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油画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情感表达的媒介。个性化语言特征明显的作品能够使欣赏者直观的感受到它的内涵和精神,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体现艺术创作的价值。因此要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探索形成个性化语言的主客观因素,把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艺术的理解通过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关键词:油画;个性化语言;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一、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含义及重要性
油画创作中的个性化语言是指艺术家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按照自己的艺术理念,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原理和技巧之后,为了方便与观者的交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文化内涵通过特定的题材、独特的构图、主观的色彩、特殊的笔触以及艺术家自己情感和意识的运用等表现在画面中,个性化语言不仅是技巧,而是艺术家主观意识后的产物。
从个性化语言明显的作品中能听到艺术家的心跳,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最富有表现力地呈现一位艺术家的内心真实,并通过画面展露给观者;其次,个性化语言往往具有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将人内在的潜能充分表达出来;再次,个性化语言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艺术家的思想上的独立性。
二、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形成的客观因素
受地域性的影響,环境有很明显的差异。古、秀、精、雅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婺源风光和信仰宗教的藏族人民都是极具地域性特色的。由于地域性的影响,艺术家创作的呈现不同的艺术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油画创作中会不自觉地带有地域性特色,呈现相对明显的本土化的地域性风格。
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根基不同,艺术家的感受也不一样,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这种民族烙印会深深的印在艺术家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创作。
红卫兵和工农兵美术、伤痕美术、星星美展、八五新潮美术和九十年代国内当代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时代影响着不同人的思想,激发艺术家的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
每个人都是独无仅有的,个性特质是先天因素,受后天环境影响,是藏在艺术家骨子里的东西,别人看不见摸不着,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支配是不同的,经过心理加工表现出异彩纷呈的作品。例如向日葵向梵高展示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张力,而对于一个喜欢静谧的艺术家来说,它也许是一种较为安静的形象。人的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对色彩比较敏感,有人对形式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刺激着艺术家的神经末梢,影响着个性化绘画语言的发展。
三、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形成的主观因素
心理学上说:“强烈的情感会使人们在分析事情的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急剧减弱,这时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会导致情绪激化,并且释放出想象机能。”主观情感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思想观念的折射。林风眠先生说道:“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然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是独立的、随性的,在艺术家追求个性化语言的过程中,直接的动因是自身情感的抒发。
题材内容在艺术创作中是艺术家的主观选择,是有意而为之,题材是表现自己观点的最好突破口,表达自我情感最有力的寄托,而这个题材往往会印上艺术家的烙印。比如莫奈的教堂系列、干草垛系列,塞尚的静物系列,米勒的农民题材,闫平的母与子题材,忻东旺的农民工题材等等。合适的题材让欣赏者理解作品寓意,艺术创作更易进行,艺术家的情感更容易表现出来,个性化语言也更易形成。
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形式是画面中的直接表现。构图是把画面当中的构成因素在绘画作品的整体构思与组合的思路下,形成有规律的美的位置安排。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中心的力量》中说道,“构图是创造一个自足的、平衡的整体的一种诸视觉元素的布局,它以诸力的构型反应艺术家陈述的意义这样一种方式的构成。形状的构图涉及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中诸元素的布局。”构图是一张创作中的重中之重,合适的构图能最大程度的符合艺术家的立意,会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脉络;艺术家通过视觉和大脑来整顿感觉,生成既有理性结构又有直观意味的创造性形象,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管是写实还是抽象或者其他表现形式,如果可以从现实实物本身中抽离出来,将艺术家主观处理获得的艺术形象赤裸在外边,展现给观者独特的造型形式语言,会最直接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个性;色彩具有象征性、抽象性和联想性,最能引起观者共鸣并进行情感交流的色彩是个性化语言形成中的关键因素。色彩能引起视觉的兴奋与心情的转化,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来创作出其他表现形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艺术家要有色彩想象力,伴随着自我艺术的理解,经过提炼、点化的情感色彩和自然色彩的完美结合,会产生独特视觉效果与感染力。
我们的眼睛要像我们的胃一样给它些好吃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启发,有助于拓宽想象力和表现力。艺术家的知识储备量越大,涉猎的范围越广,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越强,表现在创作上的个性化语言气质越明显。人文修养和审美取向越强的人能够让他表达的事物富有一种符合他艺术本质的特色风格。艺术家的才华有多大,他刻画的事物中就赋予多少个性化的特征。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家在对生活和艺术有着深切的认识和感悟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油画创作中的主客观因素并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对这些因素消化吸收后独辟新径,创作出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去体会和反思,否则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在作品中是按不到创作者的脉搏的。
参考文献:
[1].《艺术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著;李政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藤守尧 朱疆源 译,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7月第一版
[3].《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殷国明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关键词:油画;个性化语言;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一、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含义及重要性
油画创作中的个性化语言是指艺术家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按照自己的艺术理念,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原理和技巧之后,为了方便与观者的交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文化内涵通过特定的题材、独特的构图、主观的色彩、特殊的笔触以及艺术家自己情感和意识的运用等表现在画面中,个性化语言不仅是技巧,而是艺术家主观意识后的产物。
从个性化语言明显的作品中能听到艺术家的心跳,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最富有表现力地呈现一位艺术家的内心真实,并通过画面展露给观者;其次,个性化语言往往具有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将人内在的潜能充分表达出来;再次,个性化语言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艺术家的思想上的独立性。
二、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形成的客观因素
受地域性的影響,环境有很明显的差异。古、秀、精、雅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婺源风光和信仰宗教的藏族人民都是极具地域性特色的。由于地域性的影响,艺术家创作的呈现不同的艺术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油画创作中会不自觉地带有地域性特色,呈现相对明显的本土化的地域性风格。
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根基不同,艺术家的感受也不一样,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但这种民族烙印会深深的印在艺术家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创作。
红卫兵和工农兵美术、伤痕美术、星星美展、八五新潮美术和九十年代国内当代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时代影响着不同人的思想,激发艺术家的不同形式的艺术语言。
每个人都是独无仅有的,个性特质是先天因素,受后天环境影响,是藏在艺术家骨子里的东西,别人看不见摸不着,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支配是不同的,经过心理加工表现出异彩纷呈的作品。例如向日葵向梵高展示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张力,而对于一个喜欢静谧的艺术家来说,它也许是一种较为安静的形象。人的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对色彩比较敏感,有人对形式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刺激着艺术家的神经末梢,影响着个性化绘画语言的发展。
三、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形成的主观因素
心理学上说:“强烈的情感会使人们在分析事情的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急剧减弱,这时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会导致情绪激化,并且释放出想象机能。”主观情感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思想观念的折射。林风眠先生说道:“谈到艺术便谈到感情,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人类如果没有感情,自然也用不到什么艺术;换言之,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是独立的、随性的,在艺术家追求个性化语言的过程中,直接的动因是自身情感的抒发。
题材内容在艺术创作中是艺术家的主观选择,是有意而为之,题材是表现自己观点的最好突破口,表达自我情感最有力的寄托,而这个题材往往会印上艺术家的烙印。比如莫奈的教堂系列、干草垛系列,塞尚的静物系列,米勒的农民题材,闫平的母与子题材,忻东旺的农民工题材等等。合适的题材让欣赏者理解作品寓意,艺术创作更易进行,艺术家的情感更容易表现出来,个性化语言也更易形成。
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形式是画面中的直接表现。构图是把画面当中的构成因素在绘画作品的整体构思与组合的思路下,形成有规律的美的位置安排。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中心的力量》中说道,“构图是创造一个自足的、平衡的整体的一种诸视觉元素的布局,它以诸力的构型反应艺术家陈述的意义这样一种方式的构成。形状的构图涉及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中诸元素的布局。”构图是一张创作中的重中之重,合适的构图能最大程度的符合艺术家的立意,会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脉络;艺术家通过视觉和大脑来整顿感觉,生成既有理性结构又有直观意味的创造性形象,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管是写实还是抽象或者其他表现形式,如果可以从现实实物本身中抽离出来,将艺术家主观处理获得的艺术形象赤裸在外边,展现给观者独特的造型形式语言,会最直接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个性;色彩具有象征性、抽象性和联想性,最能引起观者共鸣并进行情感交流的色彩是个性化语言形成中的关键因素。色彩能引起视觉的兴奋与心情的转化,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来创作出其他表现形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艺术家要有色彩想象力,伴随着自我艺术的理解,经过提炼、点化的情感色彩和自然色彩的完美结合,会产生独特视觉效果与感染力。
我们的眼睛要像我们的胃一样给它些好吃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启发,有助于拓宽想象力和表现力。艺术家的知识储备量越大,涉猎的范围越广,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越强,表现在创作上的个性化语言气质越明显。人文修养和审美取向越强的人能够让他表达的事物富有一种符合他艺术本质的特色风格。艺术家的才华有多大,他刻画的事物中就赋予多少个性化的特征。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家在对生活和艺术有着深切的认识和感悟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油画创作中的主客观因素并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对这些因素消化吸收后独辟新径,创作出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去体会和反思,否则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在作品中是按不到创作者的脉搏的。
参考文献:
[1].《艺术的精神》/[俄]康定斯基著;李政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藤守尧 朱疆源 译,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7月第一版
[3].《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殷国明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