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运动身体美学价值的实践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啦啦操运动经过了多年的历史发展,从创设到现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当前的啦啦操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对价值认同的体育运动。啦啦操运动融合了艺术与体育,加入了各种时尚因素,在啦啦操的练习中,能够实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刺激以及空间转移,更好的培养了人们的身体意识。本文探讨了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并进行了实力论证。
  关键词 美学 啦啦操 运动
  一、啦啦操的美学特征以及审美价值
  (一)啦啦操的审美价值
  啦啦操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其中包括教练、观众、运动员等。作为审美主体,啦啦操的实践中要想取得积极发展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需要有健全的审美感官,啦啦操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加入听觉能够升华运动员的身体美。其次,需要人们有正确的审美观,体育美中包含着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倾向。在啦啦操的比赛中,团队意识、个人价值、技术美、意识、品德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啦啦操运动中需要发挥教练的主要价值,作为啦啦操的教练需要有着专业的艺术涵养,对于当前的流行趋势有着充分了解,吸引观众注意,调动观众情绪。于运动员而言,啦啦操中的很多专业的技术活动需要注入鲜明的运动形象。若运动员缺乏感知力,会影响训练结果。啦啦操中的审美价值还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经济进步等。
  (二)啦啦操中的美学特征
  在人们欣赏啦啦操的时候往往会被运动员所感染,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好地展示了人性的智慧、生命力、创造力,从而获得精神满足,升华情感。啦啦操比赛中有很多难度性极高的动作,比如叠人,高度越高就意味着人们对于自然的征服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在啦啦操比赛中的身体美一般是静态的,比如运动员的体格、身体的素质等。啦啦操男性运动员身材一般是倒三角型,而女性的身材大部分匀称。人体美也包括运动员的肤色,健康的肤色是从内而外散发的,这会带给人们青春活力,鼓励人们一直进取。在啦啦操比赛中会有很多动作,比如抬头挺胸、上提、立腰,展示了人们的自信力,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在啦啦操的大量动作中加入了不少静态的造型,一般包括力量型的支撑,柔美型的劈腿动作,这些使得啦啦操的动作更为丰富。
  二、对于啦啦操中身体美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身体意识的功能分析
  身体意识源于身体活动,而啦啦操的运动需要内部肌肉的协调。其中手臂、步伐动作都需要很好地配合,最终融合在一起。啦啦操动作的配乐一般比较轻快,而动作的变化需要随着音乐更好的律动,两者协调一致,保证肌肉舒展,重心平稳。啦啦操的动作重点主要在头部、实质以及重心的移动中。成套动作中需要人们放松头部,手部与腿部发力,当然动作的完成切记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使得整体效果受到影响。在啦啦操运动中,重心在不断变化,借助肢体伸缩可以稳定重心,强化身体的稳定性。
  啦啦操内控特点是手臂发力,然后脚步快速移动。啦啦操的手臂动作中应当将手指作为发力方,动作需要快而准确,达到最美的效果。在手臂的伸展中需要以肩部的关节为主,手型多是握拳为主,记住转变动作的时候需要强化身体的控制,不可以有多余的手型出现。在步伐的控制中需要有力,但又不可用力过猛,在动作延伸的时候不要屈膝,角度需要把控好。啦啦操在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节奏比较奔放,释放人们本性中的张扬。在啦啦操练习中的身体体验能够激发特殊的身体意识,需要进一步指导练习。当身体发生深层改变时,内心的愉悦感将会深化,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意义深远。
  (二)身体与意识的融合
  传统的观念中,意识是独立于身体之外而存在的课题,忽略了将身体作为本源的意识。从国外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出,体育训练在改变人们身体意识方面的功能显著,效果明显。啦啦操运动中,会有大量的舞蹈化动作、比如跳跃、踢腿等,这些动作的完成需要队员集中注意,敏锐的观察周围的环境,借助身体力量平稳的完成整个动作。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使得经验意识更加完善,完成的更加安全。练习的经验可以帮助意识完善,而意识经验又将反作用于身体经验,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三)啦啦操中的身心治愈
  对于释放身心,很多人会选择抽烟、酗酒等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而啦啦操的练习能够帮助人们强化身体意识,增强心理素质。啦啦操运动需要团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团队运动中发挥个体的作用,在个体的价值实现时需要提升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啦啦操运动在表演性以及身体机能方面能够考验运动员的心理与身体素质,达到身体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啦啦操中,技术动作的提高与心理活动的规律息息相关。运动员需要排除万难,保证稳定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使得运动员拥有较强的自信力。在啦啦操运动员托举、翻腾的时候依靠最多的是身体的肌肉力量。在周期性的训练中,增强个体的肌肉含量,提高个体感知力。
  三、结束语
  啦啦操的身体美学以及审美功能对于当前的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健康的消费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啦啦操教练员编排动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动作结构的可操作性,将美学价值融入到动作的编排中,同时应当展现出运动员的活力,使得图案与队形协调一致,在服装的选择中需要尽量表达出个性主题,彰显出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方园.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 王瑞.啦啦操审美沟通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了“宅男宅女”, 喜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宅”字甚至成为90后大学生的标签。过分依赖网络交往的形式满足其人际沟通的需求,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具有现时性,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大学生“宅”的现状及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索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竞技体育被认为是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衡量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部分,他们日常担负了训练、参加比赛从而最终为国争光的任务,大部分运动员自身也要成为具备高素质、高觉悟,高品味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战略任务 研究方法  一、前言  我国竞技体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咸阳南郊综合高级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明确,但参与锻炼和时间不尽人意,特别是女生。学校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材有限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同伴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rn近年来,“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对于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特教学校体育师资优化配置,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为推动成都市特殊体育教育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成都市 特殊教育 学校体育师资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日渐渗透到不同行业以及领域中,能够助力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中,其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选择性和持久性,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健康教育,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激励政策,完善体育设施。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内部因素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能只依靠外力维持,而是必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中国高校体育舞蹈方向招生考试指标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高校体育舞蹈的方向考试内容及其考试检测内容进行参考,探讨考试内容的可操作性及其难易程度方向进行研究,并且从各院校专业测试标准为依据来提供重要的文件,对高校体育舞蹈方向考试的指标的影响,从而为高校体育舞蹈的招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乒乓球作为奥运会的其中一个重点项目,奥运会后的乒乓球研究动态如何,在奥运会后,研究方向将有怎样的变化,将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分析后奥运时期为切入口,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核心期刊乒乓球运动有关的论文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后奥运时代我国乒乓球科研状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瑜伽运动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在不断的普及。并且经研究发现,在瑜伽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中医养生理念,有助于提高瑜伽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但是,如何在瑜伽教学中融入有效的中医养生理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医 养生理念 瑜伽教学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