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内部控制》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为此,分析了目前内部控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构建网络课堂等方面提出了内部控制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内部控制;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52-01
  1 国内《内部控制》教改动态
  自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掀起了对内部控制的学习的热潮,各高校纷纷开始设立《内部控制》课程。但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教学改革的研究甚少,在期刊网搜索出的内控教改论文约10篇,且主要针对会计专业探讨内部控制的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基于审计专业的课程教改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2 《内部控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属于现代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要学会灵活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内部控制理论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由于《内部控制》课程具有涉及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理论较抽象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不易理解。
  2.2 学生的应用性较差,死记硬背内部控制条例
  《内部控制》课程是一门实务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往往容易进入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的误区。
  2.3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导,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内部控制》课程开设目的是基于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现状,旨在使学生在了解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基础上,掌握内部控制基本原理,重点掌握重要交易循环控制的设计内容,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服务,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之处。
  2.4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以期末考试“一锤定音”,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掩盖了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3 《内部控制》教学改革的思路
  3.1 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在《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方案设计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应用及内部控制评价。
  (1)内部控制框架是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讲授内部控制的起源、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理论。
  (2)内部控制应用是课程教学的主体,需要将课堂教学与实务训练有机结合。首先将学生分团队,每一团队负责一个业务循环,通过对合作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该业务循环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内部控制评价是对理论应用的进一步完善。将内部控制评价渗透于内部控制设计中,各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对合作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诊断出风险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3.2 改进教学方法
  《内部控制》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基于课程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自主学习。
  对于简单易理解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掌握,并通过试讲方式督促其自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学中除了查阅教材等书籍外,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以网站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发送到网上,通过论坛讨论或老师答疑等方式,第一时间找到答案。老师还可以将作业或试题发布在网上,让学生在线进行自我测试,通过自我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网络教学的运用,突破传统的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很好地解决了大学校园中教师与学生难得见面的现实问题。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不会灵活运用。教学中应使学生理解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初衷及所要求达到的内部控制目标。比如内部控制中的岗位分工控制,教师在讲授哪些岗位互不相容时,应重点解释如果不相容岗位未分离会导致何种弊端。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问题导向型”教学,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安排案例讨论课(积极筹备内控案例库建设),让学生分组讨论。每次讨论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事先拟定有一定难度的讨论题目,学生认真准备并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内部控制规范的理解,同时极大的激发起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
  在学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后,教师可依托教学与实习基地,组织部分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将参与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
  进行描述,查找内部控制漏洞及风险点,找出控制措施,提交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
  在合作单位的选取上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尝试阶段,由系里提供合作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及访谈;第二,拓展阶段,学生分团队自行寻找合作企业进行调研。
  3.3 完善考核方式
  《内部控制》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鉴于此制定本课程的考核原则: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综合应用能力,以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而言,强调实践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考核的重要性,加大实践考核的比例,总分100分,其中平时考核占25%,实践技能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45%。
  (1)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5%,主要根据学习态度、平时出勤、课堂讨论和平时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
  ①学习态度:占5%,即5分。师生根据每个同学对课堂和课程认知、成长进步、学习活动的参与度等给予评分。②平时出勤:占5%,即5分。缺课1次扣1分,3次缺勤取消考试资格;3次迟到算1次缺勤,9次迟到取消考试资格。③课堂提问:占5%,即5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随堂提问,要求学生作答。④平时作业:占10%,即10分。教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会布置若干次作业,包括案例分析、课堂小测试等等,所有的作业全部完成而且成绩在A等的计满分。
  (2)期末考核占45%,主要考核指标为理论考试,形式可以采取开卷或者闭卷测试,内容主要涵盖本课程所有的理论内容。
  (3)实践技能考核占30%,主要包括小组活动、实践调研等,如表1所示。
  4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积极构建《内部控制》网络课堂,将教学计划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件讲稿、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课后作业、实训案例等相关内容上传;公布与本课程相关的网址、校阅览室及相关杂志,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资源;并积极筹建在线测试、在线答疑模块,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思路,要求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安排案例讨论课,并依托教学与实习基地,组织部分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调研,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描述,查找内部控制漏洞及风险点,找出控制措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尉玉芬.沈春伟《内部控制》课程“落地服务”模式探析[J].商业会计,2012,(9).
  [2]王李.对《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0,(9).
  [3]陈碧霞.对《内部控制》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5).
其他文献
加强科技道德建设,克服学术界不正之风,必须深刻剖析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要充分认识科技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科技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自律",科技人员应把外部
近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又一次展开了逻辑观的大讨论,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派观点,认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种是现代派观点,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从逻辑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方案的确定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建立适应我国风电企业发展所需审计方案是审计界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信息化建设下审计方案确定过程中存在的
[目的]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铸件工艺技术参数的分析计算与动态模拟演示,预测出铸件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缺陷。针对具体问题与缺陷,对设计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
上半年,福建经济总体情况好于全国,好于东部,经济增长平稳趋升,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效益好于东部。但也存在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出口复苏前景难测,工业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目前
基于平安城市建设时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监控平台,以平安城市的基础——监控点位的选取为例,探讨平安城市建设布控的方法,以期得到建设较少点位,获得较好监控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