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心灵启航,为生命奠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书,犹如看到香喷喷的汉堡,睁大眼睛,口水直流,恨不得一下子把它吃光。这时孩子不把阅读当成一种任务、一份作业,而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游戏,他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阅读指导算是成功的。换句话说:"谁能给孩子更多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教师。"现在,我结合实践教学,浅谈低年级阅读指导。
  一、启迪智慧,挖掘快乐
  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归功于书。"读书,读好书,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份营养。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读书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经常利用课前十分钟给孩子读童话、语言、故事,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开掘学生快乐的源泉。除了读精心挑选的书外,我还利用低年级孩子喜欢被关注的特点,读学生带来的书,被选中书的孩子,很有荣誉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老师,听故事的同学也很羡慕拥有这本书的同学,听起故事来,特别专心,特别开心。而且每次讲故事我都在关键处,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去借书看,先看到的,就忍不住要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把自己刚看到的故事讲给老师、同学们听,就这样,班级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郁。我在讲故事的同时,还给孩子们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爷爷为"我"做了哪些事?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们有奖抢答,这样孩子们的倾听兴趣就更浓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更长了。在倾听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更大地发展,在他们本来并不流利地回答到滔滔不绝、迫不及待地表达,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智慧的启迪,快乐地展示,更是思维地碰撞。与此同时,孩子们喜欢以讲故事来交流,一个个故事在他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趣味盎然。《爷爷一定有办法》、《没头脑和不高兴》、《一年级的小豆豆》、《三毛流浪记》《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等书成了他们的精神粮食。
  二、浸润书香,分享快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使学生快速静下心去读书,而且长时间沉浸在阅读中,渲染一定的读书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张贴宣传语,感受书香。在班级创建"小小书吧",提供空间、共享书香。鼓励孩子把最喜欢的书奉献出来,充实班级读书角,互相借阅。大家都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读书对孩子来说就像洗脸、刷牙一样,成了最自然的事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家庭读书氛围的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读书,做好好读书的榜样作用,我们说一对爱看书的家长,一定会带出爱看书的孩子。晚上睡前至少10分钟,进行亲子共读,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话,建议用复读机放鞠萍姐姐、金龟子讲的故事,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的喜欢用DV,我是不大赞成,因为孩子的眼睛正在发育中,长期用眼,容易损伤眼睛,况且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画面上,空间想象力受到限制。孩子天性好动,允许孩子用铅笔在书上做做记号,在喜欢的地方画个笑脸、换面红旗,鼓励鼓励自己,如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喜欢的地方画条横线,也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提个简单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循序渐进,巧选书目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推荐好书,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看的书,还要注意书目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刚入学的孩子拼音还没学,识字能力有限,可以先从看无字的漫画书入手,如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绘制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连环漫画形象生动、直观,内容幽默、有趣,书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启蒙书。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选择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并伴有少量拼音加文字的书,以减少阅读压力。看这类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看画面,大致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接下来,再和他一起读画面下所配的文字。每天和孩子读两至三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人分享他所看的书,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并回答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他读书的方法。类似的这种趣味性强的连环画多读几本,如《中外智慧故事精选》、《阿凡提故事精选》、《格林童话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识字。几十本书读下来,孩子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到多个,常用字也基本上能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纯文字的书。如《中外儿童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选》,渐渐地孩子读书就会读出了兴趣,我们还要在课堂中渗透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在教完《小鱼的梦》一课后,学生被这首形象生动、语言乐感强的儿童诗深深吸引了,我顺水推舟地问:你们还想了解金波爷爷的作品吗?然后把金波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金波儿童诗选》、等课外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
  干脆撇开家长、老师,独自捧起书来读。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滴水穿石的劲头的。而一旦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受益匪浅。读书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将形影相随。
  四、定时定量,积少成多
  给学生定阅读量,天晚上睡前阅读20分钟,最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晨出声朗读5—10分钟,引导家长在孩子常出现的地方放上书,(如沙发椅、床头、阳台等等,)这本书看完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让孩子再看一看,每看一遍,孩子的收获都是不一样,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热潮的熏陶下,我班涌现出了许多书香家庭,有许多家庭已经有一晚不读书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睡不踏实。读书风气已在家庭中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五、多元评价,激励兴趣
  每周利用班队课,对这周书看得多,收获多的孩子给予鼓励,每看完一本书,奖励一个苹果贴贴纸,每周午读静静专心看书的同学,奖励一面阅读小红旗,为了让孩子真正把书看进去,鼓励孩子将看到的书讲给父母、同学听,或将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背一背,还可以自制书签,将书中认识的字词摘录下来。开展争当阅读之星,我是读书小博士等活动,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断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提供阅读便利,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阅读、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目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美术教师而言,我一直在对美术教育活动进行着探究。现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浪潮,新课标体现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首先,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聊天。从而了解学生的特性,发现他们的优点,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  【关键词】变化 兴趣 激发点 转变理
【摘要】大学俄语翻译是大学一外本科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在我国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是:教师尽力了、学生努力了,翻译效果不佳,原因多方面,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在大学俄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忽视翻译的错误倾向,主要有:不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对翻译缺乏应有的心里认识,不了解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及翻译方法和技巧,没有系统的、适合公外俄语大学生的俄汉翻译教材可循,懒于翻译实践,汉语水平不太高,知识面不够宽,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就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设问引入法  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引起学生高度的思维,积极地思考问题。如在教授《风筝》一课时,问学生:
摘要: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数学作业的批改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教师机械地批阅作业。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评价效果。
【摘要】中考作文需要创新和出新,以新取胜,如果只是照搬照抄,一味地模仿或写陈旧题材,就很难获得改卷老师的青睐。语文教师应当从文章立意、构思角度、材料选择、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指导,以求在中考作文中写出新意,力求创新和出新。  【关键词】中考作文创新立意角度材料语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在这首乐府小章(《杨柳枝词》其一)鲜明地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得到迅猛发展。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土地利用方式混合、城市与乡村人口混杂、社会问题和矛盾复杂的城乡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发展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势在必行,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  城乡结合部社会形态既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也不同于完全意义的农村,比较城乡各方面
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变化情况和因素是无法“约定”的,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需不断被唤醒,探究知识本质的潜能不断被挖掘,第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形形色色的课堂“意外”会应运而生、层出不穷。面对课堂“意外”,教师若能准确地辨别,沉着应对,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因素,通过富有智慧的策略,灵活地重构教学,定能让课堂教学在“曲径”前行中通向坦途,绽放出别样风味。  一、循境直入,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关于师生关系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曾研究并探讨过,因此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很多。然而关于男教师与女学生的关系,谈论的人并不多。今天,作为从教十余年的男教师,从我的视角将初中男教师与女学生的关系作以分析。  一、现状  首先,年轻男教师与女学生。刚毕业的年轻男教师,有朝气,有活力,有热情,最受初中女生的青
【项目基金】本研究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课题编号:07M002)  【项目基金】本研究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课题编号:09N007)  【摘要】从2005年、2010年全国及陕西省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对比来看,虽然中小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2005年持续下滑的趋势相比得到初步遏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用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德育目标: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间互相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