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修订版语文新课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一些方面加以强调。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眼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基础、用大量时间分析课文内容的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切实加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特提出改进教学的十点建议。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修订版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字词教学
修订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写字量做了调整,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表明,课标对学生识字和写字数量上的要求有所降低——由认识1800个汉字降到认识1600个,由会写1000个汉字降到会写800个。但质量上的要求没有降低。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
2.重视朗读训练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3.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4.注重语言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5.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根据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有3个: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要据此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做到以下三点:
1.明确核心要求和任务
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要求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做到熟练地拼读,而非直呼音节。直呼音节大体上要把400多个音节背下来,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不要提高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
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对此,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在出测试题时不能准确把握,偶尔会出少量的看字写拼音、看词语写拼音的题目。这形同要求学生默写音节,拔高了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容易导致教学的高要求、重负担。
3.注意汉语拼音的应用
修订版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教材的安排和要求,指导学生对要求认识的汉字进行整体识记并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对于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认识的汉字,教师一般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而要鼓励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自主识记。识字教学要重视和加强复习巩固的工作。小学生识得快,忘得也快。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识字,效果更好。有经验的教师,时常把学生刚刚认识的生字编成谜语、儿歌、顺口溜或一段有趣味的话,让学生读、记。这是很好、很有效的巩固识字的方法。
2.写字教学要遵循汉字书写的规律
由易到难、由独体到合体、由简单到复杂,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独体字的笔画、笔顺,主笔的占位与运笔;合体字的间架结构,笔画、部件之间的相离、相接、相交,是指导的重点。此外,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不断强调,直到习惯成自然。
3.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是修订版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思想。学生的识字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教师要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在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教师对此要多提倡、指导,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自主识字的平台。
四、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进行范读,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采取一听读、二试读、三评议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正确断句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在儿童阅读的初期,教师和家长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此外,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推进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开展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不仅使所教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稱职的教师。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修订版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字词教学
修订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写字量做了调整,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表明,课标对学生识字和写字数量上的要求有所降低——由认识1800个汉字降到认识1600个,由会写1000个汉字降到会写800个。但质量上的要求没有降低。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
2.重视朗读训练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3.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4.注重语言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5.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根据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修订版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有3个: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要据此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做到以下三点:
1.明确核心要求和任务
汉语拼音教学的核心要求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做到熟练地拼读,而非直呼音节。直呼音节大体上要把400多个音节背下来,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不要提高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
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对此,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在出测试题时不能准确把握,偶尔会出少量的看字写拼音、看词语写拼音的题目。这形同要求学生默写音节,拔高了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容易导致教学的高要求、重负担。
3.注意汉语拼音的应用
修订版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教材的安排和要求,指导学生对要求认识的汉字进行整体识记并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对于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认识的汉字,教师一般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而要鼓励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自主识记。识字教学要重视和加强复习巩固的工作。小学生识得快,忘得也快。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识字,效果更好。有经验的教师,时常把学生刚刚认识的生字编成谜语、儿歌、顺口溜或一段有趣味的话,让学生读、记。这是很好、很有效的巩固识字的方法。
2.写字教学要遵循汉字书写的规律
由易到难、由独体到合体、由简单到复杂,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独体字的笔画、笔顺,主笔的占位与运笔;合体字的间架结构,笔画、部件之间的相离、相接、相交,是指导的重点。此外,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不断强调,直到习惯成自然。
3.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是修订版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思想。学生的识字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教师要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在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教师对此要多提倡、指导,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自主识字的平台。
四、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进行范读,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采取一听读、二试读、三评议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正确断句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在儿童阅读的初期,教师和家长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此外,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推进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开展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不仅使所教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稱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