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小板上蕲蛇毒相关受体分析
【机 构】
:
成都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 610041,成都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 610041,华西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广州医学院,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4年15期
其他文献
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单抗),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了218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提示CD33、CD13和CD15为AML的主要标记;免疫分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AML各亚型的鉴别。强调指出:在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时,CD33、CD13和CD15应联合应用。配以胞浆抗原的检测,将是AMIL和ALL鉴别时行之有效的髓系单抗选择方案。
本研究显示维甲酸(RA)能明显增加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前列环素(PGI2)的分泌与合成,此种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A作用24小时后可使TM及PGI2分泌较初始分别增加3~4倍及7倍左右。癌性促凝物(C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类似。对TM呈现抑制作用,对t-PA及PGI2则有促进分泌与合成的作用,其中以CP为明显。C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Mse I酶解分析,发现我国人群凝血因子IX(FIX)基因5'侧翼-698位核苷酸存在Mse I多态性,该多态性由83bp/58bp + 25bp组成。在受检的118个FIX基因中,二者基因频率分别为0.635和0.365,多态性信息量为0.463。此系我国人群中发现的第二种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有助于血友病乙携带者的检测及产前基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