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弹道导弹部队的发展及作战运用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作为我国南部近邻,曾宣称为世界第三大军事实体,其拥有着数量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但与其它国家军事力量相比,似乎在弹道导弹方面是空白,实际上其长期掌握着一支鲜为人知的弹道导弹力量,近年来随着卫星影像技术和网络资讯的发展,这支越南的所谓“战略”部队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的发展
  紧急装备的“飞毛腿”B 越南在长期的越南战争中形成了以轻武器为主的非正规作战样式,加之战后经济紧张缺乏资金,因此其长期忽视重型打击兵器的发展,特别是弹道导弹这样维护成本高昂且复杂的高技术装备,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越南认识到,必须建立成体系的作战系统,特别是像远程炮兵这样的远程打击系统。为此,越南在军属炮旅增编了BM21火箭炮营,军区直属炮旅(团)增编了BM13、BM14火箭炮营等,这一阶段越军编制了70余个炮兵旅(团)。虽然这些火炮型号繁多,射程也超出了原有的美军遗留的大部分型号,但是其仍难以发展战略作用,在越南部署较多的前线航空兵火力和炮兵之间留有较大火力空白。
  为此越南于1982年开始从苏联引进“飞毛腿”B型战役战术彈道导弹,这是一种在多个国家中使用并技术成熟的导弹,射程300千米,基本可从河内一线火力覆盖中越边境地带。1982年5月,越南以此装备成立380地对地战术导弹旅,并在两年后的1984年6月形成战斗力,进行了首次实弹打靶,在苏联顾问指导下3枚“飞毛腿”B全部命中目标。
◎ 越南早期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演练

  易货贸易的“飞毛腿”C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越南与周边国家在海上仍冲突不断,射程300千米的“飞毛腿”B已经不能满足越南的战略需要,而且“飞毛腿”B技术已老化,其平时维护性和战时反应性都难以满足要求。为此越南从90年代中期开始设法引进新的弹道导弹系统,但此时苏联已经解体,加之越南面临经济建设与武装力量发展的两难,而此时越南的战略盟友朝鲜正面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和国际社会的长期制裁,急需利用武器出口换取粮食等战略物资。1994年5月,越南军事代表团访问了平壤,同年11月,朝鲜代表团又回访了越南,这次访问后不久就传出了越南将用大米来交换朝鲜武器的消息。两年后的1996年12月,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托蓬率领代表团再次访问平壤,并正式签署了一份价值100万美元的防务贸易协定,这个武器交易以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越南使用大米付款。最终在1999年4月,媒体传出了朝越完成了“飞毛腿”C交易的消息,这批射程更远的“飞毛腿”C导弹大致是在1998年到1999年交付越南,替换了先前的苏制“飞毛腿”B,但仍有部分原来的“飞毛腿”B导弹服役,主要作为训练器材使用。
  升级中的“飞毛腿” 近年来,随着越南海空武器的全面更新,越南也急于升级弹道导弹这种“战略”武器。2009年2月,国际媒体曾传出越南和朝鲜商定升级“飞毛腿”导弹的消息,有消息认为越南可能引进朝鲜的“飞毛腿”D型导弹,这也就是朝鲜2016年多次试射的“飞毛腿”ER(增程)型,但是此后国际社会对朝鲜的贸易检查和武器制裁更加严格,越南逐步丧失了从朝鲜引进或升级导弹的可能。2010年7月,香港媒体报道俄罗斯正准备向越南出口“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证明越南已经升级原有的“飞毛腿”导弹力量,但从越南军事战略需求来看,其弹道导弹力量发展将是长期的任务。
◎ 越南电视节目中报道的越军弹道导弹地面起竖演练场景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的编制及部署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已经组建35年,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应该已经和其它远程打击力量磨合形成一定的作战能力,这从其编制和部署情况即可以看出。
  编制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隶属于越南炮兵司令部,该司令部下辖有45、204、675炮兵旅以及装备弹道导弹的第490地对地导弹旅。关于该旅导弹装备数量有多种说法。有按照苏联“飞毛腿”导弹旅的装备情况推测认为,苏联给越南援助了12辆发射车和数量不多的导弹,也有认为越南在1982年获得了4辆发射车和25发导弹,从越南在2013年和2014年两次公布的该部队训练视频和图像看,导弹发射车没有同时出现超过3辆,但鉴于该部队可能主要担负人员培养和技术维持,因此虽然装备导弹数量可能有限,但是部队编制应该仍是苏式构成。目前可以得到越南官方媒介确认的发射营有两个:1营和2营,其它可能是装备“飞毛腿”C导弹的部队或技术保障部队。
◎ 下面的GOOGLE地球卫星影像图中,两个红点处为越南490旅驻地,其依山傍水而建
◎ 越南电视节目中报道的越军弹道导弹库房内的导弹测试
◎ 越南电视节目中报道的越军弹道导弹进行弹体检测
◎ 越南电视节目中报道的490旅旅部外景,可见左侧旅部机关和广场侧面的警卫通信楼

  部署 鉴于第490地对地导弹旅担负战略任务,并直属于炮兵司令部,因此其没有明确的作战方向,部队部署也靠近首都河内,便于直接指挥和战略支援。利用越南电视台播放的该旅影像资料,结合GOOGLE地球卫星影像分析可以准确定位该旅驻地,经过与地面照片比对,可以在河内以东、海防以北的会宁地区一处河湾处找到该旅常住地和导弹部署地。从卫星影像看,整个驻地面积比较大,内部建设较为规范。总的来看,该旅部驻地分为管理区、工作区、训练区和保障区、生活区等几大部分。其中,管理区位于营区南部,有二层旅办公楼,楼前广场一侧应该是警卫和通信分队工作楼。工作区位于营区中部,最为明显的是中间的“品”字形操作楼。由于弹道导弹需要起竖操作,因此需要较为高大的建筑,而越南传统建筑通常较矮,因此越南工程人员专门设计了特有的品字形楼,两侧作为储存库或保障间,中间由工字钢支架搭起钢板棚,解决了导弹起竖问题。紧邻操作楼西侧的是从北向南排列的专用车库和弹库,车库北侧是较开阔的场地,从地面照片看,越军人员导弹室外训练和操作多在此进行;训练场北部紧邻开阔地的小型建筑,被土堆防爆墙三面环绕,这里应该是储存弹头等爆炸物或火工品的库房。防爆墙北侧经过一片开阔地有几栋大型厂房型建筑,这里应该是推进剂仓库和燃料槽车车库。在前面提到的品字楼北侧可以明显看到羽毛球场和游泳池,这里应该是生活区的娱乐场,紧邻的北侧有大量平房建筑,应该是一般保障车辆库和士兵宿舍区。从该旅旅部驻地部署看,专用操作楼和训练场的存在说明这里可能担负大量的导弹实装训练任务,而非战备值班任务,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作战值班部队在外部署和野战机动。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的现役及可能装备情况
  “飞毛腿”B 这是越南最早引进的弹道导弹型号,为单级液体燃料导弹,也是“飞毛腿”系列导弹使用最广的型号。其有三种状态,越南采购的应该是P17常规型,该型为苏联1958年开始研制,1962年装备陆军部队;导弹射程50~300千米,导弹长11.16米,弹径0.88米,翼展1.81米,起飞质量5.86吨,弹头质量989千克,命中精度600米,推进剂为硝酸和煤油,车辆为MAZ543底盘,车长13.36米,宽3.02米,高3.33米,装弹高3.67米。主要打击目标为敌方机场、导弹发射场、指挥通信中心、交通枢纽、兵力集结地、仓库等重要目标,配属集团军和方面军的战役战术导弹旅。导弹可从预先测定发射点位置的阵地发射,B型的作战反应时间为45分钟(从进入预测阵地到发射)或7分钟(从瞄准到发射)。导弹也可以从未经测定的阵地发射,但作战反应时间要长一些。配备常规弹头的“飞毛腿”导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在局部战争中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常规弹头的爆炸威力不大,有效杀伤半径较小。由于早期引进数量有限,加之服役时间在35年以上,虽然可能得到俄罗斯或朝鲜的帮助而继续维护,但从越南媒体一再披露的该型号导弹及部队情况看,其目前只是作为技术训练配套装备使用或开始转为象征宣传工具。
  “飞毛腿”C “飞毛腿”C导弹是苏联当初换用轻型弹头来增大射程的过渡型号。该导弹射程550千米,弹长12米,弹径0.88米,翼展1.81米,起飞质量7吨,弹头质量600千克,命中精度700千米。从越南战略需求看,其需要这种500千米以上射程的导弹来满足其对海上岛礁类目标的打击需要。
◎ 品字形操作楼内的发射车,旁边的桌椅说明这里主要进行教学
◎ 品字形操作楼内部,可见利用钢架支撑的建筑高棚

  “伊斯坎德尔” “伊斯坎德尔”导弹(北约代号为SS-X-26),是俄军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从2005年起俄军开始采购并在陆军中装备。“伊斯坎德尔”导弹为单级、固体燃料、全程制导导弹,导弹全长7.2米,弹体最大直径0.95米,起飞重量3.8吨,有效载荷380千克,车载机动发射。其有两个改型:出口型“伊斯坎德尔”E和本国使用型“伊斯坎德尔”M(也称为“投标”)。“伊斯坎德尔”E的最大射程为280千米,最小射程为50千米。“伊斯坎德尔”M的最大射程据信可达到480千米且仍有增加余地。目前尚没有俄出口该型导弹的相关报道,因此即使越南想得到此类系统也十分困难。虽然越南军事工业水平较低,但是其仍希望具备一定的自主导弹维护能力。据称目前越南经过努力已具备“飞毛腿”弹体的中修和大修能力,也开发出了与“飞毛腿”导弹配套的推进剂。
  越南弹道导弹部队的作战运用
  由于导弹采购数量较少,长期得不到补充,因此越南弹道导弹实弹发射次数十分有限,相关报道较为少见。从越南的战略需求看,其弹道导弹部队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 越南电视节目中报道的越军弹道导弹部队在训练场的起竖操作

  战略威慑和战役支援 越南弹道导弹数量有限,但由于其是越南地面部队射程最远的打击兵器,因此其是越南为数不多的“战略”威慑手段。由于其精度不高和弹头对加固目标破坏能力有限,更适合打击城市等面状软目标。越南地对地导弹490旅也称“边海防炮兵旅”,其前身为炮兵86团,主要担负战役支援任务,在对南部岛礁的火力支援方面也可发挥作用。其在越军多兵种合同作战中发挥着串联远程火炮和航空兵火力之间空白带的作用。目前越军的“飞毛腿”B型和C型射程为300到550千米。“飞毛腿”B通常配备两种弹头,8F44F为常规高爆弹头,8F44K为子母弹头。8F44K携带有42颗122毫米子母弹,散布面积在600米范围内。可见,越军弹道导弹部队有一定的远程压制能力。
  战场遮断 越南国家南北狭长,而河内以北山峦重叠,从北部进入河内后,河流众多,导致北部交通干线少而脆弱,因此战时即使机动到南方的導弹部队也可以利用射程优势,对北部交通枢纽,特别是进入河内的交通干线实施阻绝打击和封锁。与火炮相比,弹道导弹威力大,射程远,是实现越南“南攻北防”战略指导的重要手段。
◎ 越南电视台军事记者体验阵地测量操作

  战争袭扰 理论上说,“飞毛腿”导弹的准头很差,并不算合格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其采用“弹头弹体一体化”的单级设计,虽然“飞毛腿”具备机动部署能力且拥有300千米以上射程,但是其内部仅装有一个简单的制导陀螺仪,而且仅能在导弹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制导,也就是说仅能工作60~80秒左右。一旦发动机关机,整个导弹只能在没有制导的状态下飞向目标,打击精度较低。但是越南北部地带较为狭窄,而战役纵深又较大,战时越军“飞毛腿”导弹可对北方城镇和兵力集结区实施无差别概略打击,以袭扰封锁迟滞和干扰对方的支援和保障行动。
  总的来看,虽然越南弹道导弹部队规模不大,武器性能落后,但是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可能是突然和出其不意的,因此仍应高度关注。
其他文献
刚刚结束的国际军事比赛中,中国承办了4个项目的比赛,并全部夺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在福建石狮举行的“海上登陆”项目是中国首次承办,和其它3个项目一样,使用的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备。而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主战装备,05式两栖装甲车族受到了参赛各国选手的一致好评。首次驾驶05式两栖战车的俄罗斯参赛队员马也铁夫就说:“中国战车强劲的动力和先进的火控设备让人印象深刻。”这也表明,05式两栖装甲车族已
据埃菲社华盛顿2月29日报道,当日,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宣布,美军网络司令部正在对“伊斯兰国”组织(IS)展开攻势。这标志着美国首次承认在武装冲突期间实施了网络攻击。  此次对IS的攻击,美军网络司令部拟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降低IS的网上存在,使之难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煽动和招募恐怖分子;二是破坏IS的能力,即阻断IS武装人员之间的通讯、协作及其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资金源。最终如卡特所言,“使IS对
手榴弹一直活跃在现代战争中,包括20世纪中后期的越南战争,参战的美越双方都曾大量使用。而鉴于战场环境是丛林,交战形式非对称,双方还发展了更加复杂的“地道战”。
2011年9月15日至18日,天津滨海新区,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隆重举行。全球直升机“七巨头”齐聚展会;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携齐全型号亮相;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出动精锐编队进行精彩飞行表演。回首直升机发展历程,其作为武器的使用全部体现在武装直升机上。研制难度极大,由极少数几个国家垄断,组成“寡头俱乐部”。既要考虑直升机固有的结构设计难处,又要最大限度增强攻击和防御能力,可谓“树梢高顶不胜寒”。 
2012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八一”飞行表演队驾驭着新换装的歼-10战斗机,展示了全新的技术性能、军容风貌。国人对于飞行表演的关注和追捧,也日趋成熟和专业。这次航展,也是“八一”队与俄罗斯空军“勇士”表演队阔别12年后再度相遇。两强相遇,各有什么风采与绝活?“八一”队如何飞出国门,冲向世界舞台?详见本期专家沙龙《四菜一汤与干炒牛河》。
再回炮团  1984年4月28日14军40师收复了老山,4月30日我11军31师攻占了者阴山,完成了一七工程任务。7月中旬我们32师接替了40师的老山防御任务。我又随军部来到老山。就在几天前的7月12日,40师击退了越军的一次大规模反扑,炮兵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以快速准确猛烈的炮火击退了越军的大反扑,阵地前沿越军尸横遍野,此后再无较大规模的反扑。为了防敌贼心不死,我们一点都不能马虎,认真细致地进行
◎ 俄海军“德尔塔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模型。“大龟背”是其外部主要特征  《军事评论》网站自2017年12月19日起连载安德烈撰写的《俄罗斯海军悲观的未来》系列文章,一方面分析俄海军在落实《2011—2020年俄国家武器发展规划》过程中,究竟解决了哪些问题,并对所犯下的体系性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另一方面对俄海军落实《2018—2025年俄国家武器发展规划》的前景做以预测。◎ “德尔塔Ⅳ”级弹道导
在记者采访过的,现住在天津的西沙海战参加者中,尚万龙参谋是唯一一个转业后仍从事了一段军事工作的老同志见面伊始,尚参谋拿出一张天津和平区武装部颁发给他的奖状,获奖原由是尚参谋任武装部长的水泥厂基干民兵,在1984年全天津市民兵实弹射击中,获得14.5毫米高射机枪组第一名,我的采访也正式开始  光荣入伍  我是1965年3月从天津市建材局入伍的,那时还没取消海军服(1964年8月,贺龙提议毛泽东认可,
刘芳,兵器208所(轻武器研究所)高级试验师,从1958年到1998年退休,他一直在从事轻武器的试射定型工作,我军部队、武警、体育、外贸方面几乎所有的各型轻武器差不多都是经过刘工参与最后才定型投产的。刘工在与记者通电话时自豪地说道“几十年间我打过的各种枪弹、炮弹、火箭弹、枪榴弹等足能装满十个火车皮”。  当记者冒着凛冽的寒风,挤了两个多钟头的郊区长途汽车来到刘老家时,已经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2016年9月19日,美国谷歌地球卫星突然发布与台湾占据的太平岛有关的卫星照片,显示该岛西北海岸上出现楔入海里的大型水泥建筑物,主体是四块三爪状构件,它们呈半圆形环绕一处临海阵地。照片一经披露,负责太平岛防务的台湾“海巡署”随即表示该建筑物涉及军事机密,所以无法对外说明。可是越不肯说,就越激发外界的想像,当时就有人猜测神秘建筑物是是否为高炮阵地。当各界臆测差不多两周后,答案似乎揭晓了,9月30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