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重复说正确的话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人在知道地球是圆的之后,就每天走在大街上,反复地对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说:“地球是圆的。”不久,这个人被强行送到精神病院。
  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碰到永远说着正确的话并且不断重复那些话的人,比如领导对下级、父母对孩子等等。
  这些人永远说着正确的话,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自信——他们担心会出错,会被别人抓住把柄。第二,这些人天生就有虐待他人的倾向。说十分正确的话,就是他们虐待他人的一种方式。因为,这些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说越高兴、越过瘾,听的人越听越难受。
  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的邻座是一老一少父子俩。在吃饭的1个多小时里,我听到父亲翻来覆去在说儿子,:你学习不刻苦、不用心、不卖力。儿子听着难受,想方设法要转移父亲的注意力,但父亲总是抓着这个问题不放。最后那男孩低着头,饭也不吃了。
  我体会了一下这个做父亲的感受:儿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越来越落后。如果不给儿子说点什么,显然是没有面子的事情。一定要说些什么,就说一些永远正确的话吧。
  现代心理学认为,永远说正确的话,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自我保护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这种自我保护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的,那就是个问题了。从实际效果说,总是这样保护自己的人,迟早会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做了让别人难受的事情,自己迟早也会被别人弄得难受的。■
其他文献
在无名氏的小说创作中,诗化与哲理相互交融。基于对生命自由的独特理解,无名氏在小说创作上走了一条“唯美”的艺术表现道路,为人们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审美世界。生命终极意义
本文是对白先勇《台北人》和《孽子》这两部小说的一个比较阅读,重点是两小说对“台北”的不同叙述,即对台北城与人的叙述,论述企图呈现出白先勇对台北逐渐认同的过程。 绪论
对乌托邦的研究,前人已有太多研究论述,其中虽然褒贬不一,但平时提起时总是不乏那么一种“空想、不现实”的意思。追其由来,可能来自于莫尔的《乌托邦》中海市蜃楼的追求和世外桃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颇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本论文从三秦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它对秦地作家小说发生的影响。因着对三秦文化和文学独特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问题出现,一方面和特定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需求有关,一方面也和文化身份认同中产生的“焦虑”、“困惑”、“失落”甚至是“危机”感有关。文化身份从
朱熹逝世後,门人弟子相继将平时所记朱熹讲学语录整理刊印。《朱子语类》是现在普遍流行的一个语录版本,既展现朱熹的理学思想形成轨迹,亦反应了当时社会概貌。《朱子语类》主要
小伙看见岳母就“哆嗦”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表示,在门诊上的确收到过“岳母恐惧症”的病例。一位30多岁的年轻男性结婚已经超过3年,但每次见到岳母都会“吓”得两腿直哆嗦,而且还会伴有脸红,说话不利索等表现。“到门诊上来就诊时,这位患者很明确地告诉我,他内心里并不害怕岳母,岳母对待自己也十分和善。但只要一和岳母照面,就还是会两腿发抖。”  徐治表示,在医学上,害怕岳母或是婆婆还真是
《独醒杂志》是宋代曾敏行据他生平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一本笔记类着作。该笔记内容丰富,录有读书交友、遗闻逸事、旅游及各种社交活动等,特别是其中还记录了一些宋代战争的史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