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定西地区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探析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为背景,对我省定西地区几所中学的物理教学现状,包括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现状、中学教师的生存现状和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等方面,以问卷形式作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力求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定西地区;物理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改造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在教育行为方面都有了革新,新课程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教师教育行为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整个生存状态之中,是教师完整生活的积淀和反映。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存在状态。
  1.我们很多学校物理实验设备简陋,但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而我们很多教师,单纯枯燥的讲解,抹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当然还有部分教师基本功不过硬,也是学生厌学物理的原因。
  在调查中有85%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过于笼统,对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学过后很难应付考试。因此,在平常操作中,他们会根据旧教材把相关的内容一步到位的补齐。新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栏目只有在上公开课或上级领导来考察时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现象仍然较普遍地存在。
  在调查中有90%的教师反映:实验设备陈旧老化,且数量不够。新课程中要求的学生实验探究,他们几乎没有完整的让学生做过。对探究实验课,他们处理的方法是:老师提出探究课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探究方案,然后全班学生讨论各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实验仪器,老师作演示或让其中几位同学参与演示,否则只进行纯粹理论分析。因此,学生很难有过程性体验的学习。
  在调查中有68%的老师认为:新课改下,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教学方式是否多样,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较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些老师把物理课上成了师、生的表演课;为了增强师生的互动,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提一些显而易见的、学生不加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一片热闹,但无多少实际内涵。
  2.我们很多学校对现今的新课程改革有信心,64%的教师对课程改革充满了信心,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课程改革充满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本,理念新,顺应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教师说通过自己对课改理念的实施和践行,已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看到了教学效果,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课堂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改变了,教学成为了一种乐趣,教学成绩上升。对自己是一种促动,促进自己努力学习,更爱看书了,师生关系改善了,生活充满惊奇与创新。
  3.在我们的调查中,60%学生初中很少做实验,对许多常见的实验器材不认识。我们的学生表现出:对物理的感性认识没有,而初中生又缺乏理性认识,这样对物理就没感觉;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认为学习物理是空洞的,无意义的,厌学物理,成绩不好。也就是说学生自身要求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以至于不仅对物理厌学,而是厌倦学习过程。
  对于教师来说,课改以后教学负担加重了,工作时间延长了,经常为了分数,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更大了,备课时间变长了,操心的事更多了,更加感到紧张、压抑。中学物理教师更多的指出了课改对自己生存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更大压力。只有25%的人认为新课改对自己没有产生多少影响,看来,教师自己是肯定新课改对自己的影响力的,大多数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4.对我国教育的今后发展和现今正在进行的课改,40%的教师认为要多关注实践,联系实际,将课改落实到实处,少搞形式主义;28%的人提出要转变应试教育,积极进行中考、高考、教师评价考核等一系列评价制度的改革;12%的教师呼吁为教师、学生减负,降低教材难度,加强教材的知识体系;还有20%的教师认为课改要继续深入,进一步深化,要搞持久战,认识课改的艰巨性。
  5.新课程改革的到来,的确给教师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众说纷纭,它的确给教师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教师接触到了崭新的教育理念,使得许多的教师开始学会从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教学生活中,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尝试思考一些自己曾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在尝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而实践也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教师们初尝实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探究,我们认为:物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新课改下,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将各科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汇总,对其中涉及的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用药种类及严重程度、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等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抗肿瘤不良反应报告,多出现在老年患者中,抗肿瘤植物药、抗代谢药及抗肿瘤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63.41%)、神经系统(13.82%)和皮肤及皮下组织(7.32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
摘 要: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但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知识内容,并且,基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学生还应当提高学习能力,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并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不但要关注于教学结果,同时还需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问题。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本文就提出了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