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高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是如此。职高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使其成为学生们进入社会能有一技之长。因此,对职高学校学生们而言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更是尤为关键。
  【关键词】职高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9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的教育水平显得日益重要,对于职高学校的教师们而言,使学生们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实践应用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现阶段职高学校计算机课程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一方面,职高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知识比较匮乏[1]。另一方面,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认知有误解,大多认为计算机是游戏,社交的工具,而对计算机课程并不感兴趣。另外,学生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会合理的利用资源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也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这些都导致了计算机课程在职高学校难以开展,以至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一、职高学生特点分析
  1.起点较低,缺乏兴趣,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职高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低,知识水平有限,有的甚至都没有达到初中水平。职高的课程在困难程度上不比其他同类学校,但是涉及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对于使学生掌握是一个难点。而且学生整体的计算机素质较差,虽然他们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也只是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游戏、聊天感兴趣。加之缺少升学的压力,多数的教师在课堂上以知识传达为主要途径,忽视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自身的求知欲望,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规范自己的学习态度,十分影响学习氛围的营造。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并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2.学习目标不明确,严重缺乏自信心。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学习目的。有一些学生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经常面对的是别人的质疑,成绩不理想,能力低,没有前途,无所事事等话语严重的伤害到了学生的自尊,以至于有一些自暴自弃,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进入职高的确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2],但是因为缺乏能力基础,而且没有良好的知识功底,加上对自己抱以怀疑态度,使得做起事来畏首畏尾,把精力都放在了担心上,而未曾全力以赴。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鼓励这样的学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进而树立起榜样,对其他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善于自我表现,渴望被认可。
  职高的学生虽然理论水平或者成绩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并不是笨或者傻,恰恰相反,他们拥有着更活跃的思维和更丰富的社交经历。在与人交往方面特别喜欢自我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一点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学生们渴望被认可的这一心理,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并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由内而外的想提升自己,进一步得到别人的认可。
  二、提升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阐述了以上几个职高学校学生们的特征,不难发现每一节计算机课程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计算机课程本身较为枯燥无趣,不像其他的学科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所以如何提升职高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精彩实用程度是计算机老师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事业亦是如此,我们只要结合不同学生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总归会有一定的收获,结合我的教學经历总结出的针对如何提高职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1.营造和谐氛围,端正学习态度。
  环境改变性格,学习氛围如何也会影响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习惯。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的地方,也是教师与学生们交流和沟通的地方。职高的学生们散漫者居多,在营造氛围的时候[3],需要教师们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让他们感受到在被重视,使他们走出原有的认知模式,逐渐接受和认可老师的引导。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课堂奖惩制度来进行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使其对计算机实践操作的诱惑能够有效自控,端正学习的态度,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是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2.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程较为枯燥,理论多,实践性强,学生们难以提起兴趣,这对于职高的学生们来说更是不易。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心里状态及思维情况,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达形式,将死板的内容活化。利用网络流行的元素与学生们产生共鸣,使知识在传递的过程更为生动。在课堂上也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使他们强化理解课程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认可计算机的魅力,端正学习的动机,让他们增强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3.加强创新培养,树立学习自信。
  课上学习是有限的,课后自学是无限的。计算机课程是操作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们对计算机应用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网络及社交平台上,而忽视了计算机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通过计算机的课程,在课上更多的动手操作[4],课后更多的思考与创新是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基本的内容及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并加入实际操作环节让他们强化记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问题有一个求知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自信心也会获得提升。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关注和支持,通过掌握他们对于课程的接受程度和理解,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思维闪光点,树立其学习的自信。
  结束语
  在当前职高学校中,计算机专业是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们不仅要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位置,还要对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不断进行革新,采用科学的方法使课堂理论内容简化,丰富课堂纬度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其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以此为立足点更好的胜任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建军.提高职高计算机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233-234.
  [2]冯四海.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朴秀红.职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浅谈[J].信息化建设,2016(03):194.
  [4]杨建.职高计算机教学的三个关键点[J].赤子(上中旬),2015(09):294.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进入课堂时间还不长,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却博大精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语言艺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4
【摘 要】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因学习数学而建立起来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与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感作为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与运用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主的数学态度与思维感觉,是学生能否驾驭数学知识进而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教师在分析小学数感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感培养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的进步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慢性病增多,心理精神障碍增多,病死率降低,致残率增高,以及交通事故、工伤等增多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比赛得分高低决定输赢的竞技项目,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决定着比赛的最终结果,而决定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的最主要因素则是“投篮意识”。“投篮意识”的形成有它
大多数孕妈妈在怀孕初期会产生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害喜",这的确是孕育新生命的喜悦之余一种痛苦的体验,该怎么尽可能减轻这种痛苦呢?这就要在生活和心理上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湖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走访,分析了高校体育差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心理障碍,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差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心理导引途径
香菇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其鲜嫩爽口,香气宜人,营养丰富,被民间称为“山珍之王”。人们如此喜爱香菇,是因为香菇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体育作为贯穿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健康体魄的职责。它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它奠定了学生健康成长,从校园顺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高校体育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