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之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3年新课改全面铺开,对新课改理念的探索和实施,在广大教师摸爬滚打中已十载,从方方面面都业已有了不小的成绩,农村小学这一块也在摸索中前进了一大截,从教学的理念和环节上都有了要接触的慢,接受的浅,再加上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方面面的不足,总体上来说新课改在农村的实施还相对滞后,存在着种种的误区和困疑。针对这一缺憾,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业已得出了一些浮浅的理论观点。
  一、多媒体设备给新课改实施注入了活力,但运用不够深入
  新课改重在以创新的手法、技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设备以其形象、直观和便捷性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活力。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在课堂的驾驭中只能靠教师的一支笔、一张嘴来渲染、启发。譬如语文教学中,对一些优美片段的赏析中,一些如诗的画面在传统教学中只能有教师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去想、去品,若碰上一个口才极佳的教师,通过主动的描述,学生也许会身临其境的欣赏一番,若碰上的是一个才能平平的教师呢?且在教育中多得的是平凡之师,而那种天才之师只能占一小部分。可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加入,效果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碰上上述情况,即使你是个平凡之师,口才不是太佳,有了多媒体设备,你也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欣赏一番,因为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那一切都会形象、直观、逼真的呈现在你眼前,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声有色,有情有景,这只需要你会操作点计算机而已。我们语文教师陈凯鑫和唐兴礼两位教师中进行了多媒体设备对比教学课。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陈凯鑫老师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明显高于不使用的唐兴礼老师那一组,且记忆时间长而牢。另外,对我们从兄弟学校也得到了相同的数据。这都足以说明多媒体设备给新课改的实施注入了活力。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研究中也发现在现今农村小学新课改的实施的一大误区:新课改等于多媒体教学。即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进行新课改,反之则不是。诚然,多媒体教学优点很多,也的确给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新课改的一种手段而已。
  另外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中,除了上述夸大其作用外,还有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制作过于粗糙。你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我就上网下载,照搬别人,依葫画瓢,课堂教学完全按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完全抛弃了教材,抛弃了学生实际,抛弃了教师自我。总上,笔者认为,多媒体设备的确有极大优越性,但必须是它作为教师教学服务,不是教师本人给设备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个性特色。
  二、远程教育资源开拓了教学视野,但利用不够充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老师也离不开广博的教学资源的支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小学缺少的就是丰富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远程教育网络的开通,解决了这一困难。
  我们都知道,要想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足够随心驾驭课堂知识储备。而远程教育网络上知识广博,更有名师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案例等,给农村教师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今农村各校都有了专人管理远程网络,并把优秀案例、先进经验交流和相当资源刻盘归档,应该是资源相当丰富。可现实是大多数资源却束之高阁,只有虫蚁问津。究其缘因有二,一是时间紧,无暇览阅,二是内容不符,与教学脱节。
  难道像李吉西之名流们就无心杂念,身无俗事吗?难道名师只有形式可学,没有精气神可猎吗?
  三、合作探究法架起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桥梁,但实施不够透彻。
  合作探究法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惯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是合作探究法的实质追求。教师实施合作探究法教学,必有一个前提:教师首先放下所谓的架子。这样一来,教师不再高高在上,的确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飞展示,也让学生的思维获得了个性的解放。从我校多次的观摩课、实验课的教学中以及联片的教研活动中,这点都有充分展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合作探究法也成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且深入人心。
  但有得必有失,在利用合作探究法的教学中,也浮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的做法。其表现有以下三种:一、合作探究漫无目的,教学环节模棱两可;二、合作探究没有主次之分,多抓浮浅易懂,难点、重点因不易明了而避之;三、为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只图热闹,纯为表演。
  四、教师是新课改的操控者,但综合素质极需提高
  从上面所研究的三方面上看,不管是多媒体设备运用,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不管是教学手段的采用,都离不开教学的掌控者——教师。课改最终是由教师来实现和完成的,设备、资源、手段都是为教师促进课改服务的,可在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课就讲的生动透彻、主次明晰,而有的教师讲的就枯燥无味、一团乱麻呢?这都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从上面调查中存在着多媒体运用不够深入、远程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和合作探究法实施不够透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实施新课改的方向对头了,但过程却过于粗糙了,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再者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迷失了自我,走上了人云亦云的道路,这关键是自己对新课改的理念不够深入,不够透彻,许多东西都流于形式。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须高于人,要授业业必精于人,要解惑须自己先无惑。现在教育理念也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须有一溪水,一河水。自己的思想中对新课改就一团浆糊,那么你的新课改的实施又岂会一轮明月照大江。
  由上所述,在现今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过程中,还有不少不足和误区。课改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大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新问题、新情况,但只要我们以不断学习为屏障,始终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研究分析,努力肃清偏颇,在课改的路上越走越深入,越走越辉煌。
其他文献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社会,要培养优质孩子,不仅要运用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更主要的是要有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其中“尊重”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
期刊
小学生的习作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低年级写话练习的基础上,三年级正式步入文章的写作阶段。  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
期刊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又有许多陌生而可爱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带着好奇与羞却,眼泪汪汪地打量着周围,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对孩子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个大转折,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作息制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于一身。在幼儿园则要与许多幼儿共同分享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以往独享玩具、食物的特权变成了与他人分享。在家中,幼
期刊
【摘要】在《纲要》中,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这一指导思想随处可见。我们根据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在实践《纲要》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关注生活捕捉契机,生成主题;体验生活,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师生互动,创设主题环境;家园合作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开展了贴近生活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广泛地认识了生活的丰富,更深刻地体验了生活的精彩,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命
【摘要】正虽然素质教育的提法引起很多争议,但其理念却得到多数人的赞同。而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在一类问题上,那就是:什么叫素质教育?怎么做才算得上搞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不解决,围绕素质教育的争议就不会结束,其实施也将无法走出困境。素质教育刚提出来的时候,不少地区和学校应该还算热情高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都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更明白教育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搞!一段时间以后,某些地区的素质教育典型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古代医籍和现代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涉及的中医方药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建立原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寻找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证治规律,为中
幼儿教育大纲并没有要求幼儿识字,而当今的很多幼儿园开设了识字教学,那么识字教学该不该哪?教育大家卢梭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斯宾塞也反对幼儿识字,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将读写算纳入幼儿教育,我国的幼儿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主张幼儿园应有识字教育。  我国自古就有“三岁开蒙”的说法,白居易五六岁就能作诗,李大钊三岁开始识字,当代四川的三岁孩子千让,每天都会手拿《成都晚报》津津有味的阅读
期刊
【摘要】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的主要活动,同时,也是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活动环节。好奇、好动、好探索是幼儿的特性,然而,幼儿年龄小,缺少知识经验,缺乏独立行为能力,在活动中往往对危险事务不能做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