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节水灌溉发展及技术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节水灌溉的发展,并确立了节水灌溉体系。通过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引导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去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去开拓创新节水灌溉技术,为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节水灌溉 技术 发展 应用
  1、节水灌溉发展
  1.1节水灌溉发展的必然性。我国农业灌溉历史悠久,旱田大水漫灌,水田串畦淹灌的传统灌水方法是早期的主要灌溉形式,不但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同时还严重地影响着农作物产量。伴随着近年的灌溉面积不断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们对水的危机感日益增强,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因此,节水灌溉向前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2节水灌溉发展经历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小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主要是轻小型喷灌机,开辟了使用节水灌溉设备进行节水灌溉作业的先河;二是70年代初期,一些自流灌区开始对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井灌区开始采取管道输水灌溉,致使工程节水开始了起步。到70年代中期,新型防渗材料及相应的施工机械大量投用,极大地推动了工程节水技术的发展;三是8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贷款项目的增多,开始大规模引进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并加快了国产化进程;四是90年代中期,人们对节水灌溉认识的提高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以后,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发展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步入广泛布点、全面示范的发展时期。同时,节水灌溉制度建设、设备研发及相关基础研究均取得重大进展;五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宏观层面和空间布局上对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使节水灌溉发展进入规模化、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快速良性发展阶段。
  2、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2.1节水灌溉目的。节水灌溉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现方式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作为支撑,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2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区别。其两者在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上有明显的区别,节水灌溉不仅是具有科学的灌水方法,而且在灌溉措施和制度上也有严格地要求,比传统灌溉更科学合理,节约用水。
  2.3节水灌溉体系确立。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这一过程包括了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二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三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四是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3、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3.1节水灌溉技术选择需求。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灌溉的物质条件决定了灌溉方式这个意识选择。水资源条件、种植资源条件、劳动力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等各种内在的条件,构成了选择高效节水灌溉的必然要求。选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是辩证唯物论的内在需求,更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不仅是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国家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2常用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物种植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3.2.1输水过程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3.2.1.1渠道防渗,常用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卵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当采用砼护面时,如渠道不大还可用U型砼渠,这样还可以提高输水流量,减小过水断面。能使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9以上。
  3.2.1.2管道输水,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损失。对适用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也可用于地面灌溉低压管道输水。据不完全统计,管道输水可比土渠省水40%,少占地1.5~3.5%,而且亩投资较低。
  3.2.2喷灌技术,是将水经过加压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水方法,是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省力、节地、保肥、增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制约。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节水30%-50%,增产10%-30%,但耗能多、投资大,不适宜在多风条件下使用。
  3.2.3微灌技术是指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未级管道上的特制的灌水器,将水分和作物所需养分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的灌水方法。是一种现代化、精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节能等特点,灌水同时可兼施肥,灌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现已由果树、蔬菜等少数经济作物向行播大田作物发展。微灌的主要缺点是易于堵塞、投资较高。
  3.2.4滴灌:是把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和滴头一滴滴不断浸润作物根部土壤。比喷灌省水30%左右。滴灌技术重点是温室大棚蔬菜和丘陵山区果园,大田作物一般采用移动式滴灌,蔬菜采用固定式滴灌、果树滴灌两者皆可采用。
  3.2.5微喷灌技术: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这是在喷灌和滴灌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灌水技术。   与喷灌比:工作压力要低 50%,降低管材要求和能源消耗,节省运行费用,但对水质要求较高,需配过滤器。与滴灌比:工作压力要高一些,微喷头的流道及出流孔口较滴头大,故不易堵塞。该技术可适用在山区,充分利用泵水,浅井水等小股水源。
  3.2.6雾灌技术:是雾化灌溉的简称。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灌溉技术,是通过低压管网将首部加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通过特别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成雾状进行灌溉的方法。
  雾灌有省水、调节作物株间小气候、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优点。尤其在干旱高温季节,雾灌能提高株间湿度30%,降低株间和叶面温度3-5℃,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10-15%,从而可以减轻或消除作物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使作物获得高产。该技术在茶叶、柑桔、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上应用效益特别明显。
  3.2.7地下灌溉技术: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管道灌溉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的灌水方法。地下灌溉包括:地下水浸润灌溉,地下渗灌。
  渗灌技术建设投资大,施工技术复杂,在我国尚不普及,是将来发展的一种新灌溉技术,其优点是:不破坏土壤结构,蒸发很少,输水损失小,水的利用率高,比喷灌节水50-70%。能减少病虫草害的蘖生,可节省农药费用。该技术一般应用地形平坦及根系较深的作物。
  3.2.8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拖拉机携带灌溉水和灌溉设备及作业农具,在田间行走灌溉的技术,主要用在干旱缺水和无灌溉水源的作物的播种和苗期的需水灌溉。
  该技术特点: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小拖为动力,减少灌溉机的投入;二是适应性强,田间不需任何工程即可灌溉,可流动服务;三是采用先进的局部灌溉技术,水只湿润有作物处的土地,节水效果明显,一般播种时4-8立方米/亩。幼苗期8-10立方米/亩 ;四是可以实现一机多形式灌水技术,如淋洒灌、穴灌、沟灌、畦灌等。
  综上所述,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必须因地制宜,做好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在灌溉实践工作中不断探寻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且不断地去开拓应用创新,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才会与日俱增,节水灌溉技术的科技含量及应用范围才会普及扩大
  作者简介:
  赵洪海(1969-),男,工作单位:依兰县倭肯河灌区管理站。
  李佳(1970-),女,工作单位:依兰县水务局。
  刘玉东(1974-),男,工作单位:依兰县倭肯河灌区管理站。
其他文献
了解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指数,先看他们的厨房,再看他们的卧室.厨房是住宅的心脏,它在住宅中所占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家务活动集中而且具有多种功能的房间,是住宅的主要服务
期刊
2005年中国入世第四年.所有进口配额将在这一年前逐步被取消;进口许可证要求及招标要求也将于这年取消;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最迟于2005年被取消.
葫芦笙,彝语称“布若”、“昂”,是彝族传统吹奏乐器,以葫芦为笙斗故名.两姚彝族传统的低音葫芦笙大多是民间艺人自制自用,一般为五管或六管,制作工具简陋,工艺简单,材料就地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监狱建筑早已不再以安全牢固为已足,它还必须兼顾营造庄严威慑的敦化气氛和矫正人性、净化心灵的优美环境。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特性——地域性,在近年
摘 要:电网施工的建设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能够降低电量损耗,还能够保证供电安全,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最终目的,即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电网施工现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一系列的特点,同时,电网施工现场需要注意的事项颇多,要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解决,才能促进电网施工现场的顺利进展。文中将对电网施工现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阐述改善电网施工现场中不足的具体措施。  关键詞:电网
如今上海滩,摄影业遍地开花,艺术摄影、婚纱摄影、化装摄影、形象设计等等,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拍一套照片,从几百元至上万元.有位从美国回来的少女,拍了上千元的艺术照,看着一
本文研究了高等级公路平曲线、纵坡和横断面指标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建立几何线形指标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相应的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治理措施,为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防治
因明俗称佛家逻辑,其代表着古印度逻辑的最高成就。因三相理论在整个量论因明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指出因三相每一相之应有的逻辑含义,并指出对因三相之符号化是一种
在现实生活当中,诸多问题由相互冲突和相互影响的目标构成,我们解决问题通常是将这些目标以给定区域为条件得出最佳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多目标优化问题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