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来改进3D塑形补片

来源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麻木疼痛少,已成为当前主流术式。然而资料统计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没有使并发症和复发得到彻底消除。通过分析腹膜前间隙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结构,得出当前3D塑形补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改进补片设计的方案。
其他文献
闭孔疝发病率低,仅占所有疝的0.05%-1.4%[1]。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9倍,原因是女性骨盆本身较宽,加之妊娠可导致闭孔管较男性宽大,易形成疝,尤其多见于消瘦体型的老年女性[2]
平衡计分卡财务维度在绩效评价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就利用这种评估方法分析研究某医院疝外科的财务绩效问题,简单介绍熵值法赋权的原理,通过熵值法对医院的二级绩效指标进行
患者男性,21岁,右下腹进行性长大包块2年余入院。既往因双肾萎缩尿毒症2年余前行肾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口服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甲泼尼龙+咪唑立宾,移植肾功能良好。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