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中各成分在正常与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的肠吸收差异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比较正常大鼠与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对葛根芩连汤中指标成分的肠吸收差异,并从吸收环节探讨该复方临床治疗大肠湿热证的合理性,该研究将低、中、高3个浓度的葛根芩连汤分别在正常大鼠和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进行离体外翻肠囊法肠试验,采用HPLC检测肠外翻样品中10个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Q/μg)和吸收速率(Ka),并进行对比.结果 发现正常鼠和模型鼠对同质量浓度的葛根芩连汤吸收程度不同.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使葛根芩连汤中的多数成分在不同肠段的肠吸收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200 g·L-1质量浓度葛根芩连汤中各组分的累积吸收量均在模型鼠空肠最高,除大豆苷和黄芩苷外均在回肠、十二指肠、结肠中吸收依次降低;比较吸收速率常数,各组分在十二指肠与空肠吸收均显著增加(P<0.01),在回肠吸收均显著性降低(P<0.01),另外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黄连碱及小檗碱在结肠的吸收选择性增加.因此提示在进行吸收效应相关的成分研究时,宜采用病理模型动物,可真正为葛根芩连汤对症治疗大肠湿热证奠定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开展受威胁物种的科学考察和就地保护现状研究对指导区域内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文献资料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评估了华中地区受威胁药用维管植
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是调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的有效手段.该研究通过将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 D603与丹参无菌苗共培养,阐明其促进丹参根系发育和丹参酮合成
甲羟戊酸-5-磷酸激酶(5-phosphomevalonate kinase,PMK)是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其在ATP和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下能够可逆地催化甲羟戊酸-5-磷酸(meval
为改善温经止痛方提取液喷雾干燥效果,该研究以温经止痛方喷干粉得率、吸湿性、流动性为指标对加入辅料进行筛选,并基于混料设计对筛选辅料配比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HPLC
观察雄黄及三氧化二砷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分为雄黄低剂量组(RL)、雄黄中剂量组(RM)、雄黄高剂量组(RH)、三氧化二砷组(ATO),其中ATO组与RL组中三价砷含量一致.灌胃1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