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挖掘战争背后的技术秘密(上)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博物馆
  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从常规武器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烽火烟讯飞鸽传书到电台密码网络战争,人类科技进步在军事上往往体现得最为直接。有些技术甚至就是来源于军事用途,例如互联网技术和航天技术。
  略微遗憾的是,在军事博物馆,由于演绎难度、展示效果以及其他各种原因的限制,很多现代技术的应用无法被展现出来。但值得欣慰的是,依然有很多隐藏在战争背后的技术秘密被挖掘出来,展现在观众面前。
  笔者观察发现,军事题材的博物馆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这是因为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战争史,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乡村部落,回顾自己历史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所发生过、参与过的战争的顺序来讲述的。社会的剧变,往往也是因为战争所造成的;或者说,社会的剧变,往往会引发战争,而最终也是通过战争来平息这种剧变的。战争在人类的记忆中是最为深刻的印记,人类当然不会把它们遗漏,而是尽量完整地把它们保存在博物馆中。
  本期给读者介绍的,是两座关于海军的奇特的博物馆,其中一个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都不能叫博物馆,最多算是一座移动的博物馆。
  密西西比河边的露天潜艇博物馆
  首先推出的,是位于美国阿肯色州州府小石城密西西比河岸,一座以退役潜艇为核心的户外军事博物馆。
  沿市中心南行,跨过横卧密西西比河的步行铁桥,一艘长近百米的黑色潜艇静静停靠在岸边。在太阳的余晖下,潜艇泛着冷光,似乎能够让城市的喧闹一下子宁静下来。
  在空间的布局上,水岸军事博物馆以一个巨大的斜坡为主背景,让空旷的草坪足够开阔。以沿江步行道自行车道为分割线,将露天军博的主要展品集中到岸边。行道树也选择挺拔的品种,气质上与军博相吻合。
  展品的铺陈也非常讲究。竖立在核心的,是一挺3.5英寸口径加农炮,作为二战时期的中距离主力炮火,其被装备在多种军舰上。
  大炮旁边,陈列的是一枚MK-14型鱼雷,这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潜艇的主力鱼雷,发射量高达7800枚!
  向水面延伸的坡面并没有空置下来。舰艇的大型部件如铁锚、旋桨等经过保护性修复以后就散落性陈列在这个坡面上。
  沿坡面下行,就到了潜艇上。
  这艘名为Razorback的白鱼级潜艇实际上大有来头,从1944年4月正式服役到2001年8月退役,军龄超过半个世纪,不仅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和越南战争,还在1970年转手给土耳其海军,在黑海海域又服役超过20年,在冷战时期起到的对峙作用不可小视。
  退役时,小石城政府以37500美元的价格从土耳其海军回购了这艘曾经获得五星战舰(二战)和四星战舰(越战)荣誉的潜艇。绕过大西洋的长途旅程花费了超过50万美元的运费,好在这笔运费主要是由私人捐赠的,没有让纳税人负担。从黑海转运到大西洋,进入墨西哥湾,逆流而上密西西比河,达到小石城,其间的曲折更显其珍贵。
  以潜艇为核心的博物馆呈扇形向水岸散开,让周边的公共空间变得踏实厚重。鲜明的主题是公共空间具备独特魅力的核心要素。
  这种设计理念的成功之处在于,生动的战争主题与安静祥和的水岸空间形成反差,让人身处其中更加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北海探雷舰:移动的海上军事博物馆
  另一座博物馆实际上不能叫做博物馆,但由于其起到了博物馆所起的全部作用甚至更多,所以笔者很乐意把它叫做博物馆。
  这是笔者在挪威北海海域偶然的奇遇。
  笔者在一座隶属挪威海军的军港闲逛时,看到了一则告示。告示称,第二天下午将有一组军舰抵港,并且为公众开放两小时。
  这等奇遇当然不能放过。
  第二天,笔者按时到达军港,登上了这组军舰。
  让笔者深感惊喜的是,这是一组笔者从未接触过的探雷舰。
  挪威皇家海军编号分别为M341、M342和M343的这三艘舰艇服役时间仅约20年。这20年间,整个北海海域从未发生过任何战争,并且目前也看不出有任何战争的迹象,如此大规模的探雷舰有存在的意义吗?回答是肯定的。
  接受采访的舰艇军官告诉笔者,这是一种误解。他说,实际上,在军事上被称为探雷舰,在民用领域则被称为探矿船。而其原理确实是完全一样的。
  据舰上官兵介绍,在一战,尤其是二战期间,整个欧洲战场不知道扔下了多少颗炸弹,仅北海海域就多达数十万颗。所以探雷和扫雷的工作从二战结束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随着探测技术的进步,探测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提高,所以,雷是越探越多,并没有因为扫雷而减少。
  仅M341、M342和M343这个Oks?y级别(排水量约1200吨)的小编队,每年探出的鱼雷、炸弹就达数千颗。Alta级(排水量约2400吨)的扫雷舰随后跟上,将鱼雷、炸弹清掉,不仅能够减少海上作业的危险,还能为海上探测排除干扰,真是“军转民”最典型的范例啊!
  让笔者特别感动的是,这种多少带有军事目的的舰艇居然可以毫无保留地对公众完全开放,让公众了解海上探测所蕴涵的各类技术要素、装备条件以及海军的日常生活,的确起到了移动的海上博物馆的作用。
  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对现代博物馆的另类诠释呢?
其他文献
9月6日,由中国科协发起的中国流动科技馆第二轮全国巡展主场启动仪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本活动同时在黑龙江省、甘肃省、四川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地设有主要分会场,除主场和主要分会场的联动之外,全国共有23个省26个站点与主會场同时展开启动仪式。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等出席启动仪式。殷皓希望以第二轮全国巡展启动仪式为契机,科学谋划、开拓创新
针对某公司#3发电机定子在C修前的热态直流耐压试验中,发生C相绕组对地绝缘击穿故障,提出查找故障点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以期对同类水轮发电机组的故障检修有所帮助.
华润電力(海丰)有限公司,广东汕尾 516468  摘 要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源源不绝的电力,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动态等值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动态等值技术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本文具体探讨基于电力系统动态等值的人工智能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电
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地区(Yukon)分布着大面积的永久冻土层,其中埋藏的冰河时代动物的骨骼是研究古代生物DNA的重要材料。距今3万年前,地球正处末次冰期,育空地区气候变动频繁,年平均气温的波动幅度常常超过5摄氏度。在如此剧烈的气候变动中,冰河时代的动物们想要存活,就必须具备与环境变化一样快的适应能力。可是,那时的动物如何能有这么快的适应能力呢?因为按传统进化理论,DNA变异和自然选择显然跟不上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