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厚积而薄发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常孩子们读语文书、课外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孩子们写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倾吐积累的过程。可见,阅读——积累——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阅读是积累的基础,积累是作文的前提,阅读是作文最基础的环节。也就是说,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离不开积累。所以,积累是阅读和作文之间的连接点。事实证明,一个人的语言库存,是衡量其作文水平的重要条件。语言贫乏,表达自然困难。那么我们应怎样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优美词句积累法
  
  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情并茂的范文,可运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的优美词句,在阅读中领悟,在训练中积累。
  
  (一)语言扩展法
  即设计一定的句式,让学生以课文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增补句子的成分,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内涵更为丰富。通过读文、填空,学生领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语言基础。
  为了让学生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还可以在阅读中运用填充法指导学生积累词语。例如读了《秋天的雨》后,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那些恰当、优美的修饰、限制语,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菊花、(香香)的梨、(甜甜)的菠萝。”这个练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逆向思维能力,我把左边的词语擦去,再做以下练习,并要求学生不能用书上的词语:“( )的银杏叶、( )的枫叶、( )的田野、( )的菊花、( )的梨、( )的菠萝。”通过这一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使学生学会了巩固和灵活运用词语。
  这样的持之以恒的训练,能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丰满文章的内容。
  
  (二)语言重组法
  即回忆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对其内化与重组,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达。如记叙描写天空的一段话,先让学生很快地在脑子里搜索课本中有关描写天空的一句或一段话: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学生进行重组后就会呈现许多优美句子,不但句式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
  
  二、情感积累法
  
  情感是伴隨认识的心理体验,是写作的巨大动力。情感也需要积累。当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才会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欲望。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进行情感积累。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帮助学生积累情感。
  
  (一)抓重点词语理解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言则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我让学生抓住“细腻而柔软”这个词语,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抓“新鲜红嫩”这个词语,体会杨梅果肉的可爱;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进一步领悟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
  
  (二)抓修辞手法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识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贪婪”“吮吸”写出了雨雾中杨梅树像吮吸乳汁的“小宝宝”那样可爱,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
  
  (三)抓感情朗读
  学生感情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情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将内化的情感外显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全文之后,我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升华认识。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了不同情感的表达方法。
  
  三、写作知识积累法
  
  如果积累了一定数量优美的词句,学到了一些倾吐情感的方法,而没有一定的写作技巧,也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知识,使其把积累和运用接通,学习文章的选材、结构、谋篇布局和组织材料。那么怎样把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呢?
  
  (一)摘抄积累法
  平时,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把佳词美句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以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有效地积累语言。
  
  (二)背诵记忆法
  光抄不记是达不到目的的。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写作典范的语言材料,在学生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把这些内容背诵下来,贮存在自己的头脑里,使他们的语言日臻丰富,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特别是一些歇后语、名言警句,不但能使文章增色,还能提升文章的内涵、思想、品味。
  
  (三)应用积累法
  光积累,不应用,就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每次作文,都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词语大胆、准确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凡恰当运用了的学生,我就给他另外加分,以示奖励。对于写得特别好的文章,或进步大的作文,我还把它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互相学习。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使他们变“要我积累”为“我要积累”。学生主动、积极地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就能较大程度地丰富自己的语言。
  通过习作练笔,不仅巩固了学生积累的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可见,阅读、积累、作文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
其他文献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正值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面对留守儿童教育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力地拿出对留守儿童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班主任 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获取家庭收入,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
摘要 新课程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渗透 熏陶 双赢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经常怀着无限赞美和敬畏的心情看待的东西有二,其一是星斗灿烂的天空,其二便是内心的道德规律
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它起源于21世纪90年代,大多数是由谐音字、错别字改造而形成的中英文文字、字母及特殊符号的组合,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互联网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使用的人群也从年轻人、成年人扩展到中小学生。  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个时代特征。现在的孩子们开口“我是菜鸟”,闭口“今天又杯具了”,甚至在作文、周记中也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觉得作文难写,通常表现为写作没有灵感,缺乏写作素材,因此而对作文失去信心。笔者认为,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现笔者就结合自己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谈作文教学策略。    一、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摘要 青少年求知欲极为强烈,对新事物充满了渴望,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通过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创新的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活动氛围。  关键词 校外 青少年 科普活动 低碳生活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一个民族是否真正热爱和理解科学,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普及科学教育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强大动
一、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 市场经济带给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在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使得人受利益支配,为物欲所困,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变异,导致一部分人见利忘义,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这些都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渠道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过程中,人们更注重功效和实惠,并在利益领域以不同的尺度看待道德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