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小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科学、高效、探究合作的课堂建立。本文中,笔者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分别从做好相应的合理分组、促进小组成员发挥主动性、做好小组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建立和确保小学课堂教学水平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变革,小学也逐步建立了高效化的课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作为小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科技常识,塑造科学的认知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和资源优化。
  一、做好相应的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写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讲,在学生分组之前,教师应当对全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现有的科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掌握。在分组时要注意男女比例均衡,而且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应当是兼具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的结构,这样才能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助。不同小组之间则应当遵循“同质化”的标准,使得各个小组之间得以公平的竞争。比如,笔者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将学生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应当在5-6人,而且从中选拔出组长、监督员和汇报员等人员,但是这个“职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月轮换一次,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另外,笔者还对小组定期召开组内会议,对小组的优劣势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不断总结本组在合作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优化组内成员结构和资源分配,让小组成员内部达到和谐稳定的平衡,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二、促进小组成员发挥主动性
  在合理分配小组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各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这样才能确保小组的活力、价值和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当通过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合理設置课前导人,适当的“置难”,给每一个小组或者所有小组制定不同的或者统一的学习主题,让小组成员待着任务和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和小组内部讨论等途径,设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做好引导者和指导者,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性和效率性。比如,笔者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候,选择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作为科学课堂中鲜明的教材,向各个小组抛出“为什么在冰上走路会打滑”这一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大胆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摩擦力。笔者还开展了研究活动,带领学生通过鞋子的底部观察鞋子底部为何要设计一些花纹和图案,引导学生联系摩擦力知识,让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三、进行小组评价
  科学的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综合的、全面的、公正公平的评价,是对小组成绩的评定,更是促进下一步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全方位、过程化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仅仅以成绩定优劣。比如,笔者在小组评价时,坚持以鼓励为主,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并且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团队奖励,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而对于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欠佳的小组,笔者还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对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以激励他们变得优秀。学生成绩不佳并非单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笔者还鼓励小组内部成员加强团结,共同学习,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学会互相尊重,以提高小组的竞争力。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已经让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在推动教学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的重要场所,更加需要对小组合作进行高效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终身科学理念,提升综合科学素质,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爱心具有教育效应,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更多的爱。  一、树立信心,爱藏心间  幼儿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进入幼儿园后,人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会产生陌生和恐惧的心理,从而哭的哭、闹的闹、跑的跑,这就需要教师扮演起孩子父母的角色,把孩子依戀父母的任务担当起
写一篇文章,想一个问题,找一点结论,这种化约主义倾向,明知要不得,可是依然为之。理由只有一个,要是不这样做,结果可想而知。编者会破眉头,文章没有主心骨;读者更要抱怨,这篇东西是散架
<正> 权变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在管理中,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固定不变的最好管理理论与方法,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总是同
在中国传统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中,知识分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传统知识分子不仅通过仕途实现“致君尧舜上”“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更有一批知识分子以乡村建设为己任,以清晰而
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如何利用好这一环节,促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学习,在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坚持从“细节”入手组织幼儿开展晨间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  一、触摸幼儿的脉搏  良好的情绪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的原动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但是幼儿情绪控制能力通常较差,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晨间来园是他们情绪波动最严重的时段,然而每个孩子的焦虑情绪背后总有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很有使用价值,多年来一直放在我的案头,是我翻看最多的书。  《现汉》第6版值得称道之处  《现汉》的最新版本是2012年出版的第6版。第6版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好做法,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对很多模糊用法的统一。笔者以“做”和“作”用法的统一为例谈一谈。笔者长期关注《现汉》,就此问题,早在2006年就给晁继周先生写过邮件:“有一问题请教:第5版《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