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存在着内容单一且枯燥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被动性,缺少思考的主动性。微课的优势在于时间虽然短但是内容非常精练,老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难点集中总结后,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将其融于微课中,从而满足教学需要,达到为学生提供良好教学体验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杨欣,宿城区洋北镇中心小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仅占据课堂时间少,还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它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微课可以带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来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就微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作用和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一、微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借助现代化手段,比如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将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老师可以利用微课集中丰富的知识,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进行互动教学。在课程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课过程中,老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多进行互动和沟通,做到及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对微课教学资源内容的分析。微课的适应性极高,具有动态的效果,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需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老师在教授“We Love Animals”这一课时,可以从时间控制、动作画面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制作微课视频,可以置入动物园的图片、每种动物的图片,或者有关动物园的英文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可以用“Who can tell how many kinds of animals there are in the song?”作为视频观后的作业。老师将“We Love Animals”制作成视频微课,作为导入课堂的一种方式,用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脚步学习新知识。由此可见,利用微课导入课堂,能够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英语课堂的活力,让学生更为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利用微课,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的适应性高且富有动态效果,可以顺应当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增强英语课堂参与性的效果。微课借助现代技术制作视频,文字和音频音效有机融合,将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完美的视听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微课将知识进行集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教学的互动,设计更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英语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利用微课就可以更加迅速地、更加直观具体地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理解单词的不同特点和含义,并通过微课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比如对in、on等介词进行学习,可以利用微课动画向学生进行演示,创建有关这些介词的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介词的含义和区别,从而达到词汇量的增加。再如学习“Weather”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更多有关天气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掌握外国人如何对天气的相关话题进行对话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提高。在观看之后,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练习,通过语言表达体会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巩固知识,方便后续学习。
  三、提升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从教育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知识和研究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兴趣都是十分关键的,兴趣也决定着一个人对于这一学科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要想让学生爱上英语,爱上学习英语,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从厌学困境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心理为主动心理,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 让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结语
  合理有效地利用微课,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运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建构知识框架引入学习内容;运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設置情境激发提高学生兴趣,运用微课进行课后巩固,达到拓展和丰富学习内容的效果。老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开发微课,让微课高效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萍.微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电教, 2016(12):40-41.
其他文献
【Abstract】With the focus shifting from the writer to the translator since 1970s, issues concerning about the translator have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
【摘要】微课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常客,正视微课的教学价值,积极对微课进行应用,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导入新的教学资源。但在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英语教学依旧存在着主题不明、教学流程混乱等问题,教学工作很难得到保障。教学中,笔者对主题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微课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式微课;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林天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这一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随行课堂”App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视听说课程;“随行课堂”App  【作者简介】何玮玮(1984-),女,汉族,甘肃陇南人,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英语思维,从而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发展。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能在各个环节深入思考,促进英语教学的高效进
【摘要】傅雷先生在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经过大量翻译实践的积累、沉淀和总结,傅雷先生提出了“神似论”,这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傅雷先生的翻译思想“神似论”“译者观”以及“读者观”。  【关键词】傅雷;神似论;译者观;读者观  【作者简介】倪萍(1993.08.17-),四川资阳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前言  巴别坍塌,
【摘要】张文质老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依据小学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受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的实践,以期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通过高考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一来,中职院校的生源就受到了阻碍。中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在進行中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也有待提高,所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近年来,教师发现行为导向法在中职英语中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行为导向法的概念、作用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策略促进行为导向法在中职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也必须要以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为了发展信息提取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与理解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杨丽萍,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谈到阅读,就不能不涉及阅读技能。从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
【摘要】长久以来英语都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并且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国际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对于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因此,小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更要全面落实好国家教育大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对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郭晓琼,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摘要】近年来,微课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大量推广微课教学,各级学科也都推出了“微课竞赛”。在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高校教育也开始引进了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始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整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会对微课的特点以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阐述,在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