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只热衷于打败人类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沃森打败人类的同时,也能助人类一臂之力
  只用了8秒钟,人工智能(AI)沃森就搞定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歌手鲍勃·迪伦。
  2015年10月,鲍勃·迪伦与IBM的高阶人工智能沃森聊了半分钟。迪伦扛着他的吉他,沃森则用IBM最新的认知计算机咨询单元。
  沃森以IBM首任CEOThomas J. Watson老沃森的姓氏命名,由一群旨在做到最出色人工智能的IBM科学家团队建造。他们要建造一个能够与人类回答问题的速度、精确度和可信度相匹敌的计算系统,并且使用最自然的人工语言来回答问题。
  迪伦被视为美国反叛文化代言人,他的作品一度成为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沃森用8秒钟的时间“读”完了迪伦穷其一生创作的海量歌词,并识别出光阴流逝和爱情消逝是贯穿大部分歌词的主题。快吗?不。沃森自称它每秒能“读”8亿页。如果以为它只是快,它会觉得受到轻视。沃森还会理解、分析、推理、自我学习,8秒之后,它告诉迪伦歌词背后的含义与主题之间的模式与关系。诺奖评委会对迪伦给出的颁奖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在通往伟大的路上,沃森的认知技术也许可以再助天才迪伦一臂之力。
  大多数人知道沃森,始于2011年。当时,它在美国热门电视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上战胜了最强的人类对手Ken Jennings。与迪伦聊天的那一次,Ken Jennings也被沃森叫去谈话。在智力问答题上打败人类已经不能满足沃森。在医疗领域,沃森也超越人类的顶尖团队。
  在癌症治疗,尤其是白血病治疗领域,东京大学医学院的实力足以傲视全球。2015年,医学院对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束手无策。持续半年的两种抗癌药物治疗不仅见效缓慢,还出现了败血症等危险症状。问题出在难以准确诊断其白血病类型。沃森上场后,花了10分钟学习2000万份与癌症研究有关的文献信息,然后分析该患者与癌症有关的基因信息,得出诊断结果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的继发性白血病,建议该患者使用其他抗癌药物。此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是,也有白血病专家表示有时候不会采用沃森的建议,认为沃森仍需要学习。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来说,首要的公益是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善待自己的员工。IBM计划从明年一月份开始,向所有身患癌症的美国区员工开放沃森,利用它找到行之有效的肿瘤药物和临床试验方法。
  IBM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已久,目前,IBM与MIT合作组建脑启发多媒体机器理解实验室,采用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分析音视频流数据,按照大脑神经网络的组织新建AI神经网络,通过多学科交叉来推进计算机的理解,目标是开发出模仿人类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认知计算系统,这种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残疾人改善生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也在水涨船高,人们也就自然对食品消费的要求增高。近年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存、关系到民族的崛起和发展,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为了人民的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市场发展,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几年关于乳制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而其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技术,用羧基化的CNTs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oly-p-phenylene-benzobisoxazole, PBO)纤维进行了表面接枝改性。通过CNTs辐照接枝,改善纤维表面光滑性和化
本论文选择不同构型和性质的金属离子与含N,O的有机羧酸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合成了系列d-f异核配位聚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和磁性性质。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探索不同
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AI)失控、机器人背叛人类一直是好莱坞科幻大片最钟爱的题材,大众与AI这个单词缩写第一次正面遭遇恐怕也来自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曾几何时,AI只是一个有科技感的流行文化符号,所有略显严肃的反思也仅仅局限于科技、哲学、科幻文学领域。回想一下上一次人工智能刷遍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版面、引发大众心
采用价廉的、可再生的生物质作为碳源,与其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葡萄糖酸亚铁为铁源,通过共同水热制备了磁性粒子均匀分散的石墨碳微球。通过XRD、TEM、TG、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性石墨碳微球直径为1μm,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磁性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碳微球的内部,磁性粒子尺寸约为20-30nm,并对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由于葡萄糖酸亚铁与糖类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在水热过
以最低的氟化单体含量,得到最优异的表面疏水疏油性及最稳定的表面性质,是氟化高分子材料设计的理想目标。在课题组研究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二嵌段共聚物(PBMA-b-PFMA)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论文首次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八酯-b-聚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BMA-b-PODMA-b-PF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b-聚甲基
以晶体工程为基础,以自组装为策略的配位聚合物和配位超分子化学是当前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设计合成不对称席夫碱配体,同时选用芳香羧酸配体,研究它们的配位反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等交流、个性化交流的传播方式。近年来,国内各家博物馆注重媒体宣传,并积极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