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养性寿自长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的退休教师钟华今年已是80岁的老人。笔者采访时,恰逢老人正在摆八旬寿宴,家里亲朋满座,杯中好酒不空。老人轻呷慢品,喜不自禁。老人对健康长寿,知行合一,颇有心得。
  他认为,做人应心态平和、宽舒,大喜大悲、大忧大怒都不利于健康。有人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就愁肠百结、寝食难安,到头来问题没有解决,还弄了一身病。不论是青年、壮年还是老年,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恣意任性。每当要“勃然大怒”或“欣喜若狂”时,应力求自我克制。随后,老人起身把我引进了他的卧室。室内陈设极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一把凳子,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堆堆的书籍。老人有较深的文化修养,他指着墙上贴着的“制怒”两个大字说,这两个字伴随我七十多年了,它经常提醒我节制发怒。
  接着,老人旁征博引,强调精神修养的重要性。他解释说,养生有五难:“一为名利不正,二为喜怒不除,三为声色不去,四为滋味不绝,五为神虚精散。”老年人要善于养性,注意精神修养,做到心境宽舒、坦荡无忧。
  老人门前有个小园子,一边种有辣椒、茄子等蔬菜;另一边种有枸杞、百合等中草药。尽管老人已过八旬,但每天都要伺弄园子大半天时间。每当收获时,老人就有了战士在战场上胜利时的喜悦,精神为之升华。
  老人生活很有规律,一贯坚持早睡早起。每天5点起床,在小园旁做运动:深呼吸,跑小步,还到别处去走走,而今改成走小步。老人晚上喜欢看电视,特别喜欢看新闻联播和一些动画片,或者邀请几个朋友一块儿聊聊天。晚上9点钟,用热水烫过脚后上床休息,从不失眠。他说:“失眠的祸根是胡思乱想。傍晚安神悦志,睡前静心止怒,就能一觉到天亮。”老人主张锻炼,但更强调运动顺应自然,不强迫去做某种运动。
  饮食上,老人很随意,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营养保健,只是注意饮食的荤素、粗细粮搭配而已。老人不抽烟,稍喝点儿酒,特别爱吃新鲜蔬菜。
  他的家人说,老人吃饭讲究不多,几乎是我们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从来不挑食。老人还说,不论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小孩,都不要吃得过饱,好东西不要吃得太多,否则影响肠胃消化,神态也会懈怠。
  老人爱好广泛,他说:“兴趣,能给生活带来愉悦,能促进身心健康。要做到老有所乐、健康长寿,就要主动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酷爱京剧,几十年来不仅与众多的京剧爱好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己也能唱上几嗓子。他说唱戏是对精神很好的调节,累了唱几句可以缓解疲劳,高兴时唱几句便是情绪的宣泄。他认为唱戏就是练气,气顺了,人体的经络就会被调整通畅。老人还爱好书法,认为练书法就是练心,写字时放松身心,神情专注,动静兼备,与太极拳异曲而同工。书法可凝神虑心,进而物我两忘,杂念不起,是上乘的修心方法。
  老人随和、开朗,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有的从百十里路赶来,就是为了找老人聊天。乡里人遇事总爱找老人说说。老人说,一次倾心的交谈,是将压抑、孤闷之浊气一吐为快。既调整了心态,又激发出和谐的精神能量。
  老人如今是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能持之以恒,会使血糖逐渐下降,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结合力,增强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专家给予以下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糖尿病患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包括糖尿病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以及性别、年龄、体重、平
近年来,随着白光LED的发展,应用LED光源来设计汽车前照灯已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汽车前照灯的光学特性光学设计原则、光强分布和集中性的要求,以及驾驶安全和客户需求,同时通
人到老年,是服老还是不服老?对于这个问题,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一种回答是:人老要服老。他们认为,人老了,体力衰弱了,精力不行了,毛病多了,不中用了,所以要服老。在行动上,则不做稍难稍重的事,不参加运动量稍大的活动。在思想上,则认为“老有所为”、“焕发青春”之类的提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种回答是:人老不服老。他们认为,人老了,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仍然可以像中青年人那样,勇挑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