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有个重要理念: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我曾有小文论述过这一理念的内涵,今天想说的是,关于图书馆。
  首先是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发生在里面的故事真多。曹禺,这位戏剧大师,他的《雷雨》是在图书馆完成的。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图书馆获得灵感,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把图书馆当作《雷雨》里的那个家。所以,《雷雨》总是有不少的书卷气,很高雅。钱钟书,这位文学巨匠,曾说过这样的话:“横扫清华图书馆。”横扫者,全部读过,都读完了,当然其中有不少是翻阅的(即使这样,也太伟大了)。横扫的感觉,有气势,有气派,读书人当有这样的气概。杨绛先生和她先生表达的风格很不一样,她说:“我最爱清华图书馆。”一个“最爱”,把对清华图书馆、对清华的感情全部倾泻出来。为什么“最爱”,我们应当知道。
  再说台湾大学图书馆。那次在台湾考察,特地去台湾大学,而且專门去图书馆。说句实话,台大图书馆没什么“现代”的气息,但给人的感觉是:静。真的好静啊!这个“静”,没写在墙上,而是写在人们的脸上。清清楚楚记得,我们一行人进去后,低语了几句。上方有一个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都坐着一个人,估计是研究生在里面读书、写论文。即使是不太高的说话声,也被他们听到了,惊扰了他们,干扰了他们的思考。一个女学生从窗口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目光,里面含着轻蔑、厌恶甚至鄙视。那目光刺痛了我。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大家评论,他的散文像小说,小说像诗,而诗呢,又像散文。其实说的是,他成了沟通三者的桥梁。他也说到图书馆:天堂像图书馆的样子。图书馆,神圣、崇高,也极为安静。这是一个相当精彩、深刻的比喻。齐邦媛,《巨流河》的作者,她说:“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死时,还有读书人的尊严。我想,她的灵魂将会升上天,飞向天堂,因为那里有图书馆,可以继续读书。
  有一本书叫《作为武器的图书》。那么,图书馆里有十八般武器。其实,这是思想的武器,我们要讲述思想战争。图书馆是思想战争的地方。
  说到这儿,我们一定会进一步理解“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的深意了。不仅如此,还应把图书馆当作学校的制高点。(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其他文献
日常管理中经常有人说这也是形式主义,那也是形式主义,似乎管理就是在做形式。本文从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四种主要区别着手,说明形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告《析人们对管理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构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三类课程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形成了育人的合力。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现象愈发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现象一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让教师掌握更多的课程资源,更能带给教师更多的教育思想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可从四个层面来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专业阅读 儿童文学  关于阅读,总有三个问题回避不了:第一,为什么要阅读?第二,阅读什么?第三,如何阅读?教师阅读,同样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教师需要阅读,其道理不言而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以自身的德
利用矮化中间砧进行苹果树栽培是目前生产的方向,莲择抗逆性强的矮化砧木进行适地适栽,选用优质大苗建园,根据栽植密度、砧木类型和立地条件选择相应树形,以达到早产优质高效的栽
“下功夫”,是个日常用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人们通常将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色彩的词成为颜色词,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颜色词都是作为词汇中的重要部分而存在。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
为了对'应当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教学和数学课堂文化'这一问题做出解答,我们应跳出数学教育,从更大的范围进行分析思考,特别是,应当深入去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
回到常识,是当下一个很热的命题,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但,常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会被质疑,甚至有可能会被颠覆。  比如,“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是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多哲学、多有深刻的哲思。不过,他被一位盲人质疑了,重新解读了。  一位从事按摩的盲人师傅,讲了一个故事。去年,他去了一趟华山。华山那个险峻啊,从别人的提醒和自己的感觉中,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通过长空栈道的时候,很多游客为他让路,还有人在
我们乘着科学的翅膀,飞越了二十世纪。我们亲手创造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奇迹,走进了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可是,我们却遗憾地发现: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幸福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社会矛盾并没有如人类期待那般减少,反而让人们更加忧虑地球家园的未来。  失落与困惑中,人们再一次回望来路,重新探寻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群人拥有的力量与使命,这才纷纷把目光重新投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