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使音乐教学的质量、效率等得到很大的提升,因为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准确性、刺激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让学生对多媒体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极大地促进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提升。笔者就音乐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音乐课程是一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音乐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进行的是一招一式的教学,采用过于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材一板一眼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音乐课程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阻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同学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興趣,这对同学们学习音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手段等获取丰富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音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形式,获得很好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对新颖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把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而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音乐学习就需要老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究。例如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在同学们之间了解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然后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这种风格的音乐的相关知识,并找一曲最具代表性的这个类型音乐的歌曲,等到上课的时候把课前做的准备工作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到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音乐,肯定会对这节课的教学感兴趣。这种方式还能增加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拉近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能增强课堂活跃度。除此之外,老师在音乐课上不要只是一味地一字一句教学生唱歌,可以在课堂上用网络给同学们展示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询问同学们的意愿,如果有同学愿意的话,可以让同学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当下所学音乐风格的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分享给老师和同学。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只要音乐老师用心,就会发现很多音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网络等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以及音乐的视频等,利用信息化的真实性、直观性,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对音乐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青春舞曲》时,可让学生先听一段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然后判断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等学生说出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其歌曲情绪是活泼欢快时,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展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特色、民族习俗、地方标志性的建筑等,然后再欣赏《青春舞曲》,通过聆听、歌唱等方式,对歌曲进行较为深刻的了解。然后再向同学提问,让同学们结合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回答,该歌曲的速度、节奏特点和情绪分别是什么样的。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对音乐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了解其地方的生活文化,民族习俗等,从而了解歌曲的意义,这样对音乐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一个先进的教学过程,对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器材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婆娑舞姿》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几部舞剧,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观赏,课堂上,先进行提问,同学们对舞剧了解多少,通过对同学们对舞剧的了解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对同学们了解的不足及时作出补充,然后放映选取的《天鹅湖》,让学生自行欣赏,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谈谈什么是舞剧,舞剧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其表演特点是什么?最后再教师给同学们详细解释何为舞剧?舞剧发展的历史,舞剧的表现形式等。然后让同学们在课下分组自己组织一个舞剧,可将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构想等全部运用到小组的舞剧中去,然后教师组织一次小型的比赛,看看哪组的舞剧效果好,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学会欣赏,观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宽学生的学生的视野,不把学生的思想局限在唱、听环节,对提升学生素养、品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产生对音乐情感的共鸣
音乐是心灵的启迪者,只有从内心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对音乐的感触才能更深,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的共鸣,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在《红色娘子军》一课中,教师先对剧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欣赏选取的两个片段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乡亲们慰问红军的视频,让学生融入到舞剧中去,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娘子军所处的环境中,和娘子军一起经历着所有的事,听到《娘子军连歌》,同学们无一不被这激昂的旋律所感染,被娘子军连队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折服,让同学们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了解音乐。
五、结语
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更加出彩,也让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能唱、会听阶段,让音乐与心灵产生共鸣,让音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永超.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导学,2016(24):75.
[2]夏彩云.初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6):68.
[3]黄伟.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165.
【关键词】音乐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音乐课程是一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音乐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进行的是一招一式的教学,采用过于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材一板一眼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音乐课程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阻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同学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興趣,这对同学们学习音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等手段等获取丰富的音乐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音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形式,获得很好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对新颖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把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而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音乐学习就需要老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究。例如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在同学们之间了解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同学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然后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这种风格的音乐的相关知识,并找一曲最具代表性的这个类型音乐的歌曲,等到上课的时候把课前做的准备工作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到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音乐,肯定会对这节课的教学感兴趣。这种方式还能增加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拉近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能增强课堂活跃度。除此之外,老师在音乐课上不要只是一味地一字一句教学生唱歌,可以在课堂上用网络给同学们展示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询问同学们的意愿,如果有同学愿意的话,可以让同学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当下所学音乐风格的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分享给老师和同学。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只要音乐老师用心,就会发现很多音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网络等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以及音乐的视频等,利用信息化的真实性、直观性,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对音乐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青春舞曲》时,可让学生先听一段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然后判断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等学生说出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其歌曲情绪是活泼欢快时,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展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特色、民族习俗、地方标志性的建筑等,然后再欣赏《青春舞曲》,通过聆听、歌唱等方式,对歌曲进行较为深刻的了解。然后再向同学提问,让同学们结合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回答,该歌曲的速度、节奏特点和情绪分别是什么样的。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对音乐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了解其地方的生活文化,民族习俗等,从而了解歌曲的意义,这样对音乐的了解也更为深刻。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一个先进的教学过程,对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器材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婆娑舞姿》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几部舞剧,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观赏,课堂上,先进行提问,同学们对舞剧了解多少,通过对同学们对舞剧的了解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对同学们了解的不足及时作出补充,然后放映选取的《天鹅湖》,让学生自行欣赏,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谈谈什么是舞剧,舞剧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其表演特点是什么?最后再教师给同学们详细解释何为舞剧?舞剧发展的历史,舞剧的表现形式等。然后让同学们在课下分组自己组织一个舞剧,可将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构想等全部运用到小组的舞剧中去,然后教师组织一次小型的比赛,看看哪组的舞剧效果好,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学会欣赏,观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拓宽学生的学生的视野,不把学生的思想局限在唱、听环节,对提升学生素养、品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产生对音乐情感的共鸣
音乐是心灵的启迪者,只有从内心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对音乐的感触才能更深,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意义。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的共鸣,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在《红色娘子军》一课中,教师先对剧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欣赏选取的两个片段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乡亲们慰问红军的视频,让学生融入到舞剧中去,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娘子军所处的环境中,和娘子军一起经历着所有的事,听到《娘子军连歌》,同学们无一不被这激昂的旋律所感染,被娘子军连队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折服,让同学们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了解音乐。
五、结语
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更加出彩,也让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能唱、会听阶段,让音乐与心灵产生共鸣,让音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永超.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导学,2016(24):75.
[2]夏彩云.初中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6):68.
[3]黄伟.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