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昆:“设备大夫”的工匠梦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核建中,曹子昆有着“曹大夫”之称。这是因为他在排除公司设备故障时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费用,也为保证公司生产任务赢得了宝贵时间。
  中核建中党委书记肖林说,中核建中有很多像曹子昆一样的工人师傅,在平凡岗位传承着“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用生命与事业演绎着核工业人“四个一切”的优秀品质。他们薪火相传的不仅仅是技术、经验,还有“敬业报国、求精创新”的建中精神。
  2016年4月12日,曹子昆的事迹作为“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中“严细融入一切”的典型,与中核集团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铼,核工业总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明,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等人的事迹,作为“国企精神”研讨会的典范进行展示。
  尽管已是行业精神的代表,尽管获得过“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曹子昆却表现淡定,一身简朴厂服,醉心于与各类型设备打交道。
  “红色基因”铸就坚守
  曹子昆是“核二代”,父母经常晚归,被好心邻居收留吃饭、睡觉的他曾问父亲:“爸爸,同学家的爸妈很早就下班回家了,你们为什么这么晚啊?”父亲低头不语,母亲说:
  “孩子,不是爸妈心狠,是爸爸妈妈的工作不一样,长大了你就会懂了。”
  虽然不甚懂,但他曾数次站在父母工作的厂门口,凝望里面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倾听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满心向往。
  曹子昆在学生时代就对电器非常着迷。在技校学习仪表,面对着实验室里各種电器设备,他拆了又安,安了又拆。父亲发现了他的兴趣,就经常找一些电器方面的书给他看。就这样,当看到由自己组装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有图像的时候,他无比兴奋地围着父亲转了好几个圈。
  1989年技校毕业后,曹子昆子承父业,进入中核建中维修车间仪表岗位工作。在工作中,他从不拈轻怕重,从不推却工作,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少父亲老同事都和他父亲开玩笑:“老曹,你娃儿这也问,那也问,硬要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手艺都学完了。”
  曹子昆的技校同学,如今已无人像他一样还奋战在精密仪器仪表维修第一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曹子昆就这样认准自己的目标,一路坚持走下去。
  “独门绝活儿”领风骚
  曹子昆把每个维修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看病,还有谁比自己更上心呢?
  20年干了别人30年的活,曹子昆练就了两项“独门绝活儿”:具有高超的综合维修技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听、看、查”设备维修检测方法,能快速排除故障;维修中能很快找到国产器件代替已坏进口器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维修费用。
  别人夸他,他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同事们的经验、窍门总结提炼,找出规律。”轻描淡写背后是他的厚道和地道。厚道是指无论维修哪台设备他都认真对待;地道就是他对自己维修过的数百台设备都建立了技术档案,如今他的笔记已累计达30余本、10余万字。实用化的知识、系统化的经验,使曹子昆掌握了过人的本领。
  用大数据“治”疑难杂症
  为何总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准确“医治”设备的“病症”?是因为曹子昆把设备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为它们建立详细的“医疗档案”。
  曹子昆心里清楚,高精尖设备的维修技术核心数据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国外技术封锁,曹子昆就发动维修安装部的师傅们,为设备建立维修电子档案。他希望通过为每一台设备都建立单独的维修电子档案,为今后快速查明设备故障,修复设备提供依据,为车间生产争取宝贵的时间,也为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鲜活的教材。
  维修安装部党支部书记蒋斌说:“曹子昆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一股不认输的特质,他对任何一个不明白的问题都绝不放过。故障分析时,可以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也不觉得累。”
  设备福音故障克星
  28年,曹子昆义无反顾地把青春献给维修工作,献给了核事业。
  上世纪90年代,核电燃料元件的10多台数控车床都是从南非进口且已服役10余年的老设备,时好时坏,常常“掉链子”。曹子昆经常双手油污一身汗,干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不断提高,他又主动加入网上技成(自动化)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数控技术。
  曹子昆无数次地为设备排除故障,已成佳话。2000年,三车间的JK701设备出现故障,如果维修不好,只能从法国紧急采购。领导给出一周时间。曹子昆和他的团队一刻也没有离开维修现场,困了、累了就在现场轮流小憩一会儿,然后又接着干,终于找到了故障点。但是,出现问题的洋设备零部件却没有备件,等厂家发货要三个月以上。此时,早就下决心“驯服”洋设备的曹子昆主动请缨,他仅用一周就解决问题,为企业节省资金上百万元。
  2014年5月,中核建中开始生产和制造“华龙一号”的CF3核燃料组件,然而生产CF3格架的关键进口设备突然损坏,无法正常生产。该设备的控制系统是国外技术,在国内没有维修经验可以借鉴。如果要等外国专家来维修,将无法按时完成生产,曹子昆又一次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用他独特的“听、看、查”的方法,两天就使激光焊机正常运行了。
  维修安装部主任王来革说:“跟踪前沿技术,需要强烈的敏锐性与前瞻性,曹子昆做到了。他是设备的福音,是设备故障的克星。”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2016年1月,“曹子昆精密仪器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落户。工作室的8名成员,个个都是技术达人,提出了工作室口号——“有设备维修技术难题就找维修安装部精修班”,工作要求“三陕”: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原因、快速解决问题。
  “核燃料组件必须是精品,我们的‘活儿’一定要干得‘漂亮’!”这是曹子昆的口头禅,也是徒弟们最爱听的一句话。
  曹子昆的徒弟周鑫说:“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的师傅,师傅是‘严细融入一切’精神的生动诠释,这正是我们青年人需要学习、继承的。”
  曹子昆是不平凡的,因为他那双久经劳作粗糙的手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说,他的梦想是成为核电燃料元件精密仪器维修的专家。如今,他正一步步向金字塔塔尖迈进。
其他文献
K-8飞机飞越金字塔巴基斯坦8架枭龙战机为习近平主席访巴专机护航  建立强大的航空工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夙愿。跻身世界航空强国,是中国航空人的庄严使命。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航空军贸源于这场事业,依托这场事业,投身这场事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技”)作为中国航空军贸事业的先锋,肩负着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技术全面走向世界的崇高使命。市場牵引、行业协同是航空
目前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存在着诸如缺乏长期规划,编研人才匮乏,编研的深度不够,开展编研工作的思路、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从漯河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现状着手,对如何解决编研工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体育旅游课程是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主要途径。目前仍鲜有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文章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对“知识”和“
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军工文化建设为己任的社会团体——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简称:中国军工文化协会),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责任,当好新时代军工文化的践行者。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一步研究军工文化的理论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
为应对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政府治理和群众体育自治走向合作阶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揭示了当前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的
全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在新媒介技术的加持下不断“贴近”受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以“网红”故宫为例,从创、传、受三个角度探析大众更易接受的深度
近期,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核心载荷产品星载原子钟的配套单位,成为本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单位之一。  203所北斗铷原子钟团队用15年的坚守与执著,在科技前沿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团队为北斗二号卫星交付了13个批次26台自主研制的星载原子钟,创造了所有批次零故障的运行记录,实现了卫星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