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刘风采,耸动天下”——再论西昆体诗人的文学地位和历史贡献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杨亿、刘筠、晏殊都曾经作为“文宗”执掌文坛。与前代文坛领袖或有名无位、或有位无名的情况不同,北宋前期的“文宗”兼具了“宗师”和“盟主”两重身份,杨亿的出现标志着这种新型“文宗”正式形成,其本人也表现出了鲜明的身份自觉意识。杨亿去世后,刘筠和晏殊相继成为“文宗”。彼时西昆体正遭受着来自皇权的打压,在二人的努力下,皇权与文柄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形成了一种良性合作的关系。仁宗朝后期继任为“文宗”的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的成功便从这种合作关系中受惠良多。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简称“七一”重要讲话),是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及其伟大成就的光辉文献,是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及其成功经验的重要文献,是深刻阐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部署的行动纲领,是鲜明表达中国共产党正确主张的政治宣言。在整体理解和把握“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从“主线”“主题”“论题”三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和把握贯穿整个“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核心要义,同时从中提炼概括出六大重点和亮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学方式的不断进步,舞蹈教学也逐步创新和发展。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表现要求,因而舞蹈教学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一成不变的格局已经落后,目前需要的是创新,且要有一定的思想表达。而要想更好地进行舞蹈思想的表达,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同学们的表现力,以更好地体现舞蹈的美感。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同学们的表现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表现力是整个表演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