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道医书《青囊杂纂》内涵探微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囊杂纂》是一部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江南地区的道教医典,它由明代高道邵以正在乃师刘渊然、师祖赵宜真鸠集医方的基础上继述而成,具有鲜明的净明道色彩.其内容主要是对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生活常见病症的救治方剂,其编撰原则遵循周编广洽、文辞浅近、用药易寻,适合普通民众收藏和使用.《青囊杂纂》的成书是道教突破旧有神秘医疗手段,向纯粹医学实践转向的重要标志,也是明清时期医学方书“善书化”,“医身治心”的成功例证.
其他文献
两种明清时期署“曹溪原本”的《坛经》,实际上是德异本和德清勘校本.《坛经》存本有敦煌本、存中本、惠昕本、契嵩本、过渡本、德异本、宗宝本、语录本和德清勘校本.德异本和宗宝本都是契嵩本的改本,德清勘校本与宗宝本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同样属于契嵩本改本.开元二十年(732)神会在滑台大会藉其师慧能得受“相传付嘱”的达摩传法袈裟,辨邪正,定是非,大获成功.但该袈裟在神会圆寂(758)后一度送京供养,并传说早已被则天皇帝转赐智诜和尚,在蜀地递代传承,于是神会弟子根据神会著作及《曹溪大师别传》一类资料,在慧忠圆寂(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