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特尔说:“老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老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由此可见,爱是情感的源泉,爱是成功的动力。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把爱心渗透在日常工作中呢?
一、以优良的示范引导学生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优良的示范作用,因为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明。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学习上刻苦勤奋、生活中俭朴务实、精神上积极进取,时时处处不忘做学生的表率,不断自我完善,增强人格魅力。其次,在音乐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注重教书育人,把爱国主义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中,既注重抓好增加尖子生的数量、提高尖子生档次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耐心细致地扶持每一位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思想的低谷,树立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不断获得成功,多次获得学校“先进班级”“文明班级”的光荣称号。
二、在课堂上赢得学生
根据《走进新课程》的要求,我在师生关系上做到尊重、赞赏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帮助、引导学生,致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首先是注重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其次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也从中摸索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南宁市、城区的文艺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多年来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批的文艺特长生,获得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在课余时亲近学生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在课余时间,我视生如子,经常找学生谈心,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及时、恰当地向他们灌输积极的人生观,让先进人物的思想渗入他们的心灵,再引导他们树立近期目标和远大的目标。例如,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分层次找学生谈心:课间带他们到操场跑步、开展其他系列的文体活动,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类似亲近学生的例子,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关系,也为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及音乐教学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
四、在环境中熏陶学生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精心指导学生布置教室,并获得学校的嘉奖。
1.“生日花”洋溢亲情。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我用吹塑纸雕刻了一盆生日花,在花盆下剪贴“我为班级增荣誉,班级给我送温暖”等醒目大字。在花盆上剪贴十二枝花,然后把学生的小照片按出生月份分别贴在十二枝花的花枝或花瓣上。每月开一次生日会,以丰富多彩而又充满亲情的娱乐活动愉悦学生。
2.操行管理诱发竞争。根据学生每周出勤、在校纪律、作业、做好事、劳动(或值日)、出操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操行考核,给予加分或减分(底分为100分);每周公布一次,进行民主的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 每月评比文明生(操行分不低于60分)、操行标兵(前五名)。期终把操行分在全班的排列名次写在学生守册中,并分别对前5名、6至20名、21至31名给予一、二、三等奖。这样,既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为全班良好班风、浓厚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荣誉台”激活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励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体验成功、追求卓越的舞台,我特意在教室北面设计了荣誉台。里面张贴本班学生每次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比赛获奖的奖状以及每月获得班级学习、纪律、劳动、体育、文艺、学雷锋做好事等各类标兵及每月文明生的表扬信,弘扬正气,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为班级增光、扬长避短、努力拼搏的决心。
4.“学习园地”滋润心田。在“学习园地”一栏中,有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的例文《航灯》《成功的途径》;有赞扬老师奉献精神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让学生更理解老师的辛劳,让老师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感人的人格魅力滋润学生的心田,美化学生的灵魂。这样,让学生举目就感受到鞭策的力量、上进的动力,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滋物无声的养成教育、心灵感化和情感濡染。
五、在群体中感化学生
班主任的责任之一,还在于协调好学生与老师、宿舍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家长等人的群体关系。因为他们分别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养育育人的重任。要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力量,提高教育功能,必须协调好学生的个体与他们之间的群体关系。
我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树立群体人员的威信,一旦发现学生与这些群体人员之间存在误解或矛盾,就及时从中沟通与调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尊重并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与人为善,满怀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群体人员的真诚关爱及热心帮助,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感受到人间的真挚无私的师生情、友情、亲情,并学会尽自己的能力多给别人一些温暖,从而塑造学生正直、向上、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仅要关心、爱护学生,而且要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教育的影响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如“催化剂”,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如春雨,滋润心田,萌发一片绿洲。
(责编 张亚莎)
一、以优良的示范引导学生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优良的示范作用,因为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明。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学习上刻苦勤奋、生活中俭朴务实、精神上积极进取,时时处处不忘做学生的表率,不断自我完善,增强人格魅力。其次,在音乐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注重教书育人,把爱国主义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中,既注重抓好增加尖子生的数量、提高尖子生档次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耐心细致地扶持每一位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思想的低谷,树立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不断获得成功,多次获得学校“先进班级”“文明班级”的光荣称号。
二、在课堂上赢得学生
根据《走进新课程》的要求,我在师生关系上做到尊重、赞赏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帮助、引导学生,致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首先是注重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其次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也从中摸索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南宁市、城区的文艺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多年来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批的文艺特长生,获得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在课余时亲近学生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在课余时间,我视生如子,经常找学生谈心,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及时、恰当地向他们灌输积极的人生观,让先进人物的思想渗入他们的心灵,再引导他们树立近期目标和远大的目标。例如,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分层次找学生谈心:课间带他们到操场跑步、开展其他系列的文体活动,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类似亲近学生的例子,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关系,也为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及音乐教学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
四、在环境中熏陶学生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精心指导学生布置教室,并获得学校的嘉奖。
1.“生日花”洋溢亲情。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我用吹塑纸雕刻了一盆生日花,在花盆下剪贴“我为班级增荣誉,班级给我送温暖”等醒目大字。在花盆上剪贴十二枝花,然后把学生的小照片按出生月份分别贴在十二枝花的花枝或花瓣上。每月开一次生日会,以丰富多彩而又充满亲情的娱乐活动愉悦学生。
2.操行管理诱发竞争。根据学生每周出勤、在校纪律、作业、做好事、劳动(或值日)、出操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操行考核,给予加分或减分(底分为100分);每周公布一次,进行民主的量化管理,增加透明度。 每月评比文明生(操行分不低于60分)、操行标兵(前五名)。期终把操行分在全班的排列名次写在学生守册中,并分别对前5名、6至20名、21至31名给予一、二、三等奖。这样,既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为全班良好班风、浓厚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荣誉台”激活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励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体验成功、追求卓越的舞台,我特意在教室北面设计了荣誉台。里面张贴本班学生每次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比赛获奖的奖状以及每月获得班级学习、纪律、劳动、体育、文艺、学雷锋做好事等各类标兵及每月文明生的表扬信,弘扬正气,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为班级增光、扬长避短、努力拼搏的决心。
4.“学习园地”滋润心田。在“学习园地”一栏中,有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的例文《航灯》《成功的途径》;有赞扬老师奉献精神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让学生更理解老师的辛劳,让老师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感人的人格魅力滋润学生的心田,美化学生的灵魂。这样,让学生举目就感受到鞭策的力量、上进的动力,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滋物无声的养成教育、心灵感化和情感濡染。
五、在群体中感化学生
班主任的责任之一,还在于协调好学生与老师、宿舍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家长等人的群体关系。因为他们分别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养育育人的重任。要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力量,提高教育功能,必须协调好学生的个体与他们之间的群体关系。
我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树立群体人员的威信,一旦发现学生与这些群体人员之间存在误解或矛盾,就及时从中沟通与调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尊重并配合他们的工作,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与人为善,满怀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群体人员的真诚关爱及热心帮助,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感受到人间的真挚无私的师生情、友情、亲情,并学会尽自己的能力多给别人一些温暖,从而塑造学生正直、向上、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仅要关心、爱护学生,而且要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教育的影响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如“催化剂”,有效催化学生身心的良好变化;如春雨,滋润心田,萌发一片绿洲。
(责编 张亚莎)