是名人舊居,可以积极争取本村乡贤或其后人的支持,发动本村重点企业的资助和社会捐资等形式,促进社会人士参与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
(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目前,我市的红色文化旅游多以陈列馆、展览馆等传统的方式为主,主要依靠参观图片配上讲解员的介绍,而辅助的设备不多,向游客展示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办法让游客得到较好的视觉以及情感的体验,由于参观体验的过程比较枯燥无味,很多游客对红色旅游景点都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态度,甚至有些参观了一两个景点后就没有欲望去其他红色景点。一方面,鉴于潮州市各红色旅游景点存在比较分散、距离较远等客观的问题,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参观多个景区。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将魅力乡村文化、优美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做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潮州红色文化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潮州市红色文化体验中心。目前,以体验、分享经济,“互联网+旅游”以及智慧旅游为主导的体验式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因此,潮州市红色文化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游客的观光和体验感受。建议必须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游客可以实现时空的转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潮州大地在革命时期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通过别出心裁且富有吸引力的新技术,让游客对潮州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增加潮州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四、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全面提升红色文化人才综合素质,营造有利于培养后备人才的环境。红色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潮州市红色文化的门面,是外地游客朋友了解潮州红色文化和民风的第一扇窗户。因此,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潮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建议相关的部门应该尽快形成一套红色文化人才培训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红色文化讲解员团队。比如探索建立红色文化讲解员储备库,由老党员、红军后代、专家学者、地方教师等组成讲解团队,对讲解员进行常态化的技能培训以及到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观摩学习,提升讲解员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要组织对红色景点和教育基地的资料和讲解词进行专业的撰写和审定,杜绝在讲解中出现错误甚至谣传不良信息等问题。
第二,完善专业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建设。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整理等工作中,当前潮州市最大问题就是红色文化研究的人员数量极其匮乏,力量分散,无法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研究团队,而部分有兴趣研究的人员也是出于游兵散勇状态,很难形成合力,科研力量亟待进一步提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多方面从高校引进对红色文化研究有兴趣的大学毕业生,对红色文化研究的后备人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其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工作,同时要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快的成长,肩负起潮州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其次,要鼓励当地的高校开展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和科研工作,促进高校的学者专家为研究传承与发展潮州红色文化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胥城墙.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陈碧娟,廖列营.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及其开发路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23-28.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潮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
一、潮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潮州是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而宝贵的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资料:1925年,在广东革命政府两次组织军队东征的影响下,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中共潮安县特别支部建立: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州并建立红色政权,史称“潮州七日红”朱德在饶平茂芝召开军事决策会议,实现南昌起义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战略转移:1928年,古大存率领的红十一军在潮安登塘一带开辟东江革命根据地第二军部;1931年,饶平作为饶和埔诏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苏区中央局领导,成为中央苏区县;1930~1934年,由周恩来领导建立的经潮安连接上海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和中央苏区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转移200多名中共中央领导干部,成为唯一不受破坏的地下交通线:1939年起,潮安余厝洲村作为革命中心据点,领导潮澄饶汕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作为隐蔽和支援风凰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革命“老家”风凰山革命根据地历经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红旗不倒、烽火不灭,成为潮汕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潮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潮州解放而英勇奋斗,更涌现了一批在潮州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英杰,如被周恩来誉为忠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李春涛、革命母亲李梨英以及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洪灵菲、戴平万、陈波儿、柯柏年、梅益、冯铿等。据笔者调研统计,目前,全市已普查出革命遗址遗迹426处,推出“潮州七日红”“茂芝会议”“中央秘密交通线”等红色文化名片14张。
二、潮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目前潮州市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及问题。
(一)资金严重缺乏导致遗址保护不均衡
首先,国家财政、广东省财政、潮州市财政对潮州红色文化投入的资金不足。近几年,我市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但是由于潮州市财政基础比较薄弱,对革命遗址的修缮及维护等方面的资金主要依赖上级有关部门及项目的拨款,大部分没有固定的来源。
(二)产权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当前,我市革命遗址产权主要包括市直部门所有、村委会集体所有、宗族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佛教协会所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村委会集体所有、宗族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占大多数,只有极少部分属于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多重要的革命遗址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正因为一些革命遗址、旧址的产权属于个人,一些居民或村委会随意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建甚至拆除,相关部门因未取得这些旧居的产权,无权干预制止或者干预有限。
(三)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一方面,革命遗址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市受经费与编制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影响,县(区)、各镇(街道)缺乏专门的人员从事遗址研究的工作,大部分遗址没有专门的讲解人员。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很多亟待整理与开发的红色文化档案和事迹没有来得及收集整理。另一方面,本市专门针对潮州红色文化进行可持续性、系统性研究的专家屈指可数,其工作量比较大,很多研究所需资料都得自己去亲自整理,耗费时间和精力比较多,导致个人研究成果周期长,数量比较少。
(四)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尚未形成
一方面,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强、方式比较单一,使得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极其低;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均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带,例如“茂芝会议”旧址以及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开创的重要红色根据地登塘镇世田村等,都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实地考察学习极为不便,很难打开其市场价值。
三、推进潮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1. 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目前我市红色文化在宣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且未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建议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众,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比如针对老年人应该采取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针对中青年应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而针对少年儿童,可以多采用动漫以及感人小故事的方式。要尽可能做到宣传对象的广泛性,又要保证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 充分利用自媒体,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当前,以抖音、微信、微博等为主的自媒体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民众的喜爱和吹捧,成为了当前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那么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强大吸引力,让红色文化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和茶余饭后的精神洗礼。比如,建议开通红色文化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发布相关内容的文章、推介潮州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同时,必须设置相关的链接板块,提供英雄任务栏、名人轶事栏、红色乡村故事等内容供群众点击查看,要注意采用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提升公众号的吸引力。
3. 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论坛。近年来,在市委党校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多个地区和部门举办过多场次的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建议接下来应该定期邀请全国、省级资深红色文化专家赴潮州开展专题的论坛,可以围绕当前红色文化研究前沿、红色文化传承保护、红色旅游发展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潮州红色文化发展把脉开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市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二)积极筹措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资金
要加强财政投入,多渠道融资。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关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遗址保护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景点等项目资金,增加革命遗址、旧址、以及保护经费。同时,由于部分革命遗址是村里祠堂或是名人舊居,可以积极争取本村乡贤或其后人的支持,发动本村重点企业的资助和社会捐资等形式,促进社会人士参与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
(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目前,我市的红色文化旅游多以陈列馆、展览馆等传统的方式为主,主要依靠参观图片配上讲解员的介绍,而辅助的设备不多,向游客展示的时间比较短,没有办法让游客得到较好的视觉以及情感的体验,由于参观体验的过程比较枯燥无味,很多游客对红色旅游景点都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态度,甚至有些参观了一两个景点后就没有欲望去其他红色景点。一方面,鉴于潮州市各红色旅游景点存在比较分散、距离较远等客观的问题,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参观多个景区。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将魅力乡村文化、优美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做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潮州红色文化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潮州市红色文化体验中心。目前,以体验、分享经济,“互联网+旅游”以及智慧旅游为主导的体验式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因此,潮州市红色文化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游客的观光和体验感受。建议必须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游客可以实现时空的转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潮州大地在革命时期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通过别出心裁且富有吸引力的新技术,让游客对潮州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增加潮州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四、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全面提升红色文化人才综合素质,营造有利于培养后备人才的环境。红色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潮州市红色文化的门面,是外地游客朋友了解潮州红色文化和民风的第一扇窗户。因此,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潮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建议相关的部门应该尽快形成一套红色文化人才培训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红色文化讲解员团队。比如探索建立红色文化讲解员储备库,由老党员、红军后代、专家学者、地方教师等组成讲解团队,对讲解员进行常态化的技能培训以及到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观摩学习,提升讲解员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要组织对红色景点和教育基地的资料和讲解词进行专业的撰写和审定,杜绝在讲解中出现错误甚至谣传不良信息等问题。
第二,完善专业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建设。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整理等工作中,当前潮州市最大问题就是红色文化研究的人员数量极其匮乏,力量分散,无法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研究团队,而部分有兴趣研究的人员也是出于游兵散勇状态,很难形成合力,科研力量亟待进一步提升。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多方面从高校引进对红色文化研究有兴趣的大学毕业生,对红色文化研究的后备人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其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工作,同时要定期聘请相关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快的成长,肩负起潮州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其次,要鼓励当地的高校开展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和科研工作,促进高校的学者专家为研究传承与发展潮州红色文化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胥城墙.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陈碧娟,廖列营.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及其开发路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23-28.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