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医院供应室主要用于医疗物品的摆放,对医疗物品的发放、回收、消毒、储存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控制整个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医学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尤其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等设备配备不充足,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不完善,无法全面的控制医院感染,本文就基层医院供应室管理进行分析并得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供应室管理 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33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健康问题备受瞩目,人们对医院的环境及医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尤为关心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因为供应室在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对控制整个医院的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供应室的环境及管理方式决定着医疗物品卫生合格程度,一线城市医院对此方面严格控制,然而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及专业水平程度较低致使供应室的管理不正确,对控制医院感染造成不利影响。
1 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主要指的是一级以下等级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等,基层医院多为乡镇医院及社区医院等,中国基层医院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基层医院担负着全国60%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比较低,医疗设备配备不足,从事医疗服务人员专业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管理人才,由于经济、人才不足等原因基层医院里没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及环境良好的手术室等。医院供应室管理不完善,不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完善的管理,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为保证人民就医安全,基层医院应对供应室的管理进行变革,控制医院的二次感染。
2 医院供应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卫生标准不合格
基层医院没有良好环境的供应室,供应室多设在阴暗的房间,常年没有阳光的照射,容易产生细菌及寄生虫,对供应室的消毒也不彻底,没有做到整个科室的全面消毒,致使供应室的卫生环境不达标。
2.2 医疗器械、物资的卫生不合格
基层医院对回收回来的医疗器械、物资等清洗、消毒不合格,医疗器械消毒之后没有马上放到消毒柜中,存放取用时没有带消毒手套,被褥等物资没有做到一次一消毒,尤其是使用过的手术室物品没有进行正确、彻底的消毒处理,容易导致再次感染,危机生命安全。
2.3 缺乏专业知识
由于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医疗器械的卫生消毒知识不足,不懂得正确消毒灭菌的方法,对物品的摆放较为随意,没有明确分类,消毒手套及工作服没有定期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患者存在的交叉感染的威胁。
2.4 管理方法不正确
基层医院往往没有正确的供应室管理方法,对进出人员没有明确的限制,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不注重自身的消除等,造成细菌及病毒侵入供应室,导致整个供应室的消毒失败,对控制医院感染不利。
3 应对方法
3.1 提高供应室环境质量
在对供应室进行位置选择时应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定期对供应室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要穿无菌衣,以免自身携带细菌影响供应室的无菌度,在供应室设置通风系统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保证供应室的环境质量。
3.2 医疗器械的管理
在医疗器械回收之前要仔细检查,对于有破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时要注意自身的消毒情况,带消毒手套、穿经过仔细消毒的工作服,医疗器械消毒之后要做分类处理,并详细记录使用次数及消毒时间等基本情况,对于医院新引进的医疗器械要做全方位的检查并消毒灭菌,防止外来医疗器械本身携带的细菌对患者产生影响,各个科室向供应室领取物品时要有专门的批条,防止医疗器械进行无谓的周转并从中造成损坏,物品的发放及领取要有经办人签字并标明去向,使供应室的物资去向明确。
3.3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由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文化及专业水平都比较低,不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不能正确进行供应室的工作,因此应号召医护人员进行二次学习,可以让经验丰富的医生上课讲解,也可以让医护人员以论文报告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医学心得,组织专业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成立紧急情况处理小组,专门解决临时突发情况,每个星期进行医学常识的普及工作,让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有所提高,选取优秀的供应室工作人员到大医院进行学习,把学到的知识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并向大家讲解,使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有所提高。
3.4 建立健全的供应室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就要有完善的供应室管理制度,为防止供应室的室内细菌感染就要对供应室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供应室按照功能划分应有三个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使用过并可回收的物品停放在污染区,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带到清洁区进行消毒等处理,最后带到无菌区存放,为使工作有序及防止交叉感染供应室应设有四个通道,即工作人员进出通道、医疗器械回收通道、物资发放通道及污染废弃物排除通道,工作人员进出要有严格的限制,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通过回收通道送入污染区,无菌区存放的物品必须由物资发放通道进行发送,清洁区产生的废物等要通过污染废弃物排除通道排除,保证各个通道有序运行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4 结语
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实力不雄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供应室的管理对医院的医护质量及提高名誉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加强对供应室布局、消毒等管理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是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也是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另外国家应重视基层医院,在人员上号召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在专业水平上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杰出的人才可以送到国外深造,在经济上对基层医院先进医疗器械的引进给予支持,在供应室的管理上给出明确的管理条例并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为控制基层医院感染做出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史文娟.浅谈基层医院供应室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1(04).
[2]张慧琴.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03).
[3]赵玉英.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09).
[4]蒋志萍.加强供应室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0(12).
[5]袁琴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09).
作者简介:席迎春(1973.12-)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基层供应室。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供应室管理 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33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健康问题备受瞩目,人们对医院的环境及医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尤为关心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因为供应室在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对控制整个医院的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供应室的环境及管理方式决定着医疗物品卫生合格程度,一线城市医院对此方面严格控制,然而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及专业水平程度较低致使供应室的管理不正确,对控制医院感染造成不利影响。
1 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主要指的是一级以下等级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等,基层医院多为乡镇医院及社区医院等,中国基层医院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基层医院担负着全国60%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比较低,医疗设备配备不足,从事医疗服务人员专业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管理人才,由于经济、人才不足等原因基层医院里没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及环境良好的手术室等。医院供应室管理不完善,不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完善的管理,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为保证人民就医安全,基层医院应对供应室的管理进行变革,控制医院的二次感染。
2 医院供应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卫生标准不合格
基层医院没有良好环境的供应室,供应室多设在阴暗的房间,常年没有阳光的照射,容易产生细菌及寄生虫,对供应室的消毒也不彻底,没有做到整个科室的全面消毒,致使供应室的卫生环境不达标。
2.2 医疗器械、物资的卫生不合格
基层医院对回收回来的医疗器械、物资等清洗、消毒不合格,医疗器械消毒之后没有马上放到消毒柜中,存放取用时没有带消毒手套,被褥等物资没有做到一次一消毒,尤其是使用过的手术室物品没有进行正确、彻底的消毒处理,容易导致再次感染,危机生命安全。
2.3 缺乏专业知识
由于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医疗器械的卫生消毒知识不足,不懂得正确消毒灭菌的方法,对物品的摆放较为随意,没有明确分类,消毒手套及工作服没有定期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患者存在的交叉感染的威胁。
2.4 管理方法不正确
基层医院往往没有正确的供应室管理方法,对进出人员没有明确的限制,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不注重自身的消除等,造成细菌及病毒侵入供应室,导致整个供应室的消毒失败,对控制医院感染不利。
3 应对方法
3.1 提高供应室环境质量
在对供应室进行位置选择时应选择阳光充足的房间,定期对供应室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人员进入供应室要穿无菌衣,以免自身携带细菌影响供应室的无菌度,在供应室设置通风系统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保证供应室的环境质量。
3.2 医疗器械的管理
在医疗器械回收之前要仔细检查,对于有破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时要注意自身的消毒情况,带消毒手套、穿经过仔细消毒的工作服,医疗器械消毒之后要做分类处理,并详细记录使用次数及消毒时间等基本情况,对于医院新引进的医疗器械要做全方位的检查并消毒灭菌,防止外来医疗器械本身携带的细菌对患者产生影响,各个科室向供应室领取物品时要有专门的批条,防止医疗器械进行无谓的周转并从中造成损坏,物品的发放及领取要有经办人签字并标明去向,使供应室的物资去向明确。
3.3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由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文化及专业水平都比较低,不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不能正确进行供应室的工作,因此应号召医护人员进行二次学习,可以让经验丰富的医生上课讲解,也可以让医护人员以论文报告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医学心得,组织专业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成立紧急情况处理小组,专门解决临时突发情况,每个星期进行医学常识的普及工作,让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有所提高,选取优秀的供应室工作人员到大医院进行学习,把学到的知识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并向大家讲解,使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有所提高。
3.4 建立健全的供应室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就要有完善的供应室管理制度,为防止供应室的室内细菌感染就要对供应室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区域划分明确,供应室按照功能划分应有三个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使用过并可回收的物品停放在污染区,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带到清洁区进行消毒等处理,最后带到无菌区存放,为使工作有序及防止交叉感染供应室应设有四个通道,即工作人员进出通道、医疗器械回收通道、物资发放通道及污染废弃物排除通道,工作人员进出要有严格的限制,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通过回收通道送入污染区,无菌区存放的物品必须由物资发放通道进行发送,清洁区产生的废物等要通过污染废弃物排除通道排除,保证各个通道有序运行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4 结语
基层医院由于经济实力不雄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供应室的管理对医院的医护质量及提高名誉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加强对供应室布局、消毒等管理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是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也是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另外国家应重视基层医院,在人员上号召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在专业水平上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杰出的人才可以送到国外深造,在经济上对基层医院先进医疗器械的引进给予支持,在供应室的管理上给出明确的管理条例并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为控制基层医院感染做出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史文娟.浅谈基层医院供应室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1(04).
[2]张慧琴.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03).
[3]赵玉英.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09).
[4]蒋志萍.加强供应室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吉林医学.2010(12).
[5]袁琴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09).
作者简介:席迎春(1973.12-)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基层供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