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对社会各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社会各行各业既带来了给予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媒体的生存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报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从中了解到新媒体对报纸媒体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宣传;改进创新
  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网络信息技术的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如微信、微博、社区等,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以年轻群体居多。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会受到哪些影响呢?其生存现状如何呢?在新媒体环境下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已经是当前报纸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媒体的生存现状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结合当前报纸行业的发展相现状,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众萎缩。新媒体的出现,具有报纸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接收方面,利用新媒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在此情况下,报纸媒体的受众开始“老龄化”,丢失了绝大部分的年轻受,并且受众数量还在不断的减少。
  第二,发行量下降。同报纸等纸质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感染力高、时效性高、互动性强,吸引了大量的受众群体,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和新媒体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脱离不了新媒体的影响。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冲击背景下,由于受众的大量流失,其发行量出现下降是必然现象。以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例,70多个国家日报发行量已经下滑到5.3亿份。
  第三,广告收入减少。报纸媒体的正常运营,很大程度上依靠广告收入。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报纸的受众大幅减少,发行量也急剧下降,由此带來的影响便是想要在报纸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企业或组织意愿逐渐降低,随之带来的便是报纸媒体的广告收入快速下降,直接造成了报纸媒体的生存困境。
  第四,公信力降低。新媒体的出现,报纸媒体必须寻找出入,以此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但是部分报纸媒体因为急于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得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出现一定的虚假新闻的现象,甚至有些记者职业操守存在问题,导致读者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难以理解,造成报纸媒体公信力的下降。
  2新媒体环境下报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对策
  鉴于新媒体的出现,报纸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报纸媒体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实现和新媒体的完美结合。接下来,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新媒体环境下报社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探讨。
  2.1提高报纸新闻事件的版面和编排能力
  新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优势明显,尤其是新媒体可以够通过丰富的网页编排方式,利用各种图片和视频吸引受众浏览。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纸媒体要想减少受众流失的现象,就必须要在新闻实践的版面和编排能力方面着手。报纸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事件特别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编排应当注意五个要素:胸怀大局、标题制作、图像运用、导读优化以及版式突破。胸怀大局要求报纸编辑人员应当准确判断新闻的价值,在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要准确的判断清楚孰轻孰重,安排在版头还是版位,安排一个整版还是半版,这些都是要考虑清楚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够立刻吸引读者,所以必须做好标题制作的相关工作,力求真实、生动和新颖,让读者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图像运用在报纸新闻事件的版面编排中非常关键,这是因为图片在新闻事件相较于文字更加容易让读者信服,给人一种真实感,所以编辑人员一定要慎重的选好图片,按照真实性、重要性和时效性的原则编排图像。导入优化是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明白新闻报道的大概内容,质量高的导图优化能够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做好新闻事件的导图,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历史背景+现在状态+发展趋势”的模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版式突破一定要在遵循规范实现创新,“静态式设计”和“快餐式编排”是两种比较简洁的版面编排模式,有着非常强的“快餐”效果,这与新媒体新闻报道的简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要求报纸编辑人员要跳出惯性思维,在原有的编排模式上更进一步,体现出报纸新闻事件编排的简约、大气和视野。
  2.2以报纸优势做好深度报道
  新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为了追求时效,忽视了新闻的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报纸媒体在解决发展瓶颈,寻求突破的过程中应当紧紧抓住新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的缺陷,注重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网络媒体记者没有新闻采访权,而报纸媒体记者则有,再加多数报业集团都属于党报集团,政治优势明显,并且拥有专业、严谨的采编队伍,能够直接和新闻事件人了解具体情况,与群众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获取大众的认同感。报纸新闻报道一定要充分利用上述优势,在新闻报道的时候避免单一报道,争取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资源的深度,提升报道内容的思想高度,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层解读和理性辨析。这样一来,读者在浏览新闻报道的时候,能够从中获取更加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读者能够变得更加理性,对事件背后的人和事看的更加清楚。
  2.3增强新闻图片时效性
  报纸新闻报道中,图片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媒体必须要新闻图片的时效性方面着手,提升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以2015年4月,江苏苏南地区多个城市遭遇冰雹袭击报道为例,无论是《新华日报》,还是《扬子晚报》,抑或是《苏州日报》和《常州日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新闻报道的配图中,都是以大图、封面等形式占据很明显的位置,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报纸媒体在编排图片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以大图、要图编排于重要位置,促进新闻图片在纸媒上的快速传播。对于日报和晚报而言,数字化的“快”使得图片受到的时效性要求更高。所以,对着这类纸媒的摄影记者而言,应当随时随地准备好相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在拍摄完球赛、晚会等活动之后,就应当在现场立即处理图片,通过无线网发回报社的图片库,让值班编辑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在第二天见报的时候新闻图片的新鲜性。   2.4借助新媒体整合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即受到冲击,同时也面临机遇。报纸媒体在寻求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合理利用新媒体,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其实,近些年来,纵观各地的报纸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改革的不再少数,并且成功的案例也比较多,各种手机报、ipad报、3D报等,但是这些绝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缺乏持续生存的能力。这就要求报纸媒体在实现电子报的时候,应当要强调二者的互补性,包括内容上、时间上、互动上的互补。另外,报纸必须借助新媒体来加强宣传,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当前,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公共平台成为了传统媒体寻求突破的突破口,通过这一途径,报纸媒体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增强,提前导图的模式能够激发大量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整个过程中,读者和报纸新闻从业人员的互动性也得到增强,媒体可以从交流中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读者也能够在互动中获取更多的资讯。这样一来,加强了新闻读者的凝聚力,同时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报纸媒体的影响力。
  3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生存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报纸媒体而言,要想在严峻的生存形势下寻求突破,就必须认清自身和新媒体存在的差距,分析自身拥有的优势,然后从提高报纸新闻事件的版面和编排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入、增强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以及借助新媒体提高影响力等方面出发,不断对新闻报道的结构进行优化,实现新闻资源的整合,使得报纸媒体能够在“夹缝中”实现更大、更快的发展,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蔚高升.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煤炭工业,2013,11:60-61.
  [2]李乔.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J]. 航天工业管理,2016,12:40-42.
  [3]邹雨婷.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2:203.
  [4]李慶生,何笃光.论做好环境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几个要点[J].北方环境,2000,03:25-42.
  作者简介:
  郎建强(1976.10—) ,男,浙江桐乡人,大专,初级记者。研究方向:媒体传播。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发光性硼络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可以作为鳌合配体的有机化合物,硼络合方法可以简单而有效地表现或增强其荧光性质。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含氮杂环的合成方法以及其作为鳌合配体的硼络合过程。此外,我们还对一些N,O-螯合硼络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我们对2-甲基吖嗪与芳基乙二醛水合物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具有α-羟基酮的含氮杂环芳烃进行了研究。该反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广
羟基磷灰石(HA)是构成人体硬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可作为骨替代和齿修复材料,但过低的机械强度限制了HA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类牙釉质HA纤维,并通过前躯体浸渗方法对HA的
多环化合物特别是杂多环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其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中,也应用于材料,农药等领域,因此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构建实用型多环化合物,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类卡宾串联反应,利用炔基键联的重氮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金属催化剂分解重氮基团生成第一个金属卡宾,并与炔基反应发生卡宾转移,在炔基的一个碳原子上,原位构建新的金属卡宾,再通过卡宾反应结
荧光成像技术因其具有干扰小、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学、药物开发等诸多领域,并在近六年内,该技术的相关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足以说明该技术的重要性,其中近红外荧光探针是荧光成像技术中的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理想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应该具有长波长的吸收和发射、高的荧光量子产率、高的光稳定性以及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目前,虽然有许多近红外荧光探针被合成和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