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4-02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农村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提高,基础设施逐渐趋于完善。譬如,不少学校安装了多媒体及远程教育等设备,在教学上不断地使用起现代科学技术来。自从我校设置了多媒体教室以来,很多老师都主动地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本人也经常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由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下面我想浅谈一下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妙处。
  一、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尤其对电脑及网络感兴趣,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恰好迎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所呈现的物理情境真实生动,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观、简单明了,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同学们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引入“比热容”概念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幅在同一纬度内陆地区日温差大和沿海地区四季如春的图片及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漫画,使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时,能联想到多种不同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比热容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再如,讲“核能”的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原子弹模型、原子弹爆炸、核电站等录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由于有了之前生动的画面,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在讲到枯燥的概念、原理时,其学习劲头也很足。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然而,有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其可见度不高,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观察仅是教室前几排学生的专利,而后面几排学生只能看看热闹而己。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例如在上《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一课时,根据电路进行实物接线,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教师在上课前,往往都演示一遍电路的实物接法,但由于实物演示不够直观,学生往往都不能看的很清楚。所以,实验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而且还容易烧毁电路设备等,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仅教师可以轻松接线,学生也可以看的更清楚,而且实验中出现故障也少许多。
  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放大实验器材,增强实验效果。例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我们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的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学生都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再例如:观察电能表的实验,电能表上的数据比较小,电能表接入电路后表盘的转动都是在演示实验中不容易看清楚的。用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把电能表接入电路后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调节放大倍数就可以让所有同学都能看清表盘数据并观察实验现象。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初中物理知识中有些物理现象、过程难以被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想象,仅仅用语言的描述很难让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往往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我们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例如:很多学生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难以理解,我们用flash工具做成一个演示课件,通过形象的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的空气中分子的疏密变化展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声波形成过程,大大降低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现象、磁体的磁化过程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进一步扩大教学容量
  用传统教学方式在传授内容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板书、画图,费时又耗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所要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把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多媒体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就必须快速反应,好的学习习惯随之而来。
  例如,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死记硬背固然不行,重新利用光具座实验也费时费力,而且效果还不如人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重新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再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章时,由于所涉及的物理量、仪器、实验特别多,因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欧姆定律是电流的基本定律,它是整个电学基础,因而它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成了初中物理重点。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这一实验把本单元中的物理量、仪器、仪表及规律综合在一起,因此是本实验单元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实验。面对容量大、难度、要求高,为了增加学生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我们将这一章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分压作用及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通过现成课件的精彩呈现,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易于接受,又节省了时间。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
  德育教育应该自始自终穿插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最新科学发现、最新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如:把声音与信息、光与信息、纳米技术、磁悬浮列车、激光、超导技术、军事科学技术、空间技术、神州号系列航天飞机等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能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
  总之,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不过,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体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能代替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人们对"师德"的日益重视,各种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不断出台。师德教育不是班主任的"专利",也不是政治老师教师的"特权". 我们每一位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该提高师德水平,每一节课都应该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作为化学老师,化学课上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也应具备"三心二意(异)":细心、宽容心、平等心、反语用意教育和差异学生教育。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师德教育 化学教师 "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54-02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我们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我们的课堂教育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过程,改革我们的育人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 学生单纯的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提不上去,弄得师生都很疲惫,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多媒体设备能将数字、图片和一些抽象的知识等直观地展现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57-0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这种转轨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手段万变。今天我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广大同仁发表自己的一点小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背诵一些基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造性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3、积极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启迪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0-02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所教的内容不十分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学习自主。要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创造潜能。我们只有用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58-02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1-02  高中三角函数这章节的公式很多,学生刚学完时对公式的应用及其变化特征很容易混淆,三角符号与正负号经常写错,将三角函数公式拟人化记忆,只需记住两个人物特征,就可以分辨出公式中细节特征,将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势必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体会数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