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可穿戴设备市场机会在哪里?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发布的Google Glass点燃了可穿戴设备的星星之火,预期中可能在今年出现的iWatch已令无数消费者望眼欲穿。
  当谷歌和苹果全力专注于产业链下游设备时,英特尔则在布局整个产业链:收购智能手表厂商BasisScience、推可穿戴专用智能芯片Edison、启动“英特尔可穿戴创想挑战赛”、投资智能眼镜厂商Recon……
  来自IDC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世界范围内将出现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是2013年的3倍,到2018年将达到1.119亿的世界运载量。
  整个行业对可穿戴市场都充满了信心,这预示着其必将成为风口浪尖的新兴产业。
  那么,这个领域上、中、下游产业链上的大小厂商是否也有机会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在进入之前,你需要知道:哪些项目可以搏杀?竞争对手是谁?天使又在哪里?
  申银万国在他们的一份研究报告里称,MEMS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中的点金石,是产业链上游技术的核心。
  的确如此,作为智能化的“核心物质”,MEMS传感器的附加值可谓相当地高。它是人机互动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是可穿戴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重要方向,也是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因此,符合人体工学的触摸屏的柔性设计,以及用于人体信息收集的传感器,在产业链上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上游产业的国内主力军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总共有以上介绍的9家。遗憾的是,由于上市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所以他们在市场上的表现相对而言并不活跃。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总共只发生了8起投资事件,而且基本都发生在2013年。
  好消息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高速发展,在上游产业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将机会巨大。
  中游主要是交互解决方案,比较成熟的有语音、体感等,这一块成熟的企业也基本都是上市公司。由于存在很高的技术门槛,国内中游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活跃。不活跃就说明你有机会了!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早期创业公司,比如基于眼控技术的七鑫易维,基于体感技术的锋时互动、唯创视界……随着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的大热(主要还由于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这一块引来了风险投资人的高度关注,比如经纬互动,国内VR/AR也出现了一大批创业者。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好事。
  交互解决方案中还有两块比较重要,一是骨传导耳机,未来有可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配,基本组成部分有:通信芯片、传感器、微型电机。二是无线通讯技术,可穿戴设备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无线通讯的技术需求也将加大。因此,这一块近期会出现无限商机。
  当然,综合来看,整个中游产业依然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技术达人们,看你们发力的时候到了!
  在国内可穿戴设备的一级市场,这里可是种子满天飞了。
  在下游领域投资总共发生了超过30起,从种子到B轮都有,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环,应用领域集中在运动、健康、医疗、跟踪定位、宠物。综合来看,A轮的投资额度大多超过了千万元级,投资时间基本发生在2013年。
  除此之外,下游做服务的平台也不少。包括软件、数据、新媒体、分享导购等,不过由于可穿戴设备开发者平台的不统一性,其适配的难度很大。在新媒体/垂直网站领域有不少创业者,但都做得不大,多数是草根网站,目前这块也有不少投资者在重点关注。
其他文献
从票务代理起家,聚橙网逐渐形成了以演出经纪为主体,演出制作、剧院运营、票务销售并行的完整产业链。但无论在哪个方面,它都抓住了“小众”的切口,并最终把“小而美”玩成了“高大上”。  2015年9月12日,好妹妹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唱。当晚,两人一身“仙侠风”装扮亮相舞台,以一首《青城山下白素贞》温情开场。  好妹妹是谁?其实是两个刚出道几年的男生,他们自称“十八线艺人”,却拥有一大批“死忠粉”。
“自己的企业还欠着债,你却想放弃它去给别人打工?!”  “就好比自己的孩子还嗷嗷待哺,你却想去帮别人养孩子?!”  2013年3月,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现场,BOSS团咄咄逼人,求职者王用明竭力解释却又无力解脱,最终被BOSS团集体灭灯,未能获得职位,黯然离场。  尽管如此,这期被命名为《亿万富翁的破产求职》的节目已足够吸引眼球,放上网后,点击率高达数百万。王用明红了。  ——这固然与他“到大企业
滴滴快的拿下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在线出行市场,却没吓退Uber。它还是声势浩大地进场了,明目张胆地抢走相当的份额。美团在吃喝玩乐领域狂飙突进,团购和电影都吃下六成的市场,也没吓退百度。“狼厂”还是摆出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架势。  这两个事件有些神似。背后是为什么?  可能,Uber和百度都算错了棋,自取其辱。也可能,这二位都看到了同一个商业逻辑。在领先者还未拥有一个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打磨完成的独特壁垒
GDP增长:下限是必须保证较充分的就业  李克强:“去年在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至于可接受的下限,就是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分析:市场发力,不再是政策刺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逐步放缓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