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绪榜: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开拓者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绪榜,男,湖南临澧县人,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1月出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领导了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沈绪榜于20世纪50年代末参加“两弹一星”专用微计算机研制,先后設计了我国第一台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箭载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沈绪榜率先开展涵盖计算机指令集合、体系结构、逻辑设计方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集成电路和微计算机研究,成功研制出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微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末,沈绪榜开始主持设计和研究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定点和浮点32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微处理器芯片、每秒3.2亿次MPP(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级芯片与MPP计算机。
  近10年来,沈绪榜致力于计算机应用编程语言、设计体系结构和系统级芯片实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将计算机时空计算自然统一,圆一个中国计算机系统级芯片自行设计之梦。
其他文献
环境变革对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观念、体制和政策产生巨大影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通过战略整合来保持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外部匹配"与"内部匹配".高校教师队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工程实践性,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至关重要
当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潮对于心理发育尚不完全成熟的中职学生的影响尤其显著,使他们的幸福观出现了诸多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其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趋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