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帕隆藏布秋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来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27日至30日在西藏帕隆藏布流域10个样点采集浮游生物水样。经鉴定分析,发现浮游植物4门72种(属),其中硅藻门藻类最多,包含56种(属),绿藻门包含13种(属),裸藻门包含2种(属),蓝藻门包含1种(属)。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0.55×10425×104 cells/L,生物量范围为12.6×10-377.2×10-3mg/L;浮游动物共有3门25种(属),其中原生动物22种(属)、桡足类2种(属)、种枝角类1种(属)。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40180 cells/L,生物量范围为1.9×10-38.6×10-3mg/L;该河段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J’)分别介于2.443.48和0.810.97之间,表明其水质清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脆弱,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本研究系首次调查帕隆藏布流域浮游生物,积累了本底资料。
其他文献
竹林七贤是黑暗残酷政治下的产物,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悲剧。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人以其遥深,清峻的创作风格,标榜了转变期的文学精神。
新写实小说塑造的新市民形象主要涉及文化的大众层面问题。自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腾飞,物质日益丰盛,消费社会的到来,市民生活越加与物质挂钩,变得更为琐碎、庸常,进入了大众
该文通过汽车CAS造型阶段运用的限制面,对后端模块进行设计控制的分析研究,论证了造型阶段限制面输入控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用限制面对CAS进行人机、法规、工程可行性分析校
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来看,典故的产生和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表明人们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
影视作品中的世界末日的原型源于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之中,将影视文化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体现出影视作为大众媒介的巨大影响力。于是,原型意象就从原始经验和神话中走出来,成为
<正> 印信,又叫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古称"■",后作"玺"。秦统一六国,皇帝的印信称"玺",官私所用的印章均称"印"。至汉代,皇帝的印称"宝",官私所用印别有"记""朱记"、"关
期刊
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A-EGDMA))整体柱,采用红外(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基于此,建立了Poly(AA-EGDMA)整体柱毛
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融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文化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结
<正>上图行书四条屏系民国元老和民国大书家谭延闿的作品,现为湖北省档案馆收藏。 谭延闿(1876-1930年),湖南茶陵人,字祖庵,清光绪进士。民国时期身居国民党中央政府七要职。
<正>笔者在《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一文中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问题,从训练方法,操作过程等环节上作了叙述。但如何使这些方法得以有效的运作,取得实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