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译改变世界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快速变“小”的世界,快如闪电、实用易懂的翻译日益重要。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1956年,世界冷战正酣。在美国人看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是头号敌人。他曾说出一句后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会埋葬你!”
  事实上,这句话的更准确的翻译应是“当你被埋葬时,我们会在场”。这句话在苏联很常用,意为“我们会比你们活得更长久”。但由于美国《时代》周刊的错译,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要用核弹对付他们。
  整整三年,赫鲁晓夫都没有澄清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苏联咄咄逼人,不停发射卫星和洲际导弹,于是美国也大力研发太空、导弹技术。如果没有误解这句话的意思,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会是美国人吗?这将永远是个谜!
  还有一字惹来原子弹的例子。
  1945年,盟军准备结束战争。他们发布《波茨坦公告》,催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彻底摧毁”。对此,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会,说了诸如“不予评论,我们正在讨论此事”之类的话。在说话中,铃木使用了“默杀(mokusatsu)”一词,来表达“不予评论”的意思。然而,该词还含有“傲慢轻视、置之不理”之意。因此,无论到底是由于政客的措辞不当,还是由于翻译未能酌情选择词义,美国得到的唯一翻译版本就是:“日本刚刚十分不明智地回应道:‘让盟军放马过来吧’。”于是,十天后,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过了三天,又在长崎投了另一颗原子弹。
  至于因一个字母的翻译之差,就引来了“火星人”的故事,也很离奇。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斯基帕雷利在一份报告中称:火星上有canali(意大利文,“沟渠”“水道”之意)。然而这份报告在译成英文时,canali被误译成了形似的canal(英文,“运河”之意)。因为“运河”有人工建造的含义,故这份资料立时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可能是早已灭绝的“火星人”曾用运河灌溉庄稼。直到20世纪,“火星人”热依旧長盛不衰,这一切都源于少了一个小小的字母“i”。
其他文献
2009年末,美国芝加哥文化馆举办了一场个人摄影展,并赞誉这些展出的作品“犹如一部摄影史书”。这些照片的作者是一名已经去世的保姆薇薇安。  薇薇安1926年生于纽约,年少时曾随母亲移居法国。搬到芝加哥后,她当起了一名平凡的保姆,这一当,就是四十年。但是,她不像一般的保姆那样,每天的生活只是看孩子、买菜、做饭,她更爱干的事是四处行走。1959年到1960年,薇薇安進行了一次长途旅行,陆续去游览了洛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