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总论:青藏铁路就要通车了,作为旅行者的我们恐怕关心的只是去往拉萨时间长短的变化,更多的人在想,终于有了轻松去往西藏的机会。 而对于藏区的人们,铁路从他们家门口经过的时候,给他们视觉和心灵上现在或是未来的冲击,远远不是我们这些身处内地的人们所能想到的。 青藏铁路,给青藏高原带来了什么呢? 青藏铁路不断挺进着,终于铺完了这由两条长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天路。 藏人们一直口耳相传着各种铁路的传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论:青藏铁路就要通车了,作为旅行者的我们恐怕关心的只是去往拉萨时间长短的变化,更多的人在想,终于有了轻松去往西藏的机会。
而对于藏区的人们,铁路从他们家门口经过的时候,给他们视觉和心灵上现在或是未来的冲击,远远不是我们这些身处内地的人们所能想到的。
青藏铁路,给青藏高原带来了什么呢?
青藏铁路不断挺进着,终于铺完了这由两条长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天路。
藏人们一直口耳相传着各种铁路的传说,前年说工地上挖出了如同卡车那么大的青蛙,今年又在议论一列运物资的火车在当雄念青唐古拉山附近栽到桥下那所谓的预兆。藏北草原上的长袖牧民提到火车的时候都在说“那个东西来了”,看着铁轨,他们相互交换会意的眼光,让进藏的我感受到藏人对铁路将至的心神不安。
没有人认为铁路是可以对抗的,所以更多的人是在考虑铁路通车后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因此拉萨到处都在兴建新的旅馆饭店,因为人们普遍预期会有大批藏外的人随铁路而蜂拥进藏。大批的青年旅舍在修建,明晃晃的新招牌远比老字号的吉日、八郎学大得多。N多的所谓背包客装饰的餐厅拔地而出,进出的冲锋衣裤把门口的风铃撞得叮当乱响。很多拉私活的青藏线的“头文字D” 开始疯狂地两头拉客,要赶在铁路通车前把钱赚足。而更多背着大包的人们也开始争先恐后地涌入藏区,体会着最后进藏的艰辛,从而完成都市人所谓的长途朝圣苦旅。
听说拉萨火车站周围的土地已经被抢购光了,而买地的人大都不是为了自己开发,而是相信地价会大涨,早早买下待价而沽。罗布林卡一带的新建别墅已经80万~100万的价钱。原本在拉萨属于规模很大的汽车运输企业,现在不跑运输了,因为铁路一通,公路运输就没有了前途,不如早点转型,利用原来停车卸货的地皮开始做房地产生意。就像格尔木这个地方,由以前的中转站变成了通行站,随着铁路大军呼啦啦地撤走,格尔木的朗玛厅和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拉萨一个青年旅舍的北京小老板的看法和大众的看法大不一样,他不认为通火车对发展西藏旅游是好事。原本西藏交通不方便,能来旅游的人不多,对保护西藏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有好处;同时那些有机会来西藏旅游的人也不怕多花钱,旅行团大都是所谓的“豪华团”,旅游业的利润简直是呼啦啦地圈钱。可一旦交通变得方便,大批游客涌入西藏,一是服务质量难免下降,二是收入却不见得增加。比如现在安排去阿里旅游的团队,全部日程是23天,如果将来火车通到阿里,几天就能一个来回,游客在西藏逗留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花销当然也会随之减少。
而拉萨一个家具厂的藏族老板对铁路通车会给生意带来怎样的影响不敢确定。家具不好运输,一方面他期待铁路可以使他的家具比较容易地销往内地,打开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相反的结果,内地家具大量涌入西藏,靠着便宜和样式丰富打垮他的企业。他在跟我喝酒时忧心忡忡,怀念他的那曲家乡,不断感慨:那么漂亮的草原被一条铁路活活割成两半,牛羊再也不能自由地活动,牧民只能赶着牛羊钻过铁路下面的洞,太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
其实火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实际发生的影响可能不会像他们担心的那么大。但是他们并不能由此得到安慰。铁路实际的作用有多大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它的存在成为一种象征—西藏将被巨大的外来力量彻底改变。这让藏人不知所措,又无能为力。但是铁路不由分说地冲过来了,从北京冲到了拉萨!
其他文献
旅途中的艺术品 毛毛的出现很偶然,我爱人还在上一所名牌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的时候,在夜市上发现了这只混迹于普通玩具堆里,但充满了灵气的小狗。从那时候起,我们俩从来没有怀疑过它(后来使用他)的身份,但仍然有40%的人不信他是一只小狗。他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五花八门熊、羊、牛、乌龟猪手机链……甚至还有蘑菇!其实他曾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他是一个喜欢旅行、善于旅行,并且能够在旅途中给周围人带来惊喜
徒步鞋的春季回归 一天24小时里,人有8个小时睡在床上。却有16个小时在为我们的安睡奔波,为此我们认为舒适的生活步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旅行来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的人们来说,普通的旅游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恶劣而艰险的环境往往意味着难得的体验和迷人的景色以及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历。而在泥泞的山路上,在布满碎石的旷野中,在终年积雪的山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标志是我们身着的种种与众不同
向导能给我们的行程增加多少颜色。 异域他国,那些因我们而忙碌的同行者,在湍流的水中,在林间秘径,或是通往山巅的栈道,他们周详、尽责 这也许超越友谊…… 尼泊尔,同舟共涉险 博格达 尼泊尔的向导具有世界一流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我们在博卡拉决定选择一家漂流探险公司,从水路去奇特旺皇家公园,想在体验刺激的漂流过程的同时,感受一番尼泊尔向导的旅游服务。 博卡拉是登山,徒步探险,滑翔,
荒原呈现给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极度荒凉和没有生命气息的。那种走向极致的荒凉就像风把地壳剥蚀干净后露出了地狱一样令人心惊肉跳。新技术的应用扩大了我们的视野,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一组阿尔金山—罗布泊地区的卫星照片深入地显示了这片极旱地带的地貌。摄影师们驾驶滑翔机进荒原去寻找生命的足迹,他们从高空拍摄到沼泽、湿地、湖泊和水鸟,收获了地平线上最丰饶的景致。极旱之地和绿色奇迹这两组照片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地点:阿尔卑斯山周边 VS 新疆喀纳斯 相似指数:★★★★ 相似点:雪山,高山湖泊,冰川,花海,当地老百姓的牧民生活,炊烟袅袅的小木屋。 阿尔卑斯大自然的宫殿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为4810米的主峰勃朗峰就耸立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西欧第一高峰。欧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都是在此,比如多瑙河、莱茵河等等。雪山、森林和流水是阿尔卑斯山最迷人的地方,也因此被
无论是在浩瀚的大自然中体验极限探险的乐趣,还是在林间郊外进行宜人的户外运动,为了让我们的读者玩得更加专业,更加尽情,《户外探险》杂志读者俱乐部组成了由资深户外专家、户外运动专家、人文地理学者构成的精英团队,定期在北京雕刻时光咖啡馆开展户外运动的专业讲座,我们一贯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努力传递乐观向上的梦想以及追求自由的价值观。 《户外探险》杂志读者俱乐部7月活动回顾 《户外探险》杂志
16部全球顶尖的户外影像荟萃 360分钟前所未有的精彩瞬间 7个国家最具实力的导演作品 60年来首度引入的影像盛宴 2010年1月16日~17日,全球顶尖的户外影像荟萃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展映——班夫山地文化影像嘉年华(BanesMou nIaln Film Fest JVal worId T0ur Chlna)在北京最具时尚气息的今典花园放电影院举行,户外爱好者和影像爱好者期待已久的最
策划 魏宇 冬的寒冷渐渐褪去,世界在悄无声息中涂染了一层绿这时,有花在绽放。
谢卫成,1999年开始进行攀岩训练,近十年的不懈拼搏,令他拥有全面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辉煌的战绩。他拥有国家攀岩一级运动员、国家攀岩教练员、国家攀岩裁判员的牌照,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攀岩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多次担任裁判员、定线员。 好吧,这次是哪位名人呢?我这样对自己说着,打开了他的命盘。反复琢磨之后,我发现他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与户外探险活动直接相关的体能方面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他的
讲述1924年马洛里攀登珠峰的电影《狂野之梦》将在2010年4月首映。这部由美国国家地理娱乐公司投资700万美元拍摄的电影拍摄耗费了五年时间。图为2007年,影片两位主要扮演者ConradAnker和Leo Houlding在珠嶂北侧路线穿着古老的登山服装模拟1924年的攀登。 班夫山地文化电影节致力于弘扬山地文化所蕴涵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综合山地户外文化活动。被世人认为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