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书,犹如看到香喷喷的汉堡,睁大眼睛,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把它吃光。这时孩子不把阅读当成一种任务、一份作业,而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游戏,他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阅读指导算是成功的。换句话说:"谁能给孩子更多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教师。"现在,我结合实践教学,浅谈低年级阅读指导。
一、启迪智慧,挖掘快乐
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归功于书。"读书,读好书,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份营养。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读书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经常利用课前十分钟给孩子读童话、语言、故事,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开掘学生快乐的源泉。除了读精心挑选的书外,我还利用低年级孩子喜欢被关注的特点,读学生带来的书,被选中书的孩子,很有荣誉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老师,听故事的同学也很羡慕拥有这本书的同学,听起故事来,特别专心,特别开心。而且每次讲故事我都在关键处,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去借书看,先看到的,就忍不住要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把自己刚看到的故事讲给老师、同学们听,就这样,班级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郁。我在讲故事的同时,还给孩子们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爷爷为"我"做了哪些事?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们有奖抢答,这样孩子们的倾听兴趣就更浓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更长了。在倾听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更大地发展,在他们本来并不流利地回答到滔滔不绝、迫不及待地表达,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智慧的启迪,快乐地展示,更是思维地碰撞。与此同时,孩子们喜欢以讲故事来交流,一个个故事在他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趣味盎然。《爷爷一定有办法》、《没头脑和不高兴》、《一年级的小豆豆》、《三毛流浪记》《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等书成了他们的精神粮食。
二、浸润书香,分享快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使学生快速静下心去读书,而且长时间沉浸在阅读中,渲染一定的读书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张贴宣传语,感受书香。在班级创建"小小书吧",提供空间、共享书香。鼓励孩子把最喜欢的书奉献出来,充实班级读书角,互相借阅。大家都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读书对孩子来说就像洗脸、刷牙一样,成了最自然的事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家庭读书氛围的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读书,做好好读书的榜样作用,我们说一对爱看书的家长,一定会带出爱看书的孩子。晚上睡前至少10分钟,进行亲子共读,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话,建议用复读机放鞠萍姐姐、金龟子讲的故事,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的喜欢用DV,我是不大赞成,因为孩子的眼睛正在发育中,长期用眼,容易损伤眼睛,况且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画面上,空间想象力受到限制。孩子天性好动,允许孩子用铅笔在书上做做记号,在喜欢的地方画个笑脸、换面红旗,鼓励鼓励自己,如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喜欢的地方画条横线,也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提个简单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循序渐进,巧选书目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推荐好书,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看的书,还要注意书目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刚入学的孩子拼音还没学,识字能力有限,可以先从看无字的漫画书入手,如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绘制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连环漫画形象生动、直观,内容幽默、有趣,书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启蒙书。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选择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并伴有少量拼音加文字的书,以减少阅读压力。看这类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看画面,大致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接下来,再和他一起读画面下所配的文字。每天和孩子读两至三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人分享他所看的书,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并回答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他读书的方法。类似的这种趣味性强的连环画多读几本,如《中外智慧故事精选》、《阿凡提故事精选》、《格林童话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识字。几十本书读下来,孩子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到多个,常用字也基本上能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纯文字的书。如《中外儿童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选》,渐渐地孩子读书就会读出了兴趣,我们还要在课堂中渗透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在教完《小鱼的梦》一课后,学生被这首形象生动、语言乐感强的儿童诗深深吸引了,我顺水推舟地问:你们还想了解金波爷爷的作品吗?然后把金波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金波儿童诗选》、等课外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
干脆撇开家长、老师,独自捧起书来读。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滴水穿石的劲头的。而一旦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受益匪浅。读书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将形影相随。
四、定时定量,积少成多
给学生定阅读量,天晚上睡前阅读20分钟,最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晨出声朗读5—10分钟,引导家长在孩子常出现的地方放上书,(如沙发椅、床头、阳台等等,)这本书看完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让孩子再看一看,每看一遍,孩子的收获都是不一样,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热潮的熏陶下,我班涌现出了许多书香家庭,有许多家庭已经有一晚不读书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睡不踏实。读书风气已在家庭中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五、多元评价,激励兴趣
每周利用班队课,对这周书看得多,收获多的孩子给予鼓励,每看完一本书,奖励一个苹果贴贴纸,每周午读静静专心看书的同学,奖励一面阅读小红旗,为了让孩子真正把书看进去,鼓励孩子将看到的书讲给父母、同学听,或将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背一背,还可以自制书签,将书中认识的字词摘录下来。开展争当阅读之星,我是读书小博士等活动,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断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提供阅读便利,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阅读、成长。
一、启迪智慧,挖掘快乐
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归功于书。"读书,读好书,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份营养。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读书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经常利用课前十分钟给孩子读童话、语言、故事,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开掘学生快乐的源泉。除了读精心挑选的书外,我还利用低年级孩子喜欢被关注的特点,读学生带来的书,被选中书的孩子,很有荣誉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老师,听故事的同学也很羡慕拥有这本书的同学,听起故事来,特别专心,特别开心。而且每次讲故事我都在关键处,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去借书看,先看到的,就忍不住要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把自己刚看到的故事讲给老师、同学们听,就这样,班级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郁。我在讲故事的同时,还给孩子们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爷爷为"我"做了哪些事?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们有奖抢答,这样孩子们的倾听兴趣就更浓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更长了。在倾听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更大地发展,在他们本来并不流利地回答到滔滔不绝、迫不及待地表达,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智慧的启迪,快乐地展示,更是思维地碰撞。与此同时,孩子们喜欢以讲故事来交流,一个个故事在他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趣味盎然。《爷爷一定有办法》、《没头脑和不高兴》、《一年级的小豆豆》、《三毛流浪记》《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等书成了他们的精神粮食。
二、浸润书香,分享快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使学生快速静下心去读书,而且长时间沉浸在阅读中,渲染一定的读书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张贴宣传语,感受书香。在班级创建"小小书吧",提供空间、共享书香。鼓励孩子把最喜欢的书奉献出来,充实班级读书角,互相借阅。大家都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读书对孩子来说就像洗脸、刷牙一样,成了最自然的事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家庭读书氛围的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读书,做好好读书的榜样作用,我们说一对爱看书的家长,一定会带出爱看书的孩子。晚上睡前至少10分钟,进行亲子共读,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话,建议用复读机放鞠萍姐姐、金龟子讲的故事,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的喜欢用DV,我是不大赞成,因为孩子的眼睛正在发育中,长期用眼,容易损伤眼睛,况且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画面上,空间想象力受到限制。孩子天性好动,允许孩子用铅笔在书上做做记号,在喜欢的地方画个笑脸、换面红旗,鼓励鼓励自己,如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喜欢的地方画条横线,也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提个简单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循序渐进,巧选书目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推荐好书,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看的书,还要注意书目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刚入学的孩子拼音还没学,识字能力有限,可以先从看无字的漫画书入手,如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绘制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连环漫画形象生动、直观,内容幽默、有趣,书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启蒙书。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选择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并伴有少量拼音加文字的书,以减少阅读压力。看这类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看画面,大致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接下来,再和他一起读画面下所配的文字。每天和孩子读两至三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人分享他所看的书,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并回答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他读书的方法。类似的这种趣味性强的连环画多读几本,如《中外智慧故事精选》、《阿凡提故事精选》、《格林童话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识字。几十本书读下来,孩子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到多个,常用字也基本上能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纯文字的书。如《中外儿童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选》,渐渐地孩子读书就会读出了兴趣,我们还要在课堂中渗透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在教完《小鱼的梦》一课后,学生被这首形象生动、语言乐感强的儿童诗深深吸引了,我顺水推舟地问:你们还想了解金波爷爷的作品吗?然后把金波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金波儿童诗选》、等课外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
干脆撇开家长、老师,独自捧起书来读。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滴水穿石的劲头的。而一旦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受益匪浅。读书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将形影相随。
四、定时定量,积少成多
给学生定阅读量,天晚上睡前阅读20分钟,最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晨出声朗读5—10分钟,引导家长在孩子常出现的地方放上书,(如沙发椅、床头、阳台等等,)这本书看完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让孩子再看一看,每看一遍,孩子的收获都是不一样,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热潮的熏陶下,我班涌现出了许多书香家庭,有许多家庭已经有一晚不读书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睡不踏实。读书风气已在家庭中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五、多元评价,激励兴趣
每周利用班队课,对这周书看得多,收获多的孩子给予鼓励,每看完一本书,奖励一个苹果贴贴纸,每周午读静静专心看书的同学,奖励一面阅读小红旗,为了让孩子真正把书看进去,鼓励孩子将看到的书讲给父母、同学听,或将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背一背,还可以自制书签,将书中认识的字词摘录下来。开展争当阅读之星,我是读书小博士等活动,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断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提供阅读便利,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阅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