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的普及给中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便利,老师应该在辅导中学生基于网络进行课外阅读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以及专注意识,注重方法指导,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外阅读水平。
  关键词: 网络 课外阅读 能力水平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言语积累和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这一过程中言语积累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语积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同时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中学生如果仅阅读每学期十几篇课文,就难以实现语文素养提升,只有拓宽课外阅读才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积累,热爱语文学习。传统课外阅读因为书价不菲,阅读时间不够灵活,阅读方式单一,不能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互联网的普及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海量的书籍资源,触手可及的阅读终端,使课外阅读变得非常便利。十几岁的中学生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没有很强的甄别能力,对充满诱惑的各种网络游戏没有很好的抵制能力,如何指导中学生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信息甄别能力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其网住了世界的各个节点,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有阳光的草地,也有阴暗的角落,十几岁的初中生大都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他们面对光怪陆离的万象时,难免不知所措,老师要能积极引导学生甄别信息,让他们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正确取舍,知道哪些是对人生成长有益的水肥,哪些是妨碍健康成长的毒药,老师要教导学生多渠道比对信息 ,到正规的官方网站进行课外阅读。初始阶段,老师不妨推荐部分网站供学生选择使用,鼓励学生阅读经过官方审阅的电子图书。
  二、强化学生专注意识
  初中学生只有十几岁,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被不相干事物吸引,很多网站提供阅读的同时夹杂很多广告,甚至黄赌毒,学生对各种网游诱惑缺少必要抵制力,往往会出现明明打开电脑看书,结果几分钟没看,跑去打了几个小时的游戏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培养学生专注课外阅读的意识,引导他们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游戏的危害,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必要的话老师可引导家长在初期进行陪同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在电脑上加装“绿坝”等管理软件,过滤掉不良网站和游戏。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阅读资源,如果不讲究阅读方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教会学生阅读是《新课程标准》赋予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课外阅读常用的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
  1. 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合文本特点、把握文章的中心句、词眼等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旋律,体验作者的情感。
  2.理清线索。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作者思路的体现,也是文章结构的纲领,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聚焦文本的脉络,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3.要点概括。对于一些故事性相对较强、结构比较清晰的文本,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概括大意、复述主要情节等训练方法,使他们掌握文本要义,获取应有知识。
  4.速读筛选。教会学生通过浏览的方式一目十行地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甚至可以使用网络搜索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全文搜索。如学生要搜集写“秋”的古诗,可以打开《全唐诗》电子书直接在阅读页面按“Ctrl F”进行搜索。
  5.品读内化。对于一些典范性文本,因其用词之新颖、语句之优美、构思之精巧对学生习作有示范性作用,对于这样的文本,教师要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品读,力求内化为自己的素材,学会作者行文技巧,掌握作者构思方法。
  6.笔记摘抄。大数据时代再多的资源毕竟还需要费时费力地筛选,如果能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把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做一个记录,把那些优美词句摘抄在一起,随时温习巩固或者需要查找无疑就是很好的选择。
  四、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毋庸置疑,课外阅读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语文成绩,但这一影响是隐性的,需要长期检查才可以体现出来,如果要持续课外阅读,那么课外阅读评价就必不可少,评价是学生以更饱满的态势投入到下一阶段课外阅读中的动力,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评价是灵活多样的。
  1.通过QQ群或者、网络聊天室举行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中指导学生交流网络阅读所得,要求他们向老师、同学推荐好书,老师积极参与发言,并即时点评。
  2.通過社区论坛展示读书成果,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读书博客,张贴自己的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比较大的读书网站进行论坛交流,既拓宽阅读视野又提升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合作创办班级阅读小报(电子版),帮助学生甄选稿件内容,引导学生定期举行同读一本书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读书征文活动。
  4.定期在班级内举行阅读知识大赛,通过网络工具,组织学生全员参与,阅读大赛内容根据班级所读书目编制,并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
  基于网络的开放阅读对中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老师只要能科学地组织作文,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硕.网络阅读对初中生语文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林朝辉.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 福州党校学报,2005(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处境越来越尴尬。文章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在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模式,以期《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 过程性评价 教学模式  一、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状
摘 要: 语文是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语文教学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暴露出来的问题,“五步四有”教学模式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深入了解它的作用,再具体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五步四有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课堂上学生缺少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成了很多教育工作者
摘 要: 文言文中实施“批注式阅读”,找准切入点是关键。恰当地批注切入点,有赖于师生与文本开展深入对话,教师对对话结果进行恰当的管理。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 切入点 方法与途径  “批注式阅读”作为传统而有效的学习、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减轻教师教授文言文的压力。然而在实施中,找准“聚焦点”、“突破口”、“执一御
目的:探讨Sox2和Oct4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组织芯片技术检测Sox2和Oct4在45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