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家变的学生转化个案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小浩,初一下学期因为母亲的重病和病故,导致他从一个乐观向上,热爱运动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后来又因为爸爸在工作上的变故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导致他上了初二后脾气暴躁,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甚至在宿舍和同学起争执。经过和家长的多方了解,摸清事实,笔者明白了他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为此制定了各种方法: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一步步走出阴霾,重现笑容。
  【关键词】家变;根源;方法
  笔者在《发现台湾》一书中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河流有方向,就因为它有源头;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晓得要往哪里去。”万事皆有因,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出现,都有他背后的原因。并能根据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下面就以小浩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爱笑的学生突然不笑了
  小浩在初一刚入学的时候,是一个阳光爱笑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优异,但是乐观向上,酷爱运动,篮球打得特别好,喜欢讲笑话,是班里的开心果,到初一下学期的时候笔者发现他突然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同学们也反应他沉默寡言,不再和同学们打闹,也不再说笑话了,眉眼间时常是川字型,还经常在宿舍和同学起争执。
  二、多方查探,终知根源
  笔者发觉到小浩的变化后,特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去谈心,当时,他显得很拘谨,笔者贴心地问他:“最近怎么啦?怎么经常愁眉苦脸的?”“没,没什么,老师,真的没什么。”他遮遮掩掩地说道,笔者见他的状态如此,觉得从他的口中应该问不到什么问题,所以笔者就先叫他回去教室。之后,笔者特意找了小浩宿舍的同学,叫他们密切留意小浩在宿舍的表现。经过同学们的反映,小浩在宿舍同学聊天的时候不能提他的妈妈,一提他就很着急,而且马上变脸,难道小浩的变化跟她妈妈有关?当天下午,笔者马上给他妈妈打了电话,跟他妈妈提起小浩最近的表现,他妈妈沉默了一下说道:“是的,老师,我最近的身体不大好,可能让他担心了,麻烦老师你多帮我照顾他。”“好的,你放心,我会的。”挂了电话后,笔者脑海了出现了小浩妈妈的身影,对她最有印象的是在小浩的爸爸参加篮球赛的时候,她非常积极地参与全过程,几乎每场必到,清爽的短发和清瘦的身材让人感受到一股运动的气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上了初二了,开学初,偶然在一次校门口见到小浩的爸爸,笔者无意间提到,“怎么今天你来了,平时不都是妈妈来的吗?”他爸爸顿了一下,神情伤感地说道:“他妈妈走了,癌症,就在初一期末考试那几天。”
  从小浩爸爸的讲述中,笔者得知到了真相,小浩自小到大都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平时工作忙,都没多少时间理他。其实他本性胆小,正是在妈妈的影響下才变得开朗、乐观。妈妈的突然病危,让他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加上父子之间本来沟通就少,再加上为了给妈妈治病,经济上也出现问题了,爸爸在工作中也出现了变故,一下子那么多的变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让他一下子变得孤僻、多疑和冲动。
  当笔者了解了这一切后,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在同学提及他的妈妈时候和同学大吵,为什么会在刮风下雨的晚上听到阳台门响就会害怕地爬上舍友的床,为什么会在班里学雷锋的时候申请不去,为什么经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都不出门,小小年纪就遭受到了这样的家庭变故,这对他的内心是多大的煎熬啊,一个成年人都未必能够经受这样的打击,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三、对症下药,多方努力
  了解了小浩的遭遇后,笔者深深知道,家庭不幸的孩子,往往对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师爱虽不能代替父爱和母爱,但至少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情和暖意。这不只是一种爱的补偿,更是一种爱的启迪。一个感受到人世间充满爱的孩子,一定会走出心中的阴影,鼓起生活的勇气,乐观地面对现实。针对这个情况,笔者特地和班干部商量了一下,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主要分老师和同学,老师方面主要是和各科老师打了招呼,让他们多关注,作为班主任,笔者也经常找他聊天,鼓励他、安慰他。学生方面,笔者也私下跟他们说了小浩的情况,让同学们多加体谅和关心。
  恰逢在元旦晚会前,班里要组织节目,班长提议:“不如让小浩他们出个节目吧,我知道他平时喜欢唱歌跳舞什么的,既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还可以为班级争光!”笔者一听,这个主意不错,然后就组织文娱委员确定人选,确定节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笔者看见小浩找到了寄托,看见他每天卖力地训练,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元旦晚会上,他们的舞蹈《宠爱》轰动金山,一举拿下了一等奖。那一刻,笔者又看见了那个乐观、自信的他。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变了,变得自信开朗了,变得积极向上了,最重要的是他又重新变回那个阳光爱笑的男孩了。
  四、前行路上,不懈努力
  无法想象,像小浩这样的案例,如果没有教师及时、深入地去了解情况,而是针对他的落后情况一味地指责,批评,那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说不定他会去自暴自弃,甚至生无可恋。通过这个案例,笔者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住,当学生们出现问题后,一定要深入地去了解背后的原因,然后要根据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在小浩的经历中,笔者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笔者坚信,以后的育人工作中会越做越好!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与每个学生做朋友,这是当今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首要。教师要放下传统的教育,用心与每个学生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放下戒心乐于与老师做朋友。学生能够与教师推心置腹,师生关系才能够和谐稳定,有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良师益友;爱心   笔者二十六年的教学经验中,担任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会了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了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材因为受时空的限制,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叙事策略。生活叙事直接触及个体的人生经历、情绪感受、情感表达和成败教训,蕴涵着促进个体生命道德潜能实现的功效,其本身是深入挖掘个体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过程。本文对生活叙事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案例比较和示范,从有事可叙、乐于叙述、善于叙述等方面对案例进行了策略运用方面的提炼。  【关键词】道德情感培养;生活叙事;策略  一、生
“自主探究,生本高效”是目前在数学教学领域中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基于该思想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涉及课堂教学内容,该教学模式的设计符合学生在该年龄层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够进行自主性判断,迎难而上,该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到
【摘要】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劳动教育对学生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意志以及品德行为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品德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在基本原则方面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明确告诉我们劳动教育在立德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小学教育是初中甚至是高中教育的基石。因此,从小学生开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坚持开放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这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需要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更新教育
【摘要】健康的体魄是学生们积极生活和认真学习的基础,学生们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中,文化知识学习压力骤增,配合体育训练能提供解压方式和素质提升手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们主动参与度是体育课程高效展开的前提。学生们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影响师生配合合作水平,必然也影响整体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结合个人九年级体育教学实践,分析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为初中生身体素质教学提供参考讨论。  【
【摘要】幼儿阶段是我们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我们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我国也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工作。本文具体探究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同时还能够不断增强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通过阅读大量的读
【摘要】背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大环境下,通过背诵,且适当地使用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养;背诵  一、语文素养与背诵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出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
【摘要】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具体指导、作文批改没有实际效果。接着给出对策:通过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加强积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先“说”后“写”,转变批改形式,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几方面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真情实感;朗读语感;阅读积累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写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
【摘要】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全面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切实认识换位思考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抓住教育时机、模拟角色体验,全方位渗透德育,引导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