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试题总体评价
2006年南通市中考英语试卷结构、题型、试题分值等与2005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但试卷仍从本市教学实际出发,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题型也多样化,分值分布较为科学合理。一方面重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考查,另一方面又重视考查了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 各大题型评述与分析
1. 听力测试。
2006年听力测试不作专项测试,这种导向在英语学习方面将会影响学生获得英语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能力,因为听是说、读、写三项技能提高的基础。
应该知道,教学中不可忽略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听力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语境和意义做出准确反应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单项选择。
2006年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测试重点为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基础语法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际用语等。其主要特点是:①突出对动词的考查。着重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动词固定词组、以及词组辨析,同时也对宾语从句进行了考查。②重视语境的设置。将基础知识放到设置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题干一般是一个单句,或是两个连贯的句子,或是一个来回的对话。它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这个导向。考生只有在解题前理解题干的正确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捕捉暗示信息,分析比较、排除干扰、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的答案。③单项选择中注重了日常交际用语的考查,增设了情景交际题型。
由此可知,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复习,突出时态、语态、从句、词汇等的专项训练,语法规则要精讲精练,词类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平时练习时,要努力引导学生分析答案是否合乎语境,合乎常识,合乎英语语言习惯,不能死抠语法教条,以提高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完型填空。
2006年共设15个空,短文都不到250个单词。短文的难易程度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贴近生活,信息量大。“挖空”独具匠心,有语意的理解,也有功能性的空格,它是考生在中考英语试题中失分较多的一题。
2006年主要考查点见下表:
可以看出,2006年着重考查了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检测了考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2006年考点分布合理,试题突出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类语篇理解中信息词的考查。
4. 阅读理解。
全卷共有4篇短文,共15小题。短文选取题材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时代特点,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短文在英语测试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围绕前四项阅读技能命题的,阅读技能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词语本身或上下文确定词语的意思;(2)对事实和细节的正确理解和记取;(3)找出篇章的主题大意;(4)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2006年阅读技能命题设计较合理。
可以看出,阅读理解命题有直接的,也有推理的;有归纳的,也有细节理解的;有推测词义的,也有确定标题的;有归纳中心的,也有推断结论的;更有判断作者意图的等。做好阅读理解测试题,要求考生需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较高的阅读技能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5. 词汇。
词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满分15分。无论是单词还是词形转换,都要力求把握一定的语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以往的练习较为直接,重形式轻意义。2006年在题型上有较大改变。要求学生力求把握一定语境,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着重考查在特定语境中做词形、词性的变化。如:
2006年B)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forty, you, cloud, fast, bookshelf
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It'll be cloudy.
2. On her fortieth birthday,her husband bought her a new car as a present.
3. Mike,don't swim in the river by yourself.It's very dangerous.
4. He is the winner.He runs the fastest of all.
5. There are quite a few bookshelves in our reading room.We can choose any book on them.
此题要求考生在句意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词再用其正确形式填入句子。较好地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可以看出,词汇应在有意义的句子或情境中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6. 短文改错与补全对话。
短文改错是考查学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检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较低。短文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错点能反映学生学习中常出现的薄弱环节。错误类型有三种:错一词,多一词,缺一词,考点不设标点符号,大小写,拼写方面的错误。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只有一个错误,每题错误及答案均为一词。中考答题考生若在某题的符号或内容上有一项出错,即视为全错。对考生在做短文改错时标“符号”必须注意规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质量。而2006年新增设题型补全对话有五个空白,给学生七个选项,从七个里选五个来填。它既能以笔头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补全对话空白时又能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对话填空题型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7.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一项能充分体现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的题型。它的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06年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假如你是王林。你所在学校的“爱心俱乐部(Helping Hands Club)”将吸收新会员。你想加入该俱乐部,请根据下面表格和图片的内容,用英语写一封自荐信。
要求考生根据表格和图片内容提示写一篇70词左右加入“爱心俱乐部”自荐信。该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源于新材料,考查了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做事,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半开放的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表格和图,把握要点,又要求考生理顺顺序,选择句式,组织语言,最后表述。
书面表达题的命题题材内容接近生活,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对今后命题趋势预测
2007年将是我市乃至全省大部分地区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中考。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2007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向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变化:
1. 增加开放性试题。
试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使各层次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题型文体将会多样化,阅读理解题型将会有客观题(选择题),也有主观题(非选择题)。
2. 增加语境化试题。
语境化的设计把语言形式、意义和运用结合起来的试题会更多。短文改错题型将会淡出试卷,对话填空题将会更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知识能力,也适应新高考题型模式。词汇运用考查也将会更加灵活且语境化,时态填空将会与词形变化题型一样。综上所述,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看,不可偏废语言学习四项技能中任一项,因此,将会重视听力测试考查。
3. 增加语篇试题考查。
语篇题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准确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会越来越高。阅读理解不仅要求考生读懂一个句子,而且要求能理解这些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义等。不局限于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而是把阅读与回答问题翻译写作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一是全卷阅读短文七篇,其中一篇将会增设阅读理解主观题,题型为:①问答题:在短文后给出若干个根据短文内容提出问题,要求给与正确答案。②填表题:在短文后给出一个根据短文内容设计的,有若干项目的表格,要求用简洁而准确的英语完成表中项目。二是语篇的选取应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和人文性将进一步增多,体裁多样化,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科普知识类、广告、应用文类的文章将会逐年增多。三是增设对话填空题型,要求考生在语境中填词,这个题型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
我们应设法使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力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人们面临的热点问题等,并把这些话题引入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首要任务。学生在听力上的训练不仅是单项言语技巧的提高,更是科学掌握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他们坚持每天听录音材料,按照《初中英语同步听力训练》的顺序训练,注意对学生各种题型听力应试技巧训练。只有重视技巧训练,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3. 加强阅读训练,强化语篇意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们不能单纯地为学习语言而教授语言,而是把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初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工程中,我们不但重视语言形式本身的学习,而且更加重视“以言行事”的功能,进而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及通过写作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创造型的思维能力。
4. 加强读写作训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读写综合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责任编辑 胡新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006年南通市中考英语试卷结构、题型、试题分值等与2005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但试卷仍从本市教学实际出发,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题型也多样化,分值分布较为科学合理。一方面重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考查,另一方面又重视考查了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 各大题型评述与分析
1. 听力测试。
2006年听力测试不作专项测试,这种导向在英语学习方面将会影响学生获得英语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能力,因为听是说、读、写三项技能提高的基础。
应该知道,教学中不可忽略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听力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语境和意义做出准确反应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单项选择。
2006年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测试重点为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基础语法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际用语等。其主要特点是:①突出对动词的考查。着重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动词固定词组、以及词组辨析,同时也对宾语从句进行了考查。②重视语境的设置。将基础知识放到设置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题干一般是一个单句,或是两个连贯的句子,或是一个来回的对话。它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这个导向。考生只有在解题前理解题干的正确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捕捉暗示信息,分析比较、排除干扰、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的答案。③单项选择中注重了日常交际用语的考查,增设了情景交际题型。
由此可知,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复习,突出时态、语态、从句、词汇等的专项训练,语法规则要精讲精练,词类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平时练习时,要努力引导学生分析答案是否合乎语境,合乎常识,合乎英语语言习惯,不能死抠语法教条,以提高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 完型填空。
2006年共设15个空,短文都不到250个单词。短文的难易程度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贴近生活,信息量大。“挖空”独具匠心,有语意的理解,也有功能性的空格,它是考生在中考英语试题中失分较多的一题。
2006年主要考查点见下表:
可以看出,2006年着重考查了学生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检测了考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2006年考点分布合理,试题突出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类语篇理解中信息词的考查。
4. 阅读理解。
全卷共有4篇短文,共15小题。短文选取题材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时代特点,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短文在英语测试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围绕前四项阅读技能命题的,阅读技能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词语本身或上下文确定词语的意思;(2)对事实和细节的正确理解和记取;(3)找出篇章的主题大意;(4)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2006年阅读技能命题设计较合理。
可以看出,阅读理解命题有直接的,也有推理的;有归纳的,也有细节理解的;有推测词义的,也有确定标题的;有归纳中心的,也有推断结论的;更有判断作者意图的等。做好阅读理解测试题,要求考生需要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较高的阅读技能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5. 词汇。
词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满分15分。无论是单词还是词形转换,都要力求把握一定的语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以往的练习较为直接,重形式轻意义。2006年在题型上有较大改变。要求学生力求把握一定语境,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着重考查在特定语境中做词形、词性的变化。如:
2006年B)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forty, you, cloud, fast, bookshelf
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It'll be cloudy.
2. On her fortieth birthday,her husband bought her a new car as a present.
3. Mike,don't swim in the river by yourself.It's very dangerous.
4. He is the winner.He runs the fastest of all.
5. There are quite a few bookshelves in our reading room.We can choose any book on them.
此题要求考生在句意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词再用其正确形式填入句子。较好地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可以看出,词汇应在有意义的句子或情境中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6. 短文改错与补全对话。
短文改错是考查学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检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较低。短文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错点能反映学生学习中常出现的薄弱环节。错误类型有三种:错一词,多一词,缺一词,考点不设标点符号,大小写,拼写方面的错误。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只有一个错误,每题错误及答案均为一词。中考答题考生若在某题的符号或内容上有一项出错,即视为全错。对考生在做短文改错时标“符号”必须注意规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质量。而2006年新增设题型补全对话有五个空白,给学生七个选项,从七个里选五个来填。它既能以笔头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补全对话空白时又能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对话填空题型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7.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一项能充分体现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的题型。它的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06年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假如你是王林。你所在学校的“爱心俱乐部(Helping Hands Club)”将吸收新会员。你想加入该俱乐部,请根据下面表格和图片的内容,用英语写一封自荐信。
要求考生根据表格和图片内容提示写一篇70词左右加入“爱心俱乐部”自荐信。该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源于新材料,考查了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做事,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半开放的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表格和图,把握要点,又要求考生理顺顺序,选择句式,组织语言,最后表述。
书面表达题的命题题材内容接近生活,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对今后命题趋势预测
2007年将是我市乃至全省大部分地区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中考。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2007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向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变化:
1. 增加开放性试题。
试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使各层次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题型文体将会多样化,阅读理解题型将会有客观题(选择题),也有主观题(非选择题)。
2. 增加语境化试题。
语境化的设计把语言形式、意义和运用结合起来的试题会更多。短文改错题型将会淡出试卷,对话填空题将会更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知识能力,也适应新高考题型模式。词汇运用考查也将会更加灵活且语境化,时态填空将会与词形变化题型一样。综上所述,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看,不可偏废语言学习四项技能中任一项,因此,将会重视听力测试考查。
3. 增加语篇试题考查。
语篇题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准确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会越来越高。阅读理解不仅要求考生读懂一个句子,而且要求能理解这些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义等。不局限于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而是把阅读与回答问题翻译写作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一是全卷阅读短文七篇,其中一篇将会增设阅读理解主观题,题型为:①问答题:在短文后给出若干个根据短文内容提出问题,要求给与正确答案。②填表题:在短文后给出一个根据短文内容设计的,有若干项目的表格,要求用简洁而准确的英语完成表中项目。二是语篇的选取应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和人文性将进一步增多,体裁多样化,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科普知识类、广告、应用文类的文章将会逐年增多。三是增设对话填空题型,要求考生在语境中填词,这个题型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
我们应设法使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力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人们面临的热点问题等,并把这些话题引入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首要任务。学生在听力上的训练不仅是单项言语技巧的提高,更是科学掌握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他们坚持每天听录音材料,按照《初中英语同步听力训练》的顺序训练,注意对学生各种题型听力应试技巧训练。只有重视技巧训练,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3. 加强阅读训练,强化语篇意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们不能单纯地为学习语言而教授语言,而是把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初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工程中,我们不但重视语言形式本身的学习,而且更加重视“以言行事”的功能,进而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及通过写作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创造型的思维能力。
4. 加强读写作训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读写综合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责任编辑 胡新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