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减轻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芬太尼、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试验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40例.快速诱导方法:丙泊酚组依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15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前1 min静脉推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组依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15 mg/kg、芬太尼4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前1 min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5 mg/kg;试验组依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15 mg/kg、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05 mg/kg,1min后静脉推注(上肢静脉,下肢静脉为1.5 min)依托咪酯0.15 mg/kg、芬太尼3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前1 min静脉推注丙泊酚1 mg/kg.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有无咳嗽、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记录三组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气管插管后3 min (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 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咳嗽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14/40)、37.5%(15/40)比2.5%(1/40)](P< 0.01);丙泊酚组注射痛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40)比0](P<0.01);依托咪酯组肌阵挛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9/40)比5.0%(2/40)](P<0.05).三组患者T0时SBP、DBP、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1、T2时SBP、DBP、MAP与T0时比较均下降(P<0.01或<0.05);丙泊酚组T1、T2时DBP、MAP与试验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T2时SBP与试验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芬太尼、依托咪酯预前注射,亚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可以降低芬太尼诱发的咳嗽,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无注射痛,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减轻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芬太尼、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良反应的观察
【摘 要】
:
目的 探讨减轻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芬太尼、依托咪酯和丙泊酚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试验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40例.快速诱导方法:丙泊酚组依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15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前1 min静脉推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组依
【机 构】
:
2111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麻醉科,2111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麻醉科,2111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麻醉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2年3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使用别嘌醇引起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治疗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别嘌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在晚期难免流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孕13~28周难免流产孕妇为观察组,选择140例孕13~28周产检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两组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1,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IGFBP-1的阳性率[90.00%(126/14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