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有个重要理念: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我曾有小文论述过这一理念的内涵,今天想说的是,关于图书馆。
首先是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发生在里面的故事真多。曹禺,这位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是在图书馆完成的。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图书馆获得灵感,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把图书馆当作《雷雨》里的那个家。所以,《雷雨》总是有不少的书卷气,很高雅。钱钟书,这位文学巨匠,曾说过这样的话:“横扫清华图书馆。”横扫者,全部读过,都读完了,当然其中有不少是翻阅的(即使这样,也太伟大了)。横扫的感觉,有气势,有气派,读书人当有这样的气概。杨绛先生和她先生表达的风格很不一样,她说:“我最爱清华图书馆。”一个“最爱”,把对清华图书馆、对清华的感情全部倾泻出来。为什么“最爱”,我们应当知道。
再说台湾大学图书馆。那次在台湾考察,特地去台湾大学,而且專门去图书馆。说句实话,台大图书馆没什么“现代”的气息,但给人的感觉是:静。真的好静啊!这个“静”,没写在墙上,而是写在人们的脸上。清清楚楚记得,我们一行人进去后,低语了几句。上方有一个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都坐着一个人,估计是研究生在里面读书、写论文。即使是不太高的说话声,也被他们听到了,惊扰了他们,干扰了他们的思考。一个女学生从窗口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里面含着轻蔑、厌恶甚至鄙视。那目光刺痛了我。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大家评论,他的散文像小说,小说像诗,而诗呢,又像散文。其实说的是,他成了沟通三者的桥梁。他也说到图书馆:天堂像图书馆的样子。图书馆,神圣、崇高,也极为安静。这是一个相当精彩、深刻的比喻。齐邦媛,《巨流河》的作者,她说:“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死时,还有读书人的尊严。我想,她的灵魂将会升上天,飞向天堂,因为那里有图书馆,可以继续读书。
有一本书叫《作为武器的图书》。那么,图书馆里有十八般武器。其实,这是思想的武器,我们要讲述思想战争。图书馆是思想战争的地方。
说到这儿,我们一定会进一步理解“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的深意了。不仅如此,还应把图书馆当作学校的制高点。(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首先是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发生在里面的故事真多。曹禺,这位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是在图书馆完成的。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图书馆获得灵感,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把图书馆当作《雷雨》里的那个家。所以,《雷雨》总是有不少的书卷气,很高雅。钱钟书,这位文学巨匠,曾说过这样的话:“横扫清华图书馆。”横扫者,全部读过,都读完了,当然其中有不少是翻阅的(即使这样,也太伟大了)。横扫的感觉,有气势,有气派,读书人当有这样的气概。杨绛先生和她先生表达的风格很不一样,她说:“我最爱清华图书馆。”一个“最爱”,把对清华图书馆、对清华的感情全部倾泻出来。为什么“最爱”,我们应当知道。
再说台湾大学图书馆。那次在台湾考察,特地去台湾大学,而且專门去图书馆。说句实话,台大图书馆没什么“现代”的气息,但给人的感觉是:静。真的好静啊!这个“静”,没写在墙上,而是写在人们的脸上。清清楚楚记得,我们一行人进去后,低语了几句。上方有一个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都坐着一个人,估计是研究生在里面读书、写论文。即使是不太高的说话声,也被他们听到了,惊扰了他们,干扰了他们的思考。一个女学生从窗口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里面含着轻蔑、厌恶甚至鄙视。那目光刺痛了我。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大家评论,他的散文像小说,小说像诗,而诗呢,又像散文。其实说的是,他成了沟通三者的桥梁。他也说到图书馆:天堂像图书馆的样子。图书馆,神圣、崇高,也极为安静。这是一个相当精彩、深刻的比喻。齐邦媛,《巨流河》的作者,她说:“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死时,还有读书人的尊严。我想,她的灵魂将会升上天,飞向天堂,因为那里有图书馆,可以继续读书。
有一本书叫《作为武器的图书》。那么,图书馆里有十八般武器。其实,这是思想的武器,我们要讲述思想战争。图书馆是思想战争的地方。
说到这儿,我们一定会进一步理解“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的深意了。不仅如此,还应把图书馆当作学校的制高点。(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