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旨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境,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等教育,促进学生德智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挖掘语文教材的巨大内容,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育渗透挖掘素材创设情境潜移默化
  [正文]
  语文教学的本质,旨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境,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等教育,促进学生德智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挖掘语文教材的巨大内容,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广泛,体裁多样化,教学任何知识都可以成为良好的载体,课堂上要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就要求教师充分、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教育因素,注重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德育切入点,课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在教学中做好教书、育人。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站在蔺相如的角度想一想,当时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为什么还会处处避让?使学生明白将相和睦,国家则安定;将相不和,国家将陷入危难。我们要学习蔺相如这种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胸怀宽广,忍辱负重的优良品质。再让学生站在廉颇角度想一想,想想廉颇怎么会负荆请罪?使学生体会到不要以自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要与别人和睦相处。这样的处理,不但能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一个人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小面积,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则是那不容易被人看到的部分——进取性、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等创新人格。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开拓、学会吃苦、学会思考、团结协作品格。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品格的文章很多,可作德育教育的载体。如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就是让学生感悟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透彻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教学中要求学生先联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欣赏别人的花”这种奇丽景色、奇特民俗初步理解內容;再回忆发生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校园里、社区里、家里的事情,比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个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从而感受到: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了,才会实现“人人为我”这样的美好境界。
  (三)、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
  语文教学每一课都有情感教学目标。例如《劝学》一文中,文章开头就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句来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紧接着,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样两个事例推论及人,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那么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又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的正反对照,论证了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精于创设情境,促进情感升华
  教师掌握各种创设情境的形象化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最好的礼物》这课时,一开始导入新课提问“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都为父母做过哪些令他们感动的事情?”,从学生的表情看的出来,他们一片茫然,于是我放出了《父亲》这首歌曲,歌词中把对父亲的崇敬和眷恋演绎的淋漓尽致,孩子们也慢慢陷入沉思,回想起父母的辛劳,心理更添了许多的感动。又例如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地球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杰作,又播放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地球是这样的美丽,而且又是那么的容易破碎,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全身心融人其中,并且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得以升华,德育渗透也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五)、拓展课外学习,开展语文主题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阵地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拓展到课外学习,适当开展语文主题活动。这既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又是实施德育渗透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活动主题,有“古诗词的搜集、保护环境、故事会”等专题活动。“通过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有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学生在活动课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发展了智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获得了心理认同,这样的过程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十分有益,身心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比如在开展 “课本剧”主题活动时,学生精心编排剧本,制作精美的服装道具,经过认真排练,演出时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连班里平时语文最差的一位同学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家不由得向她伸出了大拇指。从此,这位同学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大舞台,它既调节了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施展,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得以增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到知识技能,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然而,我觉得以情感为主题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让学生在产生情感的同时,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因此,应注重教学中“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结合,情知
期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教学"应力求通过
小学信息技术画图教学既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画图工具操作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利用计算机画图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多得的教学模块。我在以下论述中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结合多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展开分层教学进行探讨,提出积极优化细化教学内容开展分层教学,科学合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分级,积极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英语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逐渐发生变化,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成为众多教师的追求。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进行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导入词汇,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成为了重要要求。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导入方法進行分析和试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词汇导入初中
电影《小提琴与压路机》是苏联的一部影片,其剧情梗概:故事的主人公瑟黎卡是个年轻的修路工人,整天开着一辆巨大的压路机。经常有好奇的孩子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工作。六岁的
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虽然较为浅层和简单,但是对于刚刚开始正经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有着较大的难度,更何况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寻求一种合适的数学教
农村小学生早期教育千差万别,学生学习条件比较有限,导致了一些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于这部分数学学习障碍的小学生不及时纠正的话,由于基础知识欠缺,以后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