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研究进展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virus A,CVA)16型等肠道病毒引起.HFMD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多和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对于中国的儿童已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HFMD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多样,一旦暴发和流行将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国内接种的EV71灭活疫苗是有效防控HFMD的措施之一,但该疫苗仅能保护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目前,国内外在研发其他种类的HFMD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现就中国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HFMD疫苗的研究作一概述.
其他文献
食药用真菌多糖是食药用真菌的主要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可以从多层次、多靶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被认为是一种天然免疫调节剂.此前食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集中在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它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恢复机体对肿瘤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监视能力,提升机体对肿瘤微环境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进而达到充分发挥其抑制和杀伤肿瘤的功能.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也发现食药用菌多糖可以正向调节肿瘤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促进免疫细胞浸润到肿瘤微环境中帮助机体识别及杀伤肿瘤细胞,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状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F蛋白融合前、融合后构象及其三聚体;比较不同细胞表达的融合前RSV F蛋白(Pre-F)的活性.方法 分别构建和制备含有Pre-F和融合后RSV F蛋白(Post-F)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Xten293或者XtenCHO细胞后,收获上清进行蛋白纯化.然后,利用融合前特异性抗体D25和AM14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对纯化后的RSV F蛋白进行融合前、融合后构象验证和聚体分析,并对不同细胞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