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必要性与措施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黑龙江农垦总局科研项目,项目任务书编号: HNKXIV-12-09a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并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体制制度改革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抓好农村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 必要性 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民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其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民增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差距却仍在扩大,并且还存在诸多限制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因此,分析我国农民增收难的原因,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必要性
  1.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因
  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城乡居民的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在继续培育和扩大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培育和扩大农民需求上,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购买潜力巨大。如果能把农民消费潜力挖掘出来,必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要让农民来消费,首先要让农民增加收入。农民手里有了钱,就会产生消费欲望,也就有了消费能力。如果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在低位徘徊,必然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
  2.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相比之下,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幅度较大,农民收入增幅缓慢。前几年,农民收入平均增长率4%,仅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早改变,势必造成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过分悬殊,这不仅不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消除贫富悬殊的矛盾,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从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建设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个宏伟目标、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增加农民收入。如果农民不增收,农村不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就失去了前提和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难以实现。
  二、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措施
  农民增收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同时还需面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气候风险,导致市场不灵,资金趋利而不愿意进入农业。二是过去工农剪刀差和户籍制度形成的事实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农村教育太差,导致农民素质不高。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欠缺。五是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进取意识不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主体共同不懈地努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体制制度的改革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协调作用。
  1.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农村丰裕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二是指地理位置的转移,从农村向城镇或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就业人口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符合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实践证明,农民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从农村向城镇或城市就业,尽管在转移过程中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转移成本和风险,但从总体上说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 体制制度改革创新实现农民增收
  从广义上讲,其内容包括: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不平等的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的改革、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和进行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土地灵活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改革、以及在WTO规则下制定的一些对农民保护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体制、制度、政策的改革和创新。其目的就是通过明晰产权、激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农村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
  通过组建新型的产业组织(可以是公司、企业、合作组织以及一些灵活多样的合作体等),变革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销售为主要内容,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技术缺乏更新、小规模不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改变农产品在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从而让农民从农业部门中获得平均利润,实现收入的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从农业部门获得收入增长的重要举措。
  4.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农产品逐步告别短缺,已逐步实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并出现区域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依然要求产业结构的随之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战略性举措。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工业化的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和结果。
  5. 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实现农民增收
  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通过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为转移的农民提供工作之处,安身之所,给转移的农民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降低农民转移的生活成本和工作成本,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6. 抓好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
  实现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农民自身素养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能力的提高。任何失去以农民内在知识、能力、素质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依托的措施,都不能长期奏效,都不能从根据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发展农民技能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其他增收渠道的畅通创造必要条件,为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直接的动力,才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刘占波.关于农民增收的深层次思考[J].甘肃农业, 2003,(2).
  [2] 吕滨.中国农民增收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
  [3] 元焕芳.农民增收途径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7).
  [4] 张重阳,路洪海.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 2008,(5)
其他文献
食品风险评估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食品及其相关产品造成人体健康危害的可能性予以评价,得出其安全与否的判断。作为一项科学理性的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催化选择氧化反应对整个人类社会有重要作用,约1/4的工业有机产品或中间体是由这个反应生产的。丙烯在Bi2O3/MoO3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丙烯醛在工业上应用已经超过50年了。尽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我院的8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
研究了影响白炭黑/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白炭黑(ZQ601)适宜的改性配方和条件为:聚乙二醇6000、油酸及硅烷偶联剂Si-69的用量均为2%(以白炭黑
上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化学家Flory发表了大量关于高支化度、三维大分子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为高支化度聚合物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人们制备出了大量的不同类
基于毛细管的电泳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及毛细管电色谱)因具有分析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试样消耗少、微型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发
在科学界定医院暴力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澳大利亚医院暴力防范理论及实践经验,包括医院暴力专门性研究,硬件全方位支持,就诊患者危险度评判,多部门协调配合,多方位强化培训等
目的比较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方法与切开挂线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复杂性肛瘘患者46例,根据患者意愿和随机对照法分成实
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引发了人们对于二维材料体系以及通过剪裁、卷曲它们而得到的各种准一维体系(如纳米带、单壁及多壁纳米管等)的理论预测及实验探索的热潮。设计新的材料体系
随着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依靠盐业专营的盐业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依靠开展非盐经济开拓市场成为盐业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以湖南盐业公司为例,盐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