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步,而女大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常常被一些焦虑、胆怯等情绪所困扰,而对女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本文首先简述了体育舞蹈的产生及内涵,重点论述了体育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改革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超大信息量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女大学生。据统计,近五年内,高校中大约有15%-35%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问题被家长、社会、学校广泛关注。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能让女大学生在优美的身姿与流畅的舞步中愉悦身心,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改善了自己的心理认知,使她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靜、从容地面对与处理。
二、体育舞蹈概述
(一)体育舞蹈的产生
体育舞蹈发源于欧美国家,随着交际舞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也不断完善,在摩登舞中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1960年,非洲与拉丁美洲国家对当地民间舞进行加工形成了拉丁舞,包括五种舞步: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体育舞蹈在1994年正式被世界舞蹈组织命名。
体育舞蹈在上世纪30年代才流传到我国,当时却受到了我国封建思想的束缚。直到80年代,上海和广州的一些人开始学习体育舞蹈。1989年,我国成立第一个体育舞蹈组织,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1]。直到2000年,我国才把体育舞蹈正式归为体育运动,国家奥委会也正式承认了体育舞蹈组织。之后,体育舞蹈在各大高校乃至全体国民得到普遍开展,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体育舞蹈的内涵
体育舞蹈最早产生在宫廷、贵族,是上流社会娱乐、交际的方式之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舞种。例如,摩登舞的音乐是在激昂与性感中回荡的,其舞蹈动作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改变,而且衣着十分讲究,充分体现出欧洲地区男人的绅士与女人的温柔、妩媚。再如,拉丁舞的音乐充满热情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动作的配合显得舞者生动活泼。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舞种拥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显示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体育舞蹈的内涵是具有多样性的。
三、体育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舞蹈教学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某高校随机挑选了50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每周三次进行常规训练,每次大约一小时,持续20周。体育舞蹈教师在了解每位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下,为学生编制适合自己的体育舞蹈动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舞蹈教学的前后心理素质进行测评,检测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变化,得出的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所得出的结果都取均值,最后检测得出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体育舞蹈锻炼后强迫、焦虑、抑郁等心里状况有所缓解,体育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大学生的心理水平。
(一)促使女大学生自我评价,提升自信心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信心来体现,如果一个人认为自身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那么他一定是充满自信的,敢于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压力。女大学生很看重自己的外形,在学习体育舞蹈动作时,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柔韧度、耐力、协调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女大学生塑造完美的身形,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心[2]。体育舞蹈也能够帮助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培养其优秀品质。
(二)能够减轻女大学生压力,愉悦身心
舞曲作为一种音乐,同样具有愉悦身心、释放压力的作用。不同风格的舞曲展示着不同的舞蹈动作,在舞蹈动作的练习中,女大学生通过动作的展示,得到教师及舞伴的认可与支持。学生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变换自己的步伐,使其疲惫的内心得到缓解。由于学习压力与就业竞争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体育运动,能够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体育舞蹈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发挥了女大学生的特长,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愉悦了女大学生的身心。
(三)培养女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如今的女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家庭会对自己的子女听之任之,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其人际交往能力一半也较弱[3]。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这样就出现了更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对生活缺乏希望,性格孤僻。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让女大学生在集体场所中进行舞蹈锻炼,让她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同学之间的热情。虽然学生是来自不同专业的,但体育舞蹈是没有专业界限的。性格内向、孤僻的女大学生通过舞蹈练习,可有效改善害羞、脸红等问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让学生在无声的动作中交流情感,培养女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莉.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67-68.
[2] 殷惠娟.浅析体育舞蹈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蚌埠学院学报.2012(04):50-51.
[3] 莫冬丽.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干预的实验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02):45-46.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步,而女大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常常被一些焦虑、胆怯等情绪所困扰,而对女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本文首先简述了体育舞蹈的产生及内涵,重点论述了体育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改革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超大信息量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女大学生。据统计,近五年内,高校中大约有15%-35%的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问题被家长、社会、学校广泛关注。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能让女大学生在优美的身姿与流畅的舞步中愉悦身心,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改善了自己的心理认知,使她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靜、从容地面对与处理。
二、体育舞蹈概述
(一)体育舞蹈的产生
体育舞蹈发源于欧美国家,随着交际舞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也不断完善,在摩登舞中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1960年,非洲与拉丁美洲国家对当地民间舞进行加工形成了拉丁舞,包括五种舞步: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体育舞蹈在1994年正式被世界舞蹈组织命名。
体育舞蹈在上世纪30年代才流传到我国,当时却受到了我国封建思想的束缚。直到80年代,上海和广州的一些人开始学习体育舞蹈。1989年,我国成立第一个体育舞蹈组织,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1]。直到2000年,我国才把体育舞蹈正式归为体育运动,国家奥委会也正式承认了体育舞蹈组织。之后,体育舞蹈在各大高校乃至全体国民得到普遍开展,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体育舞蹈的内涵
体育舞蹈最早产生在宫廷、贵族,是上流社会娱乐、交际的方式之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舞种。例如,摩登舞的音乐是在激昂与性感中回荡的,其舞蹈动作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改变,而且衣着十分讲究,充分体现出欧洲地区男人的绅士与女人的温柔、妩媚。再如,拉丁舞的音乐充满热情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动作的配合显得舞者生动活泼。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舞种拥有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显示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体育舞蹈的内涵是具有多样性的。
三、体育舞蹈教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舞蹈教学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某高校随机挑选了50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每周三次进行常规训练,每次大约一小时,持续20周。体育舞蹈教师在了解每位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下,为学生编制适合自己的体育舞蹈动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舞蹈教学的前后心理素质进行测评,检测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变化,得出的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所得出的结果都取均值,最后检测得出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体育舞蹈锻炼后强迫、焦虑、抑郁等心里状况有所缓解,体育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大学生的心理水平。
(一)促使女大学生自我评价,提升自信心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信心来体现,如果一个人认为自身具有较高的人生价值,那么他一定是充满自信的,敢于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压力。女大学生很看重自己的外形,在学习体育舞蹈动作时,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柔韧度、耐力、协调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女大学生塑造完美的身形,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心[2]。体育舞蹈也能够帮助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培养其优秀品质。
(二)能够减轻女大学生压力,愉悦身心
舞曲作为一种音乐,同样具有愉悦身心、释放压力的作用。不同风格的舞曲展示着不同的舞蹈动作,在舞蹈动作的练习中,女大学生通过动作的展示,得到教师及舞伴的认可与支持。学生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变换自己的步伐,使其疲惫的内心得到缓解。由于学习压力与就业竞争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体育运动,能够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体育舞蹈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发挥了女大学生的特长,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愉悦了女大学生的身心。
(三)培养女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如今的女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家庭会对自己的子女听之任之,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其人际交往能力一半也较弱[3]。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这样就出现了更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对生活缺乏希望,性格孤僻。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让女大学生在集体场所中进行舞蹈锻炼,让她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同学之间的热情。虽然学生是来自不同专业的,但体育舞蹈是没有专业界限的。性格内向、孤僻的女大学生通过舞蹈练习,可有效改善害羞、脸红等问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让学生在无声的动作中交流情感,培养女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莉.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67-68.
[2] 殷惠娟.浅析体育舞蹈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蚌埠学院学报.2012(04):50-51.
[3] 莫冬丽.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干预的实验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